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者并非是在說“風涼話”,更不是在嘲笑“想煞”要當家掌權的先生、太太們。筆者積20多年當家之體驗,深感:當家是“笨人”。當然,若想“以權謀私”,則另當別論。
筆者一點也不吹牛,自從有了自己的家以后,我一直處于“當家”的地位。這一“財經(jīng)大權”并不是我爭來的,而是在百般無奈的情況下自然而然地落在我手中的。從打結婚那天起,我愛人就不過問“家務事”,每月大大方方地摜出她收入的三分之二就百事不顧不問,由我去“翻跟斗”“豎蜻蜓”。沒辦法,我只好挑起重擔來當家。這在旁人看來似乎是一件天大的好事,許多男士確實是求都求不到這個財經(jīng)權。然而,當家可不是件輕松的事情。其艱巨性在于每月到手的那點錢不僅要花得科學、合理,而且不能虧空,最后還要有點兒節(jié)余才是,這容易嗎?在當時,我們倆人的收入加起來還不到300元,稍有不慎,就會把這個家當?shù)靡凰?。為此,在這當家的歲月中,不是我訴苦,那份操心,簡直把頭發(fā)都“染”白了,因為到手的鈔票實在太少了。
說實在的,為了當好這個家,我是用了十二分的心思的,甚至每天買些什么小菜都不得不“斤斤計較”,有時青菜不買一斤,只買半斤;黃魚大一點的價鈿高,就買小一點的。這樣,同樣是吃魚,但能省下一半的錢。尤其是菜價上漲,“菜籃子”越拎越重時,當家簡直就是活受罪。我精打細算,小心翼翼,更從未有過一絲一毫“以權謀私”的念頭。當然,現(xiàn)在收入多了,手頭寬裕了,供應豐富了,菜籃子好拎多了。然而,俗話說“當家三年狗要怪”,一年365天,怎么可能不出一點兒差錯呢!再說,你總不能掙多少、花多少,不留余地吧!要想做一個好的當家人,不動腦筋、不花心思是絕對行不通的。當家,真是“出力不討好”,算是笨透了。
為此,我曾三番五次地要交權,可妻子她畢竟是乖人,任我好說歹說就是不動心。還說,我才不操這個心哩!她這種“風度”,著實叫人佩服。當然,她如此“放手”,也是“瞎子吃餛飩——心里有數(shù)”。是啊!有我這個“笨當家”,壓根兒不會“以權謀私”,更不攢“私房錢”,她還操什么心呢!
俗話說,家家都有一本難念的經(jīng)。其實,這本經(jīng)難就難在當家的不易。為此我常想,天底下最笨的人要數(shù)去爭這份當家的苦差事了。說真的,若有人接替我來當家,真是謝天謝地!只可惜,這輩子我這個“笨人”恐怕沒有“出頭”之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