者收藏了一枚“咸豐元寶”當千大鐵錢。此錢直徑達到11.2厘米,厚度0.65厘米,穿口1.65×1.65厘米,重量達到250克。為生坑錢。據(jù)出售者介紹此錢來自遼陽農(nóng)村。
據(jù)資料記載:清咸豐年間(1851-1861年),太平天國農(nóng)民起義發(fā)展迅猛,并在江蘇南京建都,此時清政府賴以鑄錢之用的滇銅(云南省出產(chǎn)的銅料),因道路阻斷而無法運進北京。一方面是鎮(zhèn)壓起義急需大量的軍餉開銷,一方面是鑄錢的原材料告缺,給清政府造成了嚴重的財政困難,最終迫使清政府自咸豐三年開始發(fā)行紙幣和改鑄大錢來彌補財政虧空。
咸豐朝寶泉局所鑄錢有“小平”、“當王”、“當十”、“當五十”、“當百”、當二百”、“當三百”、“當五百”、“當千”等九種面值。當時采用了鋼鐵并鑄的形式。筆者曾收藏過寶泉局當千銅錢,但對寶泉局當千鐵錢則是只聞其名,未見其實。當千銅錢直徑為6厘米。2004年11月一位泉界朋友因為改道收藏銅鏡,而放棄錢幣收藏,筆者有幸得到了這枚生坑出土的咸豐元寶當千大鐵錢,但由于對鐵錢研究頗淺,不知其價值。
今將照片刊出供泉界朋友共同評說,條件所限,照片比實物小許多。
(責編:丁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