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11月,靠車橋起家的民營小兄弟曙光車橋兼并了赫赫有名的國營老大哥黃??蛙嚕鞒?,“蛇吞象”,“小魚吃大魚”兩詞匯密集見諸媒體。
在很多人看來,這是件“不小心撿個大元寶”的好事,曙光這一年來應該一直“沒事偷著樂”才對。但2004年3月,本刊記者見到遼寧曙光汽車集團董事長李進巔時,他卻很激動,“去年一年,我哪有心情平靜地和你們一起聊天呀?!黃海的問題搞得我們焦頭爛額!”
在曙光兼并黃海后短短的一年多時間里,李進巔和他的企業(yè)究竟經歷了些什么呢?
掛牌:問題的開始
合資公司掛牌那天,本刊記者見到的李進巔是笑容滿面,如沐春風。一年多以后的今天,李進巔卻告訴本刊記者,“當時心里其實也沒有太多的高興”?,F(xiàn)在回頭看去,李進巔當時的這種復雜心情是很容易理解的。
建立于1950年的黃海號稱客車業(yè)的“黃埔軍?!保驗槠鋸姶蟮募夹g優(yōu)勢為全國培育了眾多人才;在技術含量不高的客車業(yè),黃海的底盤優(yōu)勢更讓很多企業(yè)羨慕不已,直到90年代初,黃海仍穩(wěn)穩(wěn)地坐在第一的位置。但1993年以后,宇通、金龍等眾多新秀的快速崛起把黃海擠到了第七、第八的位置,與此同時,由于自身機制的落后,黃海經營也是步履維艱,最后竟負債3億多元。而急于進入客車行業(yè)的民營企業(yè)曙光則資金雄厚,機制靈活,連續(xù)七年在全國車橋行業(yè)穩(wěn)居第一。二者優(yōu)勢非常互補。
“兼并黃海對提升我們的核心競爭力極具價值”,李進巔也這樣認為,盡管1.12億元的出資完全可以讓曙光獨自設廠。
問題的關鍵是怎樣把曙光的機制和資金優(yōu)勢與黃海的優(yōu)勢結合起來形成新的核心競爭力,顯然這并不是一件容易事。對李進巔和新黃海來說,這都是一項嚴峻的挑戰(zhàn),“對我來說,合資公司的掛牌只是這場戲的開始,黃海與曙光的核心競爭力合而為一才是成功的標志。公司掛牌只不過是把一付擔子壓在了自己肩上?!边@樣,他哪里來的高興呢?
對未來的巨大挑戰(zhàn),李進巔也有著比較清醒的認識。
“兼并后,我考慮新黃海會遇到四個方面的困難,黃海員工的思想觀念的轉變問題;老國企的體制問題;銀行債務的剝離問題;產品結構調整問題。”顯然要解決這些問題不是靠“剪剪彩、掛掛牌”就能解決的,它需要李進巔好好下點功夫。
后來,形勢的發(fā)展證明李進巔當時的憂慮并不是杞人憂天,但很顯然,有些問題李進巔自己也沒有想到;有些問題雖然想到,但根本沒有想到會壞到那種程度。
內外交困
2002年11月28日,新黃海正式上路。接二連三的困難遭遇讓新黃海走得很艱辛,甚至有些腳步踉蹌。
為了保持穩(wěn)定,新黃海領導班子基本起用原黃海高層,總經理由原副總經理楊景擔任?!斑@是妥協(xié),更是我們的策略”,李進巔認為,民營企業(yè)兼并國有企業(yè)后保持穩(wěn)定很重要,如果兼并之初不注意穩(wěn)定,很容易把企業(yè)搞亂,搞亂就沒有希望。應該說,李進巔的這一策略還是很有效的。盡管在合資之前原黃海發(fā)生了罷工事件,但合資后一直很平穩(wěn),甚至在人員分流的情況下也沒有一人上訪。很顯然,這種策略對新黃海的穩(wěn)定起到了重要作用,但由于第一任領導班子過于追求平穩(wěn),不敢大膽創(chuàng)新,思想觀念依然停留在舊體制之下,經營思路仍按國企的老路子進行,“換湯不換藥”。更為嚴重的是,領導班子不采納股東提出的建議。雖然股東在債務分配、庫存處理、企業(yè)改革等方面提出了很好的意見,但領導班子卻認為“不符合黃海實際,難以執(zhí)行”。
