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偉淦
來訪者是一個女生,個子不高,說來了兩次都因來訪者較多而無法預約到,所以我為她特別安排了一次咨詢。
山重水復
她進入咨詢室后并不拘束,落落大方,一坐下就說:“我只是對心理學有點好奇,想過來看看?!蔽抑浪嗌龠€是有點顧慮,可能也想先穩(wěn)一穩(wěn)自己的情緒,我也不點破,于是與她像拉家常一樣談了一些有關心理學方面的知識和心理咨詢的一些原則和特點,但并不展開詳細講。約過了五分鐘,她終于說:“唉,我的數(shù)學老師說我不夠自信?!?/p>
我說:“哦,他說你不夠自信?”
“是的,我的其他成績都好,只有數(shù)學成績不好?!蔽艺f:“聽得出你為數(shù)學成績與其他科成績不協(xié)調(diào)發(fā)展而感到苦惱。”
她說:“何止苦惱,簡直煩透了?!蔽艺f:“能具體說一下你的成績嗎?”
她深深地吸了一口氣,像下了一個很大的決心一樣,終于把話閘拉開了。原來她是高三的一名學生,其他學科都較好,名列前茅,惟獨數(shù)學成績一直不好,她有點兒擔心到高考時會因數(shù)學成績不好而拉了其他科的成績。當然,她所說的數(shù)學成績不好,并不是說像其他人一樣基礎不好,而是有較好的基礎,偏偏是一到考數(shù)學時就經(jīng)常出錯,會做的也做錯,計算量稍大一點兒的更嚴重,而且時間常常不夠用。
在訴說過程中,她自己像旁若無人,滔滔不絕,而且語速很快,看得出她的思維是較清晰、活躍的。我也不去打斷她的話,只是專心地聽,不時“哼”“嗯”幾聲,或點一下頭。
她說:“我的數(shù)學老師說我不夠自信,但我不知道為什么,每當數(shù)學考試時我也是認真對待的,盡自己的能力去考,而且我感覺我并不害怕?!?/p>
我說:“你對你的數(shù)學老師說你數(shù)學成績不好是因為不夠自信表示不理解?”
“是的,”她說,“我也是懷著像其他科考試一樣的態(tài)度去考的呀,為什么只有數(shù)學不夠自信呢?”
我說:“你自己認為對數(shù)學也像其他科一樣有自信?”
她說:“嗯……我也不知道,反正我只希望高考時數(shù)學不會拖后腿?!?/p>
“高考數(shù)學成績達到多少分才不會拖其他科的后腿呢?”我問。
“70分吧,也許80分,要及格吧,嗯……我也不太清楚?!彼龘u搖頭說。看來她對高考成績?nèi)绾斡嬎阌幸欢ㄕ`解,于是我結(jié)合今年的高考略略談了談高考分數(shù),告訴她一科成績主要與當年該科的總平均分有關,而總的平均分又與該科的難易程度有關,并不是固定不變的。
她聽后若有所思地點了點頭,說:“看來我是對還沒發(fā)生且還不了解具體情況的高考太擔心了?!?/p>
我知道只是這樣交談并沒有發(fā)現(xiàn)她的真正問題所在,但一時又不知從何著手,真有點“山重水復疑無路”的感覺。
柳暗花明
由于還無法找到問題的所在,于是我結(jié)合她所說的高考,略略談了一下自己當時高考特別是數(shù)學的情況。我說:“我那個時候的數(shù)學成績也不太好,也是在及格的邊緣?!?/p>
她馬上好奇地問:“真的嗎?”
我說:“是的。可是到了高三后期,我主要從較基礎的題目入手,并不強迫自己去進攻難題。在高考中也抱著做好基礎題,大題目能做多少就做多少的態(tài)度去面對,結(jié)果反倒考得比其他科還要好。”
她說:“其實我現(xiàn)在也是這樣想的,從較基礎的題目入手,考試中前面的基礎題我都可以做得很快?!?/p>
我說:“你對于基礎題做得很快?”
“對呀,很多題目我都是口算的呢。”她自豪地說。
我說:“那你口算的準確率高嗎?”
“還可以吧?!彼f,“我還經(jīng)?;仡^去檢查,筆算的結(jié)果與口算的結(jié)果很多是一樣的?!?/p>
我說:“你說你做題時經(jīng)常回頭去檢查?”
她說:“是的,畢竟是大考嘛,為了防止出錯,我通常是在做下面的題目前用筆算檢查一下做過的題目?!?/p>
我說:“也就是說同一道題目你既要花口算的時間也要花筆算的時間?”
“是的?!彼f。
“那你覺得由于同一道題要多花一點時間對于后面的大題的運算有影響嗎?”我問。
“嗯……可能……但是……”她欲言又止。
我知道離目標不遠了,她仿佛陷入沉思。于是,我也不打擾她,讓她自己先理清頭緒。過一會兒我問:“能告訴我你剛才在想什么嗎?”
她說:“我在回憶數(shù)學考試時的
情景,有點兒緊張?!薄坝悬c兒緊張?!蔽覐褪龅?。
她說:“是的,特別是做到后面大題目時,時間不夠,會做的也就手忙腳亂了。嗯,是的,是因為時間不夠,后面的題計算量一大就慌了。嗯,是的,前面的題目我既口算又筆算檢查,花了太多的時間。可是如果不回去檢查又擔心出錯。”
“你剛開始時說你的數(shù)學老師說你不夠自信,對嗎?”我問道。
她點點頭說:“是的……是的……我確實不夠自信?!彼K于發(fā)現(xiàn)自己的問題所在了。
在接下來的時間里,我與她具體談論如何處理前面的基礎題,并
建議她對不太肯定的題目盡可能地不要口算而直接筆算,這既提高了做題的速度,為后面的大題目贏得時間,也提高了做題的準確度。在這個基礎上,可以用暗示的方法提高自信,特別是在不由自主地想回去檢查時要積極暗示自己。她答應回去試試。
之后,我告訴她如果效果不好,或者考數(shù)學時仍緊張可回來再咨詢。她笑著說:“好的,我想我最主要的是必須把不太肯定的題目進行筆算,避免口算,同時通過積極暗示提高自信。我想我可以應付這種情況了。
后記
這個個案在學校心理咨詢中有一定的代表性——問題的解決辦法并不難,難的是發(fā)現(xiàn)真正的問題所在。其實這也是心理咨詢工作者的主要任務之一,即與來訪者共同探討問題的性質(zhì)與根源,而不是去教來訪者如何做,更何況“術業(yè)有專攻”,心理咨詢工作者并不是什么都會。在這個個案中,如果急于下結(jié)論,教她如何解決考試焦慮,或者教她如何考數(shù)學,那就根本解決不了問題。而筆者主要是采用來訪者中心療法,專心傾聽,用復述、情感反應、沉默、自我暴露等技術讓來訪者盡情地表露。當然,她也對高考成績?nèi)绾斡嬎愠煽冇幸欢ㄥe誤的認識,所以筆者作了一些相應的解釋。在建立對高考的正確認識基礎上去共同探討真正困擾來訪者的問題所在,結(jié)果發(fā)現(xiàn)她的癥結(jié)是對基礎題目進行口算,但又不夠自信,不得不多花時間去筆算,這樣就影響了后面大題目的計算速度和質(zhì)量。問題的存在似乎也很簡單,但當事人“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這正是需要在共同的探討過程中去發(fā)現(xiàn)的。而一旦發(fā)現(xiàn)問題的所在,更多的是她自己可以針對性地去調(diào)整,在這個基礎上再給她一些合理的建議,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