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鋒:張教官、于教官你們好,非常感謝你們在工作繁忙的情況下作客本欄目。今天,應(yīng)廣大讀者朋友的要求,我想請兩位教官對有關(guān)勾拳的一些內(nèi)容進行一下探討。
張力(以下簡稱張):關(guān)于勾拳,也同直拳一樣,既有她的優(yōu)點,同樣存在著不足。勾拳的特點是適合近距離作戰(zhàn),所以在一定距離上,勾拳的作用是微不足道的。超出這個范圍了,勾拳基本沒有多大的作用可言。如果說有,我想那也只是作為虛招對敵進行誘導(dǎo)與欺騙時所起的一點作用。
于陽春(以下簡稱于):勾拳是近距離作戰(zhàn)的一種重要的首選拳法。在近距離對抗過程中,它發(fā)揮著與肘一樣的重要作用。攻擊的部位通常是非常脆弱的,所以即使不能起到一招制敵的作用,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起到緩解局部壓力,為反擊提供時間準備的作用。它通常選擇面部、太陽穴、下頜、胸腹部作為重點攻擊部位。
張:有的朋友來信說:關(guān)于勾拳的分類有些不解,也難怪,在關(guān)于勾拳的分類上是存在一些小小的誤差。我認為勾拳通常分左勾拳、右勾拳、下勾拳,下勾拳有的也說是上勾拳,其實誤差與不解就在這里,叫上勾拳與叫下勾拳其實是一樣的。叫上勾拳是因為:拳的攻擊方向是向上方的:叫下勾拳是因為:拳是由下至上攻擊而出的,所以有的稱上勾拳,也有的叫下勾拳,這都不算錯。勾拳既然能作為一種拳法講出來,其作用當然是不可質(zhì)疑的,但就直、勾、擺、沖等幾種拳法面言,其作用真的是十分有限。
于:張老師關(guān)于勾拳在對抗過程中作用的定位,我覺得不完全能讓人接受,如此定位勾拳,確實有些過于片面,我覺得一個淺顯的例子足可以證明勾拳的重要作用。不知道張老師是否喜歡看拳擊,在每一場拳擊比賽中,每一位拳手都毫不保留地使用勾拳給對手還以顏色,且往往能奏效。
張:勾拳在拳擊中的作用是無可代替的,比如劉易斯的勾拳(當然他最好的應(yīng)該是刺拳),不知征服多少拳壇好手。但是拳擊不同于格斗,在不準使用腿的拳擊里,勾拳可以發(fā)揮著不可想象的作用,但是在格斗中,直拳、擺拳尚能對敵形成威脅,而且可以作為虛式對敵進行欺騙,但是勾拳在這方面的作用就顯得有些望塵莫及了。
于:我們對每一種拳法與腿法,或任何一種功法都不能在不同的范圍內(nèi)去進行比較,這種比較本身就是一種錯誤,怎么可能得出一個公正的結(jié)論呢?
張:但是,不管是如何,都不能否認勾拳或其他功法的作用,我們不能只局限于對其不足的研究中,這樣任意地夸大或縮小某種功法偏差都不同程度的存在。
于:我想,我們練習這么久了,在根本的原則上不可能意見不同的,只是迫于是電話里的溝通,可能造成彼此對各自的言語有一些理解上的誤差,按道理我想我們是能夠達成一致意見的。
張:我想也是如此,本來原有一些雷同的意見,此時都變成我們爭論的焦點了,我看也不必再繼續(xù)爭討下去了,正如歌中所唱:老百姓心中有桿稱,這些習練者中自然也有他們自己的標準,我們就把空間留給更多的朋友吧!
于:好。
刀鋒:非常感謝兩位老師對我們欄目的支持,為廣大朋友奉獻精彩的觀點和論據(jù),希望有機會再能請到兩位老師作客本欄目。朋友們,非常感謝兩位老師的精彩討論,今天,我們就先談到這里。兩位老師現(xiàn)在在不同的地點工作,有的朋友可能很想知道他們的情況,下面我就簡單介紹一下他們的基本情況,有什么要求,請各位朋友及時來信來電,我會盡可能地滿足大家。
張力教官,畢業(yè)于解放軍南京政治學院新聞系,自幼酷愛武術(shù)及其理論研究及新聞學寫作,曾經(jīng)在《搏擊》、《武林》等多家國內(nèi)權(quán)威武術(shù)雜志及報紙上發(fā)表文章若干。
于陽春教官,畢業(yè)于解放軍南京國際關(guān)系學院特種分隊指揮系,對軍警功夫及有關(guān)特種部隊建設(shè)理論頗有研究與心得,曾經(jīng)在院、系組織的學術(shù)研討會上多次獲獎。
朋友們,在上期我們就格斗機智論進行了討論,對格斗有影響因素較多。今天,我們就格斗有關(guān)的另一方面因素,請我們的朋友談?wù)勊挠^點和見解。
眾所周知,在格斗過程中保持身體平衡的難度與重要性,如果身體都不能很好地控制,那么根本就談不到反擊制人。如果身體一旦失去平衡,那么自己在格斗中自然就處于下風,在身體失去平衡后,自己的戰(zhàn)斗信心同時也就失去,可想而知將給格斗的后果產(chǎn)生多大的影響,下面我們請專業(yè)教官談?wù)動嘘P(guān)格斗過程中平衡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