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春雨 呂吉元 賈永平 高宇平 王 睿
摘要:目的通過評價急性心肌梗死(AMI)后延遲冠狀動脈介入治療 (PCI)對左室重塑、心功能的影響,并分析隨訪資料,探討AMI延遲 PCI的臨床意義。方法25例PCI病人為治療組,同期未行PCI的19例病人為對照組,于基線、1個月及 6個月3個時間點進行同位素心肌灌注顯像檢查,同時進行臨床資料隨訪。結(jié)果①兩組間對左室舒張末容積(EDV)、左室收縮末客積 (ESV)及左室射血分數(shù)(LVEP)無統(tǒng)計學意義,且不同時間段比較, EDV、ESV及LVEF在不同時間段間無統(tǒng)計意義;EDV、ESV、LVEF各組的不同時間段與治療方法間無交互作用。②臨床事件隨訪時間6個月~16個月,治療組復合事件 (包括死亡、心肌梗死、腦年中、心力衰竭、心絞痛等)發(fā)生率較低 (24.0%VS 57.9%P=0.02)。結(jié)論AMI后延遲PCI臺療的心臟復合事件發(fā)生率較低,但對左室重塑并未顯示有利作用,其意義需要進一步大規(guī)模臨床試驗的觀察。
關(guān)鍵詞:急性心肌梗死;延遲;冠狀動脈;支架植入術(shù);左室重塑
中圖分類號:R541.4R256.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2—1349(2005)08—068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