謙 文
七國財長會議
每年4次的G7財長會議在倫敦如期舉行,會前被各方高度關注的重估人民幣匯率再度成為焦點。國務院副總理黃菊在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上明確表示,中國對于匯率體制的改革并無特定的時間表。這一表態(tài)實際上給七大工業(yè)國(G7) 財長會議上中國對這一問題的立場定下基調。
備受世界關注的七國財長和央行行長會議于2005年2月5日在倫敦落下帷幕。會后,英國財政大臣布朗在新聞發(fā)布會上說,七國集團認為,目前經濟周期已經成熟,全球增長有所減緩,但是,預計2005年的世界經濟仍將具有很強活力。
本次會議,人民幣升值預期又被舊話重提。中國人民銀行行長周小川和中國財政部部長金人慶應邀與會,并與西方七國財長和央行行長舉行了非正式對話。周小川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目前改變人民幣與美元掛鉤的時機還不成熟。
“熱錢”坐了回冷板凳
人民幣升值被提及始于2001年下半年,此后,這一話題被提到的頻率不斷增多。
2004年11至12月,在亞洲、美國和歐洲做路演時,巴黎百富勤中國總經濟師陳興動曾不斷地問他的客戶一個同樣的問題:“人民幣是否被低估了?人民幣是否會升值?會不會大幅升值?”大約有六到七成的人都回答說“是”。
在那之前的10月1日,中國財政部長金人慶和央行行長周小川第一次出現(xiàn)在G7財長會議上,接下來的3個月里,中國的外匯儲備增加了950億美元。
根據陳的粗略估算,包括外商未匯回的利潤在內,目前大約有1200億到1500億美元的熱錢潛伏在中國,伺機人民幣升值。
不過,在剛剛完成的一份報告中,陳興動說,熱錢已經沒有耐心等待人民幣升值,而在未來的6個月之內,大約有40%~50%的資金將會離開中國。
香港的游資已經在撤離。一個佐證是,1月31日和2月1日,香港金管局在兩個交易日里接下了近50億港元的賣盤,香港市場被看作是下注于人民幣的游資的潛伏地。
商務部研究院研究員梅新育評論說,經過2002年下半年以來的較量,國際游資已經領教到了中國政府拒絕被動調整匯率的決心和能力。
2005年2月2日,美聯(lián)儲宣布提高聯(lián)邦基金利率25個基點,至2.5%。在梅看來,這也是“格林斯潘贈送的禮物”,目前,聯(lián)邦基金利率已經比歐元區(qū)利率高50個基點。
他說,參加G7財長會議的金人慶大概可以輕松不少。
G7背后的大國博弈
路透社的消息說,幾乎所有出席本次G7財長會議的國家都表示,關于匯率問題的討論將沿襲當前架構,不會提出新的思維。
但是,與上屆會議相比,“日本聲音弱了,歐洲聲音強了。”中國銀行全球金融市場部譚雅玲說。
她說,相對于美元貶值,歐元的壓力擴大,歐元升值超出了歐元區(qū)的預期,也超出了其經濟力量,歐洲希望其他經濟體,尤其是亞洲能共同分擔美元貶值的壓力?!翱墒敲罋W之間的戰(zhàn)略和政策利益,并非是亞洲包括中國可以替代的。這是美全球與區(qū)域理念分歧和博弈的必然?!?/p>
在2003年的G7財長會議上,日本首先提出人民幣升值的要求,但是現(xiàn)在,“如果人民幣升值,則日元也會升值,日本經濟復蘇受抑制,國際投機者押寶人民幣升值未果,就會轉向投機日元升值,日本承受著很大壓力?!敝袊y行的分析師王蕾說。
國務院發(fā)展研究中心外經部副部長趙晉平也表示,日本“借道”中國擴大對美國出口,如果中國因為匯率調整影響出口,日本也將被“株連”,同時,中國對東亞的進口也會相應放慢速度。
有未經證實的消息說,美國參議院擬提議案,限中國6個月內調整人民幣匯率,遵守國際貿易協(xié)議并停止操縱人民幣匯率。2月3日,中國外交部發(fā)言人孔泉對此表示,這不是解決問題的辦法。不過根據外電的報道,美國財政部次長約翰·泰勒1月28日稱,中國正逐步朝匯率自由化方向邁進,關鍵問題是中國何時能使中美兩國匯率狀況出現(xiàn)根本改善。
因而,譚雅玲說,此次G7會議雖然會涉及匯率話題,但難有實質說法,對于向亞洲國家施加壓力,也只能是表面現(xiàn)象。
“中國顯然會根據自己的時間表穩(wěn)步推進,不會因為G7會議等外部壓力而被動行動。”國務院發(fā)展研究中心外經部副部長趙晉平說。
預期人民幣下半年升值?
對于中國來說,匯率問題的關鍵是如何改革,以及選擇什么樣的時機改革。
對此,中國社科院世界政治與經濟研究所何帆博士表示,人民幣匯率改革可分兩步走,第一步是浮動,第二步是改革匯率形成機制。“先調匯率水平就可以為匯率機制改革爭取到時間,并減少熱錢的壓力?!?/p>
國務院發(fā)展研究中心的研究員王召說:“在資本項目完全放開之前,擴大匯率彈性是一個經驗?!彼J為,匯率浮動的范圍可以先調整到5%,在5%上下之間自由浮動,然后可以逐步相機抉擇,擴大浮動區(qū)間。
陳興動預計,2005年下半年,中國匯率體系將與美元脫鉤而改用盯住一籃子貨幣。到年底,人民幣與美元脫鉤將會使人民幣升值,幅度在3%以內。
他認為,盯住一籃子貨幣可以降低美元對人民幣匯率體系的作用。有助于中國調整外匯儲備的投資結構。他說,盡管一籃子貨幣的幣種和權重還沒有明確,但是在一籃子貨幣的選擇方面,貿易伙伴和外商直接投資將是主要的考慮因素。
摩根大通最近發(fā)表的分析報告也預測,在未來3到6個月,中國極有可能通過放寬人民幣浮動區(qū)間,使用一籃子貨幣作為基準來管理匯率。報告認為,2005年人民幣兌美元將升值7%。
不過,并非所有人都加入了人民幣升值的大合唱。匯豐銀行全球首席經濟學家斯蒂芬·金在他的《人民幣升值理由不充分》的評論中說,多數人都認為人民幣價值問題是美元減少巨額赤字的惟一絆腳石,但中國對美國的貿易量還不到美國貿易總量的10%。如果人民幣升值10%,美元也只會貶值1%。如果亞洲其他國家和地區(qū)的貨幣都配合上調10%,美元也只會下降3.7%。“即使那樣,這個比例也遠小于美元自2001以來16%的貶值幅度,這對美國削減巨額赤字的作用微乎其微。”他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