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人李祝齡,為人謙和、豪爽,性靜好古,幼受家學熏陶,在山水、花鳥、書法、篆刻方面,造詣頗深。近一兩年,出版有《祝齡山水畫集》、《李祝齡花鳥書法篆刻集》。其祖籍陜西華陰莊,上世紀50年代初,因?qū)冱S河三門峽水庫黃泛區(qū)之內(nèi),遂舉家遷居陜西蒲城縣。先祖就是清代道光至咸豐時期的廉吏李。
祝齡是李的玄孫,珍藏著先祖李遺存印章十多枚(圖1)。其中最為珍貴、刻制精良者有清代名家董洵及清代西泠八家之一趙之琛的數(shù)枚印章。筆者有幸先睹了這批印作,并征得祝齡兄的同意,將趙之琛刻制的幾枚印章,通過《收藏界》向廣大讀者予以介紹。
“李吉人印”:壽山石,陽刻朱文篆書。印高3厘米,每邊長2厘米。印章四面刻有波濤洶涌的水波紋飾。邊款為:“丁卯十月二日,趙之琛作”,行楷書體?!岸∶奔辞宕螒c十二年(1807年)。此印為仿漢印形式,字體方正、平勻、穩(wěn)重,線條粗重,顯得深厚、飽滿、充實。由所刻印章邊款看,該印是趙之琛的早期作品。
“松竹梅三友”:壽山石,印高2.9厘米,每邊長1.8厘米。印面文字朱白相間,“松竹”、“友”三個字為篆體陰刻白文,“梅”、“三”兩個字為篆體陽刻朱文。該印為仿漢印形式,印文布局巧妙,“松竹”兩字僅占一格,“梅”、“三”、“友”三個字各占一格;“三”字作了藝術(shù)處理,避免了呆板。印文文字筆劃工整端莊,疏密有致;邊框線的處理,獨具匠心。邊款是一首詞:“紅酒桃花雨,綠依楊柳風。春鎖春寒春意濃。空一年,書未通。愁懷擁篆煙生橫,綺櫳閱金經(jīng)。此石佳甚,因錄舊作于上。次閑趙之琛并記?!痹摽铋L達52個字。能在2.9厘米×1.8厘米的石印材面上刻出這么長的行楷邊款,實屬難得,其功力可見一斑。
“有情天亦老,無恨月常圓”印(圖4):壽山石,陽刻朱文篆書。印高5.5厘米,每邊長2.5厘米。邊款刻行楷書:“嘉慶十一年八月二十有二日,松生囑,仿漢人法。次閑并記?!薄凹螒c十一年”,即1806年。該印文字排列三行,“343”式:“有情天”三個字為首行,“亦老無恨”四個字占中間一行,“月常圓”三個字占最后一行。字體有大有小、有豎有橫。以沖刀和切刀法刻制而成。筆劃布局工整中又有變化。據(jù)印章的邊款記載,該印為趙之琛的早期作品。
“身吉羊”?。▓D5):壽山石,陽刻朱文篆書。印高2.4厘米,邊長1.5厘米,寬1.2厘米。邊款刻行楷書:“次閑得意之作”?!把颉蓖跋椤?。該印印面文字、布局均為仿戰(zhàn)國璽印形式,印邊框較寬,文字古拙,刀法嫻熟,朱白分明,疏密有致。正如趙之琛在自刻邊款中說的:“次閑得意之作”矣!該印應(yīng)是趙之琛中年的佳作。
另外,李祝齡先生的親族中,有人曾捐贈給蒲城縣博物館趙之琛印作兩方,今亦一并予以介紹。
“吉人氏李”?。▓D6):青田石制作,陰刻白文篆書。印高7.1厘米,每邊長3.5厘米。邊款刻:“次閑擬雪漁老人,壬午嘉平朔日”,行楷書體?!把O老人”是指明代印壇中,以“猛利豪宕”、“潑辣清健”為印風的“雪漁派”開山大師何震?!叭晌缂纹剿啡铡保辞宓拦舛辏?822年)十二月一日。該印以切刀法為主、沖刀為輔刻制而成。運刀兇猛,起伏相連,英邁豪爽,有雷霆萬鈞之氣勢。從邊款刻制的時間考察,道光二年這年,正是李三十三歲以舉人身份赴京會試取得進士銜后,到直隸省撫寧、青縣、滄州等任知縣之時,此時趙之琛也正是四十余歲,年富而力強的中年。這方印,應(yīng)是趙之琛中年時期印風多樣的代表作之一。
“江蘇布政使之印”(圖7):青田石刻制,陽刻朱文篆書。印高7.1厘米,每邊長3.5厘米。邊款刻:“擬漢銅印式,趙之琛。江潭恭呈?!毙锌瑫w。該印文字排列為“223”式,“之印”兩個字僅占一個字的空間。印文線條剛健婀娜,布局疏密有致,邊框線條時斷時續(xù),安排頗具匠心。據(jù)李娓女士編寫的《李傳》一文記載:清道光二十六年(1846年),李出任“江蘇布政使”一職。據(jù)此可知,趙之琛刻制這枚印時,已是六十多歲的花甲之人,故此印是他晚年的代表作品之一。
趙之?。?781-1852年),字次閑,號獻父、獻甫,又號靜觀、寶月山人。浙江錢塘(今杭州)人。擅長金石文字,一生未入仕途。其書法,篆、隸、楷自成一格。篆刻集浙派黃易、奚岡、陳鴻壽等各家之長,為西泠八家之一,時譽很高。其印作章法平穩(wěn),極盡分朱布白之能事;印文布局結(jié)構(gòu)秀美善變;用刀爽朗挺拔。近代藝術(shù)大師齊白石學次閑治印,受益頗大。趙之琛所刻印章邊款,楷書精致秀勁。但其晚年印作走向定式化,不能隨印生法。一生著有《補羅迦室集》、《補羅迦室印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