問題遠不止這一個,老黃海留守班子此時也不甘寂寞,總想重新“做大做強”。新黃海搞技術改造,引進先進的流水線以擴大產量,但因為廠房問題和老黃海談判,談來談去,三個月楞沒談成。而就在那時,新黃海內部一紙檢舉信投訴到有關部門,檢舉黃海重組“違法”、“有問題”。2003年4月、6月,上級部門兩次組成調查組來黃海進行調查?!安閬聿槿?,什么問題都沒有,可調查期間不給合資公司轉生產目錄,一些市場機遇眼睜睜地與我們擦肩而過,你說我們是什么心情?”李進巔感到很無奈。
然而,更讓李進巔感到無奈的是“銀行債務剝離”問題,盡管他早有思想準備,但還是沒有想到會壞到這種程度。合資之前,老黃海遺留三個多億的銀行債務,按照國家規(guī)定,債務隨資產流轉,老黃海40.16%的資產進入新黃海,因此也應該有40.16%的債務進入新黃海。但“銀行怕其余的債務變成‘空債’,總是力圖讓新黃海多承擔債務”,李進顛當然不干,可銀行也有辦法:拒不出具相關證明,這樣合資就不算合法;而且實行“只收不貸”的政策,對合資公司實行了長達一年的制裁。盡管新黃海為了表示誠意,千方百計和銀行溝通,甚至在沒有分割債務的情況下,主動償還債務,“到期一筆還一筆,我們一共還了9055萬元,可誰也沒感謝我們。” 銀行的“只收不貸”政策著實讓新黃海嘗到了苦頭,“我們的資金無法正常流轉”,誰都知道,這對一個企業(yè)來說意味著什么。最后李進巔扛不住了,“真的沒辦法,工行、交行、建行的債務我們都超比例償還了,一共多償還了5000多萬?!?/p>
幾個月下來,這些問題把李進巔搞得“焦頭爛額”,公司經營毫無起色讓他“心急如焚”。盡管新黃海苦苦掙扎,但還是在老路子上延續(xù)著老狀況,甚至逐步萎縮?!拔萋┢膺B夜雨”,那時,成立沒幾個月的新黃海又趕上了“非典”,客車制造業(yè)遭到重創(chuàng),在內外因素的雙重夾攻之下,盡管新黃??嗫嘀危€是沒能經受住沖擊——2003年5月,新黃海停產了,而且一停就是兩個多月。
此時距成立只有7個多月。
赤膊上陣
“停產的消息對我來說就是晴天霹靂?!笨蓵r間不長,總經理于7月23日提出辭職,誰上?
“開始,我并不想自己親自擔任總經理,”但政府、員工對別的人選實在很難接受,大家一致希望李進巔站出來,原因有三:李進巔辦事公道、好打交道、經驗豐富。而此事顯然不能被擱置太長時間,“被逼無奈之下,我老李只好赤膊上陣了”,5天之后,李進巔走馬上任總經理。
李進巔上任后非?!绑@奇”地發(fā)現(xiàn),“黃海發(fā)工資的日子竟然不固定,什么時候有錢什么時候發(fā)!”“這是一個信用問題,工人養(yǎng)家糊口的錢怎么能這么隨便?”李進巔指示:18日絕對發(fā)薪?!盁o論多困難,我從沒有欠過工人一分工資,也沒有欠過銀行一分利息?!痹诂F(xiàn)階段的中國,并不是每個企業(yè)家都敢這樣說。在如此困難的情況下,李進巔的高姿態(tài)做法無疑起到了“移木立信”的作用,極大地安撫了員工散亂的情緒,穩(wěn)定了人心。
改革隨之開始?!傍B無頭不飛”,李進巔首先拿領導班子開刀,根據(jù)市場經營的需要,重新成立了新一屆領導班子,成員都來自曙光和黃海的骨干和個體經營的能人,并從外省請回了“既熟悉國內市場、又熟悉國外市場,既熟悉黃海、又熟悉其他企業(yè)”、曾任老黃海總經理助理的郝慶軍作為自己的助手。“我不考慮他過去是干什么的,我只看他今后對黃海的貢獻有多大?!?/p>
