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松亭,號東溪,是清末最杰出的紫砂刻陶名家之一,同時又是位造詣很深的書畫藝術家。 他精刻的紫砂陶藝,集“詩書畫印”的金石氣和書卷氣為一體,在造型和藝術品位上力求完美大氣,故而在審美的精神內(nèi)涵中,頗受文人雅士的鐘愛。精善書畫,是他制壺工藝得以升華的主要原因。傳世松亭的刻陶工藝,無論是文化品位的內(nèi)涵性,還是刻制水平的精妙程度,無不透視出詩情畫意般的藝術神韻。從中可以看出,松亭先生駕馭刻陶的能力如同用毛筆在宣紙上書寫一樣游刃有余。他制造的壺藝,極富藝術性和價值性。他和同時代著名收藏鑒賞家吳大徵先生相交深厚,過往甚密,常聚一起研討壺藝,并共同合作過不少紫砂精品。他們合制的佳壺,往往是—些藏壺家夢中追尋的藝術珍品。
由于松亭先生在制壺工藝上不陳陳守舊,且有推陳出新的開拓精神,故他的制壺工藝有承上啟下的推動作用,對后世的制陶藝人影響很大。
如今,能于古玩市場和收藏者手中見到趙氏制壺可謂寥寥,就是遇見,也多為仿造制品。
筆者大幸,家中藏有趙氏松亭先生親手捏制刻銘的一把紫砂壺,非常珍貴難得。壺用上等朱泥精制而成。徑長23.5厘米,高13厘米。壺身包漿自然沉穩(wěn),造型大度莊重,蓋口合縫緊密,手撫溫潤似玉?!傲?、身、把”三點一線平穩(wěn)規(guī)整,制作工藝嚴謹不茍,盡現(xiàn)大家風范。誠如奧玄寶所說:“溫潤如君子,豪邁如丈夫,風流如詞客,麗嫻如佳人,葆光如隱士,瀟灑如少年,短小如侏儒,樸訥如仁人,飄逸如仙子,廉潔如高士,脫俗如衲子。”(《茗壺圖錄》)久久把玩,不忍釋手。
我之所以欣賞松亭壺藝,不只是因為它存世的稀少名貴,更重要的是嘆服他集“詩書畫印”為一身的深層文化內(nèi)涵和清氣絕俗的高超制陶魅力。賞玩后,雖未品味香茗,但已隱隱聞到百年老壺所散發(fā)出的陣陣清香,令人心醉而感發(fā)思古之幽情。
松亭先生這把自造紫砂壺,正面陰刻“幽蘭竹石”,上刻周《散氏盤》大篆集字,深感遒勁古拙;反面銘“玉聲隨意酌,詩思擴胸襟”佳句,有李白狂放不羈之遺韻。書法揉今草和章草之筆法,有索靖、宋克之風。款“歲在庚午孟秋之月?!睉獮?870年。壺底有細朱文“宜興松亭自造”六字篆書印。
(責編:耕 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