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晚,你在什么地方?
我的朋友DAY,7年時間走了10多個地方,我們每次通話的第一句話一定是:你在什么地方。流動性是我們這一代人的標簽。過去,遷徙與個人前途有關,今天,遷徒只代表一種生活態(tài)度。法國畫家杜尚說:“我希望有那么一天,我們可以不必為糊口而生。感謝我的運氣,使我不必下海掙錢。我從某個時候起認識到,一個人的生活不必負擔太重,做太多的事,不一定要有妻子、孩子、房子、汽車。從根本上講,這是我生活的主要原則。所以我可以說,我過得很幸福?!笔堑?,我自由,我快樂,因為世俗眼中那些重要得不得了的東西統(tǒng)統(tǒng)與我無關。父輩的生活告訴我們,從家庭中雖然可以獲得親情的升華,卻損害了如花生命的質素。許多自小立下的誓言和十五歲開始做的夢,一旦走進婚姻或事業(yè)的圍城便如泡沫吹散,于是我選擇活得自我與本原。我寧愿在無人訴說的漫漫長夜以電腦、笙歌消解寂寞;我寧愿在孤獨的清醒中清脆地撥動生命的算盤;我寧愿在一個人的旅途中坐看云卷云舒。
牽掛是一種災難。對于過去的一切,我選擇回憶。世界如此大,生命卻如此短,奔赴另一個城市的心情嶄新發(fā)亮,每一次停頓和離開都能感到重生的快樂,似乎生命被分成了無數(shù)片斷,告別這段,迎來的是另一段不同的經(jīng)歷。目睹了一個城市的四季更替后,剩下的只是歲月的流轉,我拒絕在歲月的流轉中感受生命琴弦慢慢抽離。
遷徙的意義有兩個,一是它像年輕時必須受的教育一樣,是生命中不可缺少的成長過程,二是它作為精神財富,能讓我們認同一種堅韌、善良、寬容的品質。
從一個城市到另一個城市
的原因僅僅因為興趣
我來長沙純屬偶然。盡管它沒有北京、上海、廣州等大城市年輕的心臟和有沖擊力的時尚前沿魄力,但我決定來見識這個有著臭豆腐和千年書院的城市。
這就是新遷徙時代的特征,從一個城市到另一個城市的原因僅僅因為興趣與興致。
我大學畢業(yè)分在北京的一家文化單位。我很快厭倦了那兒的老氣橫秋和肆虐的沙塵暴。彷徨中,一位在多個城市生活過的朋友對我說:“選擇一個城市就是選擇了一種生活方式。每個人都有權利嘗試不同的生活方式?!?/p>
不久,我遇見了網(wǎng)站編輯李子,兩個文學青年燃起的愛情之火很快燒透了南粵大地。一年后,我決定去上海,他說:“我與你一起走。”
如果你不是腰纏萬貫地置身南京路,就一定會從上海的國際化和商業(yè)化中感受到濃得化不開的生存壓力。對上海來說,悠閑是可恥的。地鐵里永遠是川流不息、急急忙忙趕路的人;每個PARTY上,都充滿著“看我們有沒有合作項目”的問話,朋友搭臺經(jīng)貿唱戲,讓渴望友情的外地人感到孤獨。在上海的一年是我工作最累也收入最高的一年。因為與國際接軌,那兒的白領非常流行打零工,我同時兼了五份工作。在快節(jié)奏的生活中,沒有太多精力經(jīng)營愛情。李子很快開始埋怨,他覺得為了我放棄了很多,所以我應該千般萬般地對他好。我討厭這種負債的感覺,當目睹了黃浦江的四季更替后,我們的感情在無數(shù)次爭吵中稀薄得如同空氣。穩(wěn)定的愛情是遷徙生活中可望不可及的夢想,我們同時南行,卻降落在不同的城市——麗江與廣州。
從國際化都市上海轉戰(zhàn)到“國際化鄉(xiāng)村”麗江,感覺自己到了世外桃園。悠閑的陽光、悠閑的空氣、悠閑的人們,錢是必須的,但沒有人專門去想它和談論它。我在一家酒吧打工,在這兒,不同膚色、不同語言的人,有著同樣快樂而滿足的表情。
一個星期后,我坐在岳麓山上俯瞰湘江。很快,我就收到了一個長沙男孩的玫瑰花。為了不再像與李子那樣鬧得不歡而散,我告訴他我不可能為他而停留,他說:“如果我不能把你留下來,證明我們的愛還不夠深?!蔽液芨袆?。有些時候,望著他里里外外忙碌的背影,看著桌上熱氣騰騰的排骨藕湯,我的心也會溫潤起來,產(chǎn)生永遠留在這兒的沖動。但我不知道一兩年后,自己會不會厭倦,厭倦這城市甚至厭倦這種溫情,所以,我始終不敢給他承諾。
遷徙,會成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