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的季節(jié),芳草芬菲,花香四溢,魚蝦淺戲、蜂蝶逐花.......大自然的美麗都在強烈地吸引著孩子,逗引著孩子……對于生活在鋼筋水泥里的孩子而言,他們整日奔波于各種興趣班中,天天被告誡著“這危險,那小心”,其不快是不一而足的。而郊游是一項健康的遠足運動。無論是尋訪鄉(xiāng)里,還是爬山涉水,對孩子而言,總是新鮮的、充滿期待的,因為小孩子與大自然有著不解之緣,他們喜歡與大自然的對話與親近,而在大自然的懷抱中,孩子們的各種能力都能夠得到適時地拓展。
郊游踏青,裝備先行
郊游是令人激動的。記得兒時,春游前一天總是忙于準備吃喝,前一晚也總是輾轉難眠。郊游前的準備工作應請孩子來幫忙,長幼一同商量,把所要攜帶的物品分類并列個詳單,細分開來,大約有食品類、用具類及簡單藥品類等。其中用具較多,如洗漱用品、照相機、膠卷、雨傘、報紙、小刀等。認真準備的過程,就是計劃思考的過程,動手取拿的過程,也就是培養(yǎng)孩子責任感及參與意識的過程。
雖然郊游是放松休閑,但良好的計劃性及充足的物質準備是盡享自然的前提,最后,別忘記讓孩子前一天早些入睡,做好體力儲備。
寓教于游,感官總動員
自然,對城市里的孩子而言,是稀罕物,窗臺上盆花、街道中間的綠化帶,大都是修剪過的閱兵式,雖然有款有型,但缺失自然形態(tài),不足以帶給孩子思考,更不能激發(fā)孩子的想像力。
郊游時,孩子所有的感官是積極投入的。大腦是信息處理器、眼睛是照相機、耳朵是信息采集器、嘴巴如喳喳叫的揚聲器、手足更是忙得不亦樂乎。
郊游是極佳的眼保健操和觀察訓練。常言道:處處留心皆學問。無論是沿途農舍、翻滾的麥浪、一望無際的油菜花、潺潺的溪水,還是高速路牌以及過往的車輛,都會帶給孩子“那是什么?”“為什么?”“像什么?”等無盡的問題。
坐在潺潺流動的小溪邊,教給孩子山、水、樹木、莊稼的各種名詞和形容詞,講述一則關于環(huán)境保護的故事,告訴孩子:人與大自然是息息相關、密不可分的,以及大自然間的生物鏈和食物鏈,將科普知識和綠色環(huán)保種子播入孩子的心田。大手拉著小手一起去爬山,孩子的意志力得以鍛煉,有了克服困難的勇氣、學會了積極樂觀的生活態(tài)度。寓教于游,寓教于樂,會使孩子身心得到解放。
說、唱、畫、詠——放大親情
郊游是一項放松地、自然地學習過程,孩子始終處于積極的狀態(tài)。郊游歸來,仍是興奮不已。對此,我們可以因勢利導,不妨開啟孩子的記憶,請他講述郊游中的所見所聞;還可以透過孩子稚嫩的畫筆畫一幅郊游的圖畫,步入他們天真、獨特、富有創(chuàng)造性的心靈世界;詠一首“一去二三里,煙村四五家,亭臺六七座,八九十枝花”或“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父母帶孩子郊游后,更可以和孩子一起通過為照片做編碼及簡單的注解來延伸美好的回憶,幫助孩子記錄快樂。以后不斷翻閱的過程便是輕松回顧“一望無際”、“裊裊炊煙”、“居高臨下”等詞匯重現的過程;這也成為快樂的親子時光。
郊游,使孩子鍛煉身體,磨煉意志,豐富知識,增長了閱歷和愛心。愛孩子,就帶他去郊游吧,現在就出發(fā),在這美麗的五月。
小貼示:適逢五一黃金周的到來,爸爸媽媽不妨帶孩子一起出游,共同感受大自然帶給你和孩子的愉悅、驚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