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質疏松是指骨組織內(nèi)骨量減少的一種臨床表現(xiàn),常常出現(xiàn)腰背疼痛,稍受外力就引起骨折。老年性骨質疏松發(fā)生的原因尚不十分清楚,一般認為與雌激素不足、體重過大、缺乏體力活動及膳食不平衡等因素有關。
我這里從飲食與營養(yǎng)角度想和老年朋友談談骨質疏松的防治。
發(fā)生骨質疏松的原因是缺鈣。鈣的攝入應充足。人體中的鈣有99%存在于骨骼和牙齒中,所以稱骨骼是一個巨大的鈣儲庫,身體缺鈣時即會動用骨骼中的鈣。我國推薦的每日鈣的供給量,成人為800毫克。
蛋白質是組成骨基質的原料,充足的蛋白質可增加鈣的吸收與儲存,對防止和延緩骨質疏松有利。奶中的乳白蛋白、蛋類的白蛋白及核桃中的核白蛋白都含有膠原蛋白和彈性蛋白,是連接骨組織的重要物質。維生素C對骨膠原合成有利,所以老年人應有充足的蛋白質與維生素C。
膳食舉例
早餐 午餐 晚餐
芝麻醬 米飯 饅頭
花卷 燉排骨海 肉絲芹菜
牛奶 帶湯 香干
炒油菜 海米燒菜花
維生素D促進小腸對鈣的吸收。提倡多曬太陽增加皮膚對維生素D的合成。維生素A對骨骼鈣化有利,可適量食用蛋黃、肝臟和紅黃色蔬菜及水果。
運用科學的烹調方法,谷類所含的植酸及某些蔬菜,如菠菜、莧菜等所含的草酸均影響鈣的吸收與利用。對含草酸高的蔬菜可先在沸水中焯一下,濾去水再炒食或拌食。對于米可浸泡后再淘洗。食用面粉、玉米粉時,可在里面加發(fā)酵劑,使植酸水解有利于鈣的吸收。
5、避免過量飲酒,過量飲酒對鈣的吸收不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