2003年8月初,新領導班子履新,迅速達成了“重癥還需猛藥”的共識,制定了一年內完成企業(yè)內部改革的目標。一個月后,倍受員工矚目的改革大幕拉開,共分三部分:對企業(yè)組織體系進行全面再造,按照市場規(guī)律的扁平組織設計原則進行黃海生產體系的重新設計;進行定崗定編定員及減員分流工作;對分配制度進行改革。坦誠來說,黃海的改革計劃并沒有什么特別的東西,但就是這樣一份普通的改革計劃救活了黃海。讓李進巔很自豪的一件事是,新黃海付出1325萬元改革成本,平穩(wěn)減員618人,完成工人定崗定編;分配制度改革進展順利,工人多干多得,收入最高3000多元,低則幾百,而以前大家?guī)缀醵疾畈欢?,工人積極性空前高漲。公司的管理也日益規(guī)范,在新黃海銷售公司負責北京地區(qū)銷售工作的程峰經理告訴本刊記者,以前及時向公司做出的關于各種市場信息反應都很慢,甚至是石沉大海,但現(xiàn)在馬上就能做出反應。
“改革最重要的作用在于把黃海員工從原有企業(yè)文化束縛中解放出來,并接受了曙光先進的企業(yè)文化。”新黃海一位高層管理人員說。 他認為這是新黃海此次改革的精髓,正是這場改革使員工開始培養(yǎng)市場觀念的意識,讓黃海的技術、品牌、底盤等優(yōu)勢與曙光的機制和資金優(yōu)勢結合起來,完成了新黃海核心競爭力的提升。
隨后,新黃海對技術進行改造、革新營銷理念、調整產品結構,加大投入進行新產品的研發(fā)。由此,新黃海形勢開始好轉,產量銷售大幅提高,2003年公司全年生產汽車5375輛,比2002年增長45%,創(chuàng)歷史最好水平,黃??蛙嚦晒Χ糁谱×诵袠I(yè)排名連續(xù)下滑的勢頭。
新黃海開始步入正軌,“赤膊上陣”四個月的李進巔從總經理的位置上退下來,把重擔交給了郝慶軍,“我很放心?!?/p>
曙光兼并黃海為什么會遇到這么多問題?
李進巔:主要有兩點原因。第一,東北是國企的基地,人們對國企太重視了,對民營企業(yè)兼并國有企業(yè)比較抵觸,而曙光觸動的又是黃海這樣一座在東北赫赫有名的“冰山”,難度自然會比較大。第二,外來的和尚好念經。我們和黃海都在丹東,黃海很容易對我們不信任,甚至有點蔑視。如果是外地企業(yè)來兼并黃??赡茏枇σ∫稽c。福建一家和我們實力差不多的民營企業(yè)來丹東兼并比黃海實力還強的化纖廠,派了兩個小年輕的來就把事情辦了。
通過這次兼并,你有什么體會?
李進巔:體會主要有三點。第一、民營企業(yè)是國有企業(yè)改革的生力軍,民營企業(yè)應該積極參加國有企業(yè)的改制和改革;第二、民營企業(yè)兼并國有企業(yè)后,要對國有企業(yè)的原有機制進行徹底革新與改造,千萬不能換湯不換藥,如果任由企業(yè)繼續(xù)在原有體制上生存,兼并后的命運也只有走向失??;第三、在銀行債務的剝離問題上要重視。國有企業(yè)很多都有相當?shù)膫鶆?,兼并之前一定要妥善處理好這個問題,這樣就可以輕裝上陣,否則很容易被壓垮。
如果有機會,你還有信心再進行下一次兼并嗎?
李進巔(哈哈大笑):通過此次兼并,我們積累了一些經驗,如果兼并有助于提升我們的核心競爭力,肯定會有下一次,目前我們也正在做這方面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