杯共一對,造型作敞口、斜直壁、圈足,底書“大清道光年制”六字篆書紅款,杯口沿描金,杯身以礬紅描繪纏枝蓮托壽字及蝙蝠銜磬紋,礬紅彩料鮮艷,釉色滋潤,含義吉祥。
此杯形似倒置的馬蹄,故有馬蹄杯之稱。這種馬蹄杯為明、清時期流行的一種杯式,明成化時出現(xiàn),嘉靖、清康熙、雍正時期燒制的數(shù)量最多。明代馬蹄杯有灑藍、回青、孔雀藍、白釉等品種,清代多為斗彩作品。道光朝所制瓷器雋秀,小件器物尤為精致。此對瓷杯制作精致、造型規(guī)整,實屬難得一見的道光礬紅瓷小件精品。
在裝飾圖案上采用了清代流行的吉祥紋樣,在西番蓮托壽字下綴以折磬紋飾,組合以蝙蝠銜盤長花結(jié)。運用紋樣組合,卷草紋纏繞不斷,變化豐富多彩;利用曲直線的變化,表現(xiàn)不同的感清,將直曲矛盾的不同形式相結(jié)合,達到和諧統(tǒng)一。
盤長圖案亦稱“盤腸”,原為佛教八吉祥(八寶)圖案之一,后引入瓷器紋樣,由輪、螺、幢、傘蓋、花、瓶、魚、結(jié)組成。也有的說由輪、螺、傘、蓋、花、罐、魚、腸八種吉祥物組成,偶有用火珠狀吉祥物代替其中之一。據(jù)北京雍和宮的法物說明冊記載:佛門有八寶,即法螺、法輪、寶傘、白蓋、蓮花、寶瓶、金魚和盤長等八件寶物,故又稱“八吉祥”。盤長為八寶中的第八品,佛說回環(huán)貫徹一切通明之謂,象征貫徹天地萬物的本質(zhì),能夠達到心物合一、無始無終和永叵不滅的最高境界。盤長圖案民間也俗稱“八吉”,象征連綿長久不斷,有天長地久的寓意。雖列為八寶之末,但它卻代表著佛門八寶的全體。在民間常以此圖案裝飾在各種器物上面,就像“壽”字圖案出現(xiàn)在各種日用器具上一樣。
“盤長”紋飾連綿無盡,象征生生不息,福及世代。盤長相連或并排組合,又演化出雙盤長、梅花盤長、套盤長等形式?!氨P長”象征連綿不斷,紋樣應用極廣,有四合盤長、萬代盤長、方勝盤長等多種變化,是清代景德鎮(zhèn)官窯瓷上盛行的吉祥圖案,在民間編織中更為常見,現(xiàn)代人索性稱之為“中國結(jié)”,成為最有中國特色的吉祥圖案。
磬取吉慶有余的諧音,結(jié)合壽字與紅色的蝙蝠圖案,四周輔以規(guī)整的花卉。圖案含義是:蝙蝠——福;磬——吉慶;盤腸——連綿不斷,諧音可組成:“福壽吉慶”、“福壽雙全”、“洪福天降”等吉祥祝語。
清代皇帝側(cè)臣的衣料多選用單色織花或提花的綢、緞、紗、錦等,無論是織花、提花,多采用象征吉祥富貴的紋樣,如團龍、團壽、團鶴、蝙蝠、團壽字、盤腸、綬帶紋樣,寓意“福壽綿長”。亦因蝙蝠諧音“?!保P腸諧音“長”,綬帶與“壽”同音,與這類吉祥紋樣圖案瓷器的構(gòu)圖相類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