剛開學,班里又來了8個新生,清一色的外地民工子女,基礎不同,學習起來明顯有些吃力,行為習慣也相對差些。
為了讓班級及早整齊起來,我采用了最傳統(tǒng)的“一幫一”方式。雨是我們班最為乖巧的女孩之一,文靜、懂事,成績永遠不用你擔心。我想,讓她和調皮的浩坐在一起,不用多久,浩一定能趕上班里其他同學。
調坐第二天,雨的爸媽就告訴我,原來一向乖巧的雨回家竟然大發(fā)脾氣。原因是跟一位外地“差生”同桌,會影響她,無論如何要讓家長來跟老師反映重新調坐位。
一上午,雨對新同桌表現(xiàn)出不常有的不耐煩。我輕輕地把她拉到身邊,試探著:“換了新位子,有了新同桌,有什么話想跟老師說說嗎?”“老師,我就是不太想和浩同桌坐。他好調皮的,而且又是外地人?!痹瓉磉@孩子有這么一種“地域歧視”。
怎么辦呢?雨自尊心極強,如果你直接批評她,只會讓她與你產生距離。我說:“你知道我們班有幾個孩子嗎?”她一下就說準了。于是我又問:“那你知道有幾個外地戶口的孩子嗎?”她搖搖頭。我告訴她有二十個,如果每個孩子都不愿跟他們坐,那惟一的辦法就是讓他們站在走廊里。雨撲哧一笑:“那怎么行呢?”我知道這孩子有一顆善良的心。我接著告訴她,他們的爸爸媽媽來這兒是給我們種甜美的瓜果,造漂亮的樓房……說著說著,雨突然站起來對我說:“老師,我不想換位子了?!?/p>
現(xiàn)在,我們班有一對最要好的同桌,他們是誰大家一定知道。這是我和孩子們教育生活中濺起的一朵小小的浪花,那么晶瑩,那么純凈,閃著美麗動人的光澤。其實,每個孩子內心都有美好人性的萌芽,用愛的教育走進孩子們的內心世界,我看到了童真的畫面,觸摸到了孩子們天真、樸實、善良的心靈,催開孩子們人性中愛的花朵,使他們健康、和諧、快樂地成長著。
(作者單位:江蘇省張家港市塘橋實驗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