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 雨
下肢慢性潰瘍,俗稱“老爛腿”,是發(fā)生于小腿下1/3脛骨嵴兩旁、踝部皮膚和肌肉之間的慢性潰瘍,是靜脈機(jī)能不全的最終結(jié)局。臨床表現(xiàn)為:病變局部初起先癢后痛,色紅,糜爛,迅速轉(zhuǎn)為潰瘍,大小不等,呈灰白或暗紅色,表面附有黃色膿苔,四周皮色黯黑,彌漫性腫脹或伴有濕疹,收口后易復(fù)發(fā)?,F(xiàn)介紹幾則外治驗(yàn)方供同病患友選用。
豆腐樟腦膏
組成:豆腐50~00克,樟腦丸1/4粒。
用法:將樟腦丸研細(xì),加入豆腐中搗爛調(diào)成膏狀。先用鹽水中洗瘡面,再用洗必泰棉球消毒瘡面,將豆腐樟腦膏均勻地敷貼在潰瘍表面,完全吸附皮膚,不留空隙,厚度達(dá)0.5~1厘米,包扎。每1~2日換藥1次,現(xiàn)配現(xiàn)用。
功效:清熱解毒,吸濕止癢,祛腐生肌。
桑石桐方
組成:鮮桑根白皮,生石膏粉,生桐油。
用法:上3味適量,共搗爛,攤貼患處,大小視瘡面而定,以覆蓋患處為度,用繃帶固定。每天更換1次。
功效:潤燥解毒,收斂生肌。
桉葉糊劑
組成:桉葉。
用法:桉葉適量,加水煎2小時(shí)去滓,濃縮成糊劑,先用艾葉水(1味艾葉煮水)洗滌瘡面,外搽桉葉糊劑后包扎。隔日換藥。
功效:清熱解毒,除濕消腫,化腐生肌。
鮮枸杞根方
組成:鮮枸杞根250克。
用法:將鮮枸杞根洗凈泥沙,加水3000毫升,煎熬成2000毫升,傾入木桶,乘熱熏蒸瘡面;減溫后反復(fù)清洗,每次熏洗半小時(shí),洗畢將患肢晾干,用光膠布粘貼,以肉眼看不到瘡面為度。每天1次,冬季隔日1次。
功效:清熱燥濕,祛腐生肌。
雞蛋黃油膏
組成:雞蛋十幾只。
用法:雞蛋煮熟去白,將蛋黃放入小鐵鍋中用文火炒煎至油出,然后挑出蛋黃投入數(shù)小塊紗布,炒拌均勻即成。清創(chuàng)后根據(jù)潰瘍的大小選用雞蛋黃油紗布局部包扎。每日1次。開始亦可用炒焦的蛋黃末適量共敷。20~40天為1個(gè)療程。
功效:去腐生肌。
大黃連梅湯
組成:生大黃50克,黃連15克,紅花15克,烏梅30克。
用法:上藥同煎后,得500毫升藥液,置于干凈瓶中冷藏,每次用6層紗布浸透藥液后,濕敷于潰瘍面,每次15—30分鐘。每日2次。
功效:瀉火解毒,活血消瘀,燥濕生肌。
樟樹皮粉
組成:新鮮樟樹皮。
用法:新鮮樟樹皮適量,刮去外皮,烘干后研細(xì)末,過80~100目篩,貯瓶中備用。先用3%雙氧水清洗瘡面,去除腐爛組織。取樟樹皮粉適量加維生素AD丸內(nèi)油調(diào)拌,敷于潰瘍面,外用菜葉覆蓋藥上,再用紗布或繃帶輕扎。每日換藥1次,一般15~Z5日即愈。
功效:消炎止痛,祛腐生肌,收斂止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