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 瑩
踏上英國國土,我親眼目睹了英國人節(jié)約能源的種種舉措。
在很多英國餐廳,除非你特別強調,每位客人只給一張餐巾紙。我打工的那家面包店里,對紙制糕點包裝袋的大小規(guī)格要求很嚴格,糕點的品種才六七種,包裝袋卻按照大小分成了4種。一次,我隨手用大紙袋給客人裝了一個面包,老板娘馬上提醒我:“用小袋子就足夠了!”
我的一個朋友曾給當?shù)匾患矣舜驋叻块g。那家很富有,但女主人總是告誡她,如果垃圾袋里的垃圾不滿,就先不要倒了,或者將垃圾清理掉,垃圾袋留著繼續(xù)用。
到當?shù)厝思易隹?,更讓我見識了多種英國人的節(jié)能“妙招”。熱情的主人給大家做蘋果派時,特別說明蘋果派需要在烤箱中烤40分鐘。然而,烤到差不多半小時的時候,主人就關掉電源,用余熱把蘋果派“烤”完。餐后清洗餐具,不等餐具上的洗滌劑沖掉,主人就用干布擦干碗具。拖把配了一個有趣的水桶,有漏斗可以擰干拖布上的水,桶中的水一直用到烏黑還不舍得更換……
為了節(jié)水,英國政府號召人們多“淋浴”少“泡澡”,很多年輕人自覺地養(yǎng)成了“淋浴”的習慣。
(小 刀摘自《世界新聞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