鏡頭1:老師正在進行每周一次的小紅花評比,軍軍看到別的小朋友陸續(xù)得到了獎勵,自己卻沒有,開始不高興了,等到老師給悅悅小紅花時,他站起來,大聲說:“老師,悅悅不愛護玩具,還不好好洗手,不要給她小紅花?!?/p>
鏡頭2:繪畫活動接束后,老師把幾個畫好的幼兒作品貼在小黑板上讓大家欣賞,到下午放學時卻發(fā)現(xiàn)有兩張畫被撕破了,老師耐心的詢問下,小齊才說:“我不喜歡他們的畫被貼起來,老師,我也畫得好,你怎么不貼我呀?”
分析
軍軍和小齊的行為是典型的嫉妨心理,嫉妒是一種原始情感,又是一種“負面情緒”,它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幼兒的嫉妨是幼兒將自己與同伴作比較而產(chǎn)生的消極情感體驗。當他(她)看到別的幼兒比自己強或擁有自己沒有的東西,而自己卻無法勝出時,產(chǎn)生了不安、痛苦、煩惱、怨恨并有企圖破壞他人的優(yōu)越狀況的行為,嫉妒感最早出現(xiàn)在學步前的嬰兒時期,起初,嬰兒看到母親抱別的孩子,會哭鬧不止。再長大些,看到與自己親近的大人疼愛別人的孩子時,會很快跑過去,抓他的衣服,甚至咬住他,這是幼兒在家里表現(xiàn)出來的嫉妒。上了幼兒園后,幼兒與同伴的接觸多了,進行比較的機會也同樣增多,要遭受更多的嫉妒的折磨,同樣,嫉妒的形式也隨之發(fā)生變化。在幼兒園里,孩子的嫉妒主要有兩種情形——
1、對獲得教師表揚的幼兒有敵對情緒。當同伴受到老師的表揚、獎勵時,表現(xiàn)得不服氣、不高興,甚至當眾揭發(fā)受表揚的幼兒的缺點。
2、對比自己擁有更多玩具、用品、零食而不與自己共享的同伴進行排斥。如當同伴帶玩具來園,給別的幼兒玩,卻不給自己玩時,就偷偷損壞同伴的物品。叫別的幼兒不要和他玩等。
家長須知
首先幼兒的嫉妒心理具有很明顯的主觀性、外露性、甚至還具有攻擊性。他們考慮事情都是從自己的角度出發(fā),以是否符合自己的意愿為標準,簡單地看待事件。因此,當自己不能擁有象同伴一樣的物品時,會因此產(chǎn)生嫉妒心。
其次幼兒的嫉妒與成人不同,成人在嫉妒時能考慮各種因素而盡是掩飾,不會形之于色,而幼兒一般會直接地表露情感,不會考慮后果,他們會直接地將自己的不快歸咎于自己所嫉妒的人,進而對之產(chǎn)生破壞、攻擊行為,以發(fā)泄自己的怨氣。
嫉妒是一種不良因素,對幼兒的健康成長非常不利,幼兒如果經(jīng)常處于這種消極的心理體驗中,久而久之,容易產(chǎn)生郁悶、偏見、怨氣等思想,最終影響其正常的社會性交往。
化解寶寶嫉妒心理
其一幼兒受自身認知水平的限制,對擁有自己所沒有的物品的同伴,對受到老師表揚的同伴,對受到老師表揚的同伴,容易產(chǎn)生由羨慕轉(zhuǎn)化為嫉妒的心理,這是一種很正常的情況。而家庭中,成人之間的關系如果不和諧,互相猜疑,或當著孩子的面議論別人,貶低別人,則會對幼兒的心理產(chǎn)生不良影響。如子函有一個我沒有的新娃娃;我媽媽說小夢太愛漂亮,整天打扮得花枝招展等等。
其次,傾聽幼兒的心理感受。如佳佳上午不積極參加活動,情緒低落,對同伴出現(xiàn)不良的行為,不應批評他,而是輕輕地抱著他,耐心地引導他說出原由及自己的感受,原來,早上強強帶來一個變形金剛,給好多小朋友都玩過了,就是不給他玩,此刻佳佳最需要的是將自己的煩躁、不安說出來,希望有人能傾聽他的訴說,并理解他,諒解他,因此成人應笑著拍拍他的肩膀說:“我了解你的感受,我想你會好好處理這件事情的,對嗎?”老師微笑的眼神,輕松的語調(diào)化解了佳佳的不良情緒,也有效地使佳佳控制住了自己的嫉妒心理。
其三,轉(zhuǎn)化幼兒消極的嫉妒心理。幼兒上了幼兒園后,同伴多了,同伴之間相互比較的機會也多了,對幼兒時不時冒出的嫉妒火花教師很難全部撲滅,但可以采取一些積極的方式,使嫉妒的消極作用向積極方面轉(zhuǎn)化。如文文看到評比欄里自己的小星星比別人少,說:“我回去叫我媽媽給我剪100個”。老師對她說:“幼兒園的小星星要老師獎的才算數(shù),瞧,你已經(jīng)有四顆了,再有一顆愛護玩具的綠星,就可以得到獎品了,加油哦!”老師鼓勵的話語使文文看到了希望,并滿心歡喜地為下一顆綠星而努力。
其四,正確評價每個幼兒。每個孩子都喜歡受到表揚和鼓勵,恰當?shù)谋頁P可以鞏固其優(yōu)點,增強幼兒的自信心。若表揚不當,過分夸大,易使幼兒的評價水平低,不能正確評價自己和別人,他們對自己及別人的評價是以成人的評價為標準的,在幼兒園里,這一點更為突出,為了鼓勵幼兒,老師設置了小星星評比欄,每個幼兒都能得到表揚,有的是愛學習的經(jīng)星,有的是愛護玩具的綠星,有的是進餐好的藍星,有的是愛勞動的黃星……恰如其分的評價使幼兒對自己有了正確的印象,同時也明白了自己的不足。
其五、引導幼兒樹立正確的競爭意識,通過各種途徑對幼兒進行教育,如講故事、做游戲等,使幼兒理解人與人之間存在的差異性,每個都有優(yōu)點和缺點,不可能各方面都勝過別人,要用自己的實際的行動,充分發(fā)揮自己的長處,彌補自己的不足,努力去縮小與別人的差距,不能用不正當、不光彩的方式去獲取競爭的勝利。
幫助孩子形成健康的心理,良好的心態(tài)是孩子成長過程中家庭教育所不容忽視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