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筆者來到抗癌明星丁祺興、陳淵如夫婦家中,看到他們硬朗的身板、矍鑠的精神,怎么也想不到,他們雙雙是癌癥患者。丁老今年78歲了,30多年前被查出患有結腸癌;而陳老更是已經(jīng)80高齡,從20多年前開始,就與胃癌作著殊死的搏斗。丁老告訴筆者,前一天剛剛從外地旅游回來,他們每年都要外出游玩幾次,流連于名勝古跡、享受著山水之樂。筆者問:“有小輩陪你們出行嗎?”丁老淡然一笑:“我們能行,不要他們陪。”看著他們輕松的表情、聽著他們隨意的談吐,筆者頓時領悟出,什么叫起死回生,什么叫返老還童,什么叫晚霞耀眼明。
文革之前,丁祺興是上海市長興農(nóng)場的黨委成員、副場長。在那場歷時10年的政治風暴中,他自然就成了“批判”的對象。無休止的侮辱和折磨,使他身心俱損,他被確診患上了結腸癌。當時他只有40多歲,聽到這個消息一下子懵了。
只要生命之火還未熄滅,就一定有希望。他開始尋找和他一樣不幸罹患癌癥的人,從他們身上尋找康復的希望。在和一些癌癥患者的交往中,他了解到癌癥不是一般所認為的“絕癥”,只要治療得當也能痊愈,也可得永年,關鍵是心態(tài)要好,心理要放松。于是,他樹立起了戰(zhàn)勝病魔的信心,開始積極配合治療。對癌癥患者來說,化療是極其艱難而痛苦的,有些患者因為忍受不了痛苦而中途放棄,還有的患者則是身體條件不允許而被迫中止。他從這些患者身上吸取了教訓,承受著巨大的痛苦,堅持做了4年的化療。頭發(fā)掉了,就讓妻子給買頂帽子;嘔吐了,漱漱口繼續(xù)吃;白細胞下降了,就暫停一下,吃些中藥補養(yǎng)一下,等白細胞恢復后再繼續(xù)化療……用他自己的話來說,一定要“除惡務盡”。在此期間,為了增強抵抗力,構筑好身體內(nèi)部的防線,他開始學打太極拳。除此之外,每天早上還堅持慢跑、練氣功,晚上則進行自我按摩。無論風雨寒暑,從不停止。
斗轉星移,冬去春來,10年過去了,丁祺興仍然健康地活著,孩子們也漸漸長大了。一家人都在慶幸躲過了一劫,可在1980年,不幸再次降臨了這個家庭:他的妻子陳淵如被確診患了胃癌,并且已經(jīng)擴散。聽到這個消息,他不禁失聲痛哭。為了使自己盡快康復,妻子傾盡了全力,而現(xiàn)在她卻病倒了,他在心里暗暗下了決心:“不管多么艱難,一定要把妻子的病治好?!彼约菏且晃话┌Y患者,深知治療的關鍵是手術要徹底。為此,他動用了自己的各種社會關系,終于找到了當時腹部手術的權威——長海醫(yī)院的鐘建平教授。由于準備比較充分,手術獲得了成功。
兩個人相互扶持,終于走過了人生中最艱難的一段路,1992年,他們雙雙被評為上海市的抗癌明星。正是: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夫婦二人退休后,并沒有完全“賦閑”,而是關心社區(qū)的文明建設,積極建言獻策。2003年,夫婦倆還合寫并自費出版了《相濡以沫共度人生》一書,以教育世人關愛他人、回報社會,磨礪堅強的性格,以不懈的努力戰(zhàn)勝困難,創(chuàng)造美好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