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郡哈撒韋(Berkshire Hathaway)集團的年會是投資界盛事,這固然是已經(jīng)“盆滿缽滿”的公司歡聚一堂、膜拜替他們創(chuàng)造財富的“奧瑪哈股圣”巴菲特的朝圣活動,亦是傳媒聆聽這名世界富豪綜論世局、暢述投資得失的機會。說“聆聽”而非“采訪”,是因為巴菲特很少回答記者提問,他只喜歡作傳道式的自我表述。
今年的年會于4月30日舉行,地點仍是該公司總部所在地奧瑪哈(Omaha,內布拉斯加州東部重鎮(zhèn)),會址則改在新建成的Qwest中心,與會股東達19500余人,比“最低出席人數(shù)”紀錄的2000年的不足10000人多出一倍。人數(shù)差距這么大是“股價作怪”,那一年的股價在5萬美元水平,為“近年新低”,股東或已心灰拋售或意興闌珊,出席率遂創(chuàng)新底;今年年初以約8.5萬美元開出,一路爬升,至年會召開前夕股價創(chuàng)下95700美元的新高紀錄,股東心情雀躍,踴躍參加,不少富翁富婆只能站著“聽道理”。
不過,如傳媒一樣,今次巴郡股東亦有點失望,因為巴菲特心事重重,似為不知如何最有效地處理手上360億美元現(xiàn)金而煩惱,因此在提及投資時欲言又止。事實上,去年他的投資成績不算輝煌,比如拋空180多億美元合約已錄得約6億美元虧損,其進出債券市場的時機亦拿捏不準而“收益遠離理想”。筆者長期視巴菲特為投資王者,對其一買一賣的根據(jù)俱心悅誠服,但他近年似乎未能與時并進,因為巨額財政赤字和外貿(mào)逆差,令他深信美國經(jīng)濟在布什總統(tǒng)治下已病入膏肓,因此坐擁金礦而無資可投。非常明顯,即使市場“最后”證實他謹慎、保守的投資取態(tài)正確,他已錯失不少機會。和微軟一樣,巴郡從不派息(亦不拆細),因為巴菲特自信他的投資眼光較股東佳,因此現(xiàn)金用來派股息不如留在公司讓他為他們的主人賺更多的錢,但現(xiàn)在他手持近3000億港元現(xiàn)金,股東嘖有煩言,不在話下。
為什么巴郡哈撒韋公司有這么多現(xiàn)金?答案是,該公司核心業(yè)務是保險和再保險,保險費源源注入,除應付一般賠償和意外索償,公司的現(xiàn)金在日積月累下遂“富可敵國”。不少傳統(tǒng)性保險公司傾向在各國際大都會置業(yè)收租,但巴菲特傾向收購“生意”,如今巴郡旗下的“生意”包括飛機租賃、油漆制造、建筑材料、人造首飾、糖果、皮鞋工廠、能源(電力及輸油管)和房屋制造(不是物業(yè)發(fā)展)……這類生意都與日常生活息息相關,加上保險業(yè)和持有不少藍籌公司股票,巴郡為股東帶來巨大財富,巴菲特持有四成左右的股份,時值500多億美元!巴郡現(xiàn)有360億美元現(xiàn)金,有股東問“會考慮派現(xiàn)金紅利嗎?”巴菲特笑說不會。除了上述的理由,還有“如果派盡,內子和我約可得150億,帶著這樣多的錢四處走(sloshing around)太不方便”!
今年年會上比較有新意的是,巴菲特和他的副手孟格(C.T.Munger)異口同聲說“精明與投資獲利之間不能畫上等號”,他們舉了古今二例?!肮爬笔前l(fā)現(xiàn)“萬有引力”的大科學家牛頓(1642年~1727年),本來在股市上大有斬獲,后來經(jīng)不起誘惑再度入市,終于一敗涂地。牛頓因而說出“我有辦法計算天體的運行但無法預測股民情緒”(大意)的名言。巴菲特說,“世上最聰明的人”牛頓尚在股市失手,可見精明并非賺錢的必然條件。“今例”則是美國聯(lián)邦住房貸款公司(Freddie Mac)董事局有兩名華爾街公認的投資長才(M.Leibowing和H.Kaufman, 后者七八十年代任職高盛,以準確預測利率去向聞名),去年卻在衍生工具投機上蝕本60余億美元。巴菲特的結論是,在股市賺錢的必備條件是“特殊的賺錢氣質”(extraordinary temperament),而“不必有過人的智能”(doesn’t require extraordinary intelligence)。
在投資層面,巴菲特認為衍生工具、對沖基金缺乏有效監(jiān)管,遲早——未來10年內——帶來災難性金融地震。他認為對沖基金不但風險大而且收費昂貴,對投資者極不公平。此外,他對格林斯潘亦大有微詞,“聯(lián)儲局的職責是當客人有醉意時把有酒精的飲料拿走”,現(xiàn)今聯(lián)儲局則不斷為酩酊大醉的客人添酒!大局危危乎,促使他寧愿持有巨額現(xiàn)金亦不愿收購生意或在股市“加碼”。
巴菲特認為惡性通貨膨脹已在眼前,只是大眾未覺。
飲食習慣不良(幾乎天天牛肉包加可口可樂)的巴菲特,近年健康狀況引起投資界垂注,有一次他走數(shù)十級臺階面紅氣喘便成為新聞。但今年他看起來仍甚“生猛”。不過,畢竟已74歲了,他的左右手副主席孟格更高齡80,因此今年又有股東問接班問題。巴菲特一如既往,說他未考慮退休,因此沒有接班人。市場傳他將“傳位”其子,但很顯然,股權可傳職位可傳而投資氣質不可傳,這是巨無霸巴郡的股價亦隨大市急升暴瀉的底因。
作者為香港《信報》社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