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騷又吃醋的母親
比爾·克林頓的人格并不完美,據(jù)說當“萊溫斯基丑聞”沸沸揚揚時曾有心理學家對他做過專業(yè)分析,其結(jié)果讓人瞠目結(jié)舌。心理學家眼里的美國總統(tǒng)是一個在危險刺激下不顧一切去冒險的人,是一個我行我素的偽君子,還是一個沒有安全感的男人,需要靠性來自我肯定和鼓勵。這份結(jié)論實在很糟糕的調(diào)查報告如果落在基因?qū)W家手,他們會做出什么判斷呢?也許他們會說;這多多少少和他母親的遺傳有關(guān)系。
弗吉妮婭對克林頓的影響是任何人都沒辦法超越的。在所有關(guān)于父親和母親的書里,大概很少有人會把這種“榜樣”寫進去——弗吉妮婭是這樣一個:如果在伸手可及的地方有一個吃角子老虎機,她會迫不及待地去拉動操作桿;如果在她面前擺上一個飛快轉(zhuǎn)動的輪盤賭,她的雙眼肯定會一眨不眨地盯住上面的籌碼;如果身邊有個懂風情的年輕小伙子,她難保不會和他眉來眼去;如果有人正在勸酒,她一準會拿出杯子等在邊上;她的手上能戴多少首飾,就戴多少首飾;如果趕上舞會,她的雙腳能支持多久她就會跳多久。
從傳統(tǒng)角度看,弗吉妮婭絕對不像個好母親,尤其不像一個可以培養(yǎng)出總統(tǒng)的母親??催^林肯的兩位母親所做出的榜樣再來比較一下弗吉妮婭。她在克林頓很小的時候就把他帶到夜總會去,初衷是想讓他學習怎么吹薩克斯管。但克林頓畢竟只有十歲大,夜總會雖不是什么流氓窩,至少也夠得上“少兒不宜”場所——更何況此時他的繼父往往正在里間濫賭狂飲。所以說這是個決不會與別人混淆的媽媽,你看,就連她和別人合寫的自傳也與眾不同,書名叫做《隨心所欲的生活》。而她的親生兒子、后來的美國總統(tǒng)有一次居然對自己喜歡的女人說:“你就像我的母親——又風騷又愛吃醋”。這就是克林頓眼里的媽媽。
把消極和批評關(guān)在盒子外面
漂亮的弗吉妮婭一生身邊都不缺少男性的身影,而她先后和其中的四個結(jié)婚過日子。第一任丈夫死時,除去腹中的胎兒外再沒給她留下什么。后來孩子被生下來,他就是我們后來知道的比爾·克林頓。
至于第二任丈夫羅杰·克林頓(比爾在母親改嫁后隨繼父姓),弗吉妮婭在回憶記錄里坦白地說:“羅杰具有‘票面價值’,所以我接受了他?!绷_杰·克林頓不但酗酒而且喜好打罵妻子??肆诸D14歲時就再也忍不住了,于是他把媽媽拉到自己身后,沖著繼父叫喊道:“你甭想再傷害她,如果你想再試試,就得先從我身上走過去?!睆哪谴螞_突后,克林頓充當起弗吉妮婭的保護者,爾后更成為她的驕傲。
弗吉妮婭自從兒子出生就對他抱有一種宿命感,覺得這個孩子生來不同尋常。事實也是如此,從小學到中學,克林頓一直是校園里各種活動的主角,他是班長、各科考試的優(yōu)勝者,幾乎所有老師都希望這個孩子成為自己班上的學生。
除去帶他到夜總會學習吹奏薩克斯外,弗吉妮婭對克林頓的影響是潛移默化的。弗吉妮婭反對種族歧視,克林頓就任總統(tǒng)后便在黑人問題上表現(xiàn)得分外開明,他的生活也一直有很多黑人朋友。
弗吉妮婭是個職業(yè)麻醉師,一方面這個工作讓她對家庭開支應(yīng)付裕如,另一方面,她從自己的經(jīng)歷親身感受到了婦女在就業(yè)上遇到的種種不平等,而且把這些都在聊天中灌輸給了兒子。弗吉妮婭以一個平民母親的所見所想教育克林頓,告訴他有些人很窮,所以他們鮮有發(fā)言的機會,必須有人充當他們的代言人。
弗吉妮婭還把自己的生活理念傳授給兒子。她的前半生談不到多少幸?!谝蝗握煞螂m然愛她卻去世得太早,第二任丈夫在肉體和精神上都給她造成過難以磨滅的傷害。但是她依舊可以讓自己生活得逍遙自在、不受拘束,這實在得益于她那一套排憂解愁的秘方。她說:“我先在腦袋里放了個盒子,然后把自己喜歡的東西放進去,其他的東西關(guān)在外邊。盒子里面是白色的,裝滿著愛、友誼和樂觀,盒子外面是黑色的,充滿著悲觀和消極,還有那些對我的批評”。之后,眾所周知,克林頓在“萊溫斯基丑聞”爆發(fā)后的一年時間里,依舊能夠夜夜安眠,笑對彈劾,無疑是受了弗吉妮婭真?zhèn)鞯暮锰帯?/p>
永遠不要停止微笑
克林頓要上大學了,弗吉妮婭沒有讓他選擇花銷少一點的阿肯色大學,而是堅持把他送進了精英更加集中的喬治城大學。
從此,榮耀一個接一個地降臨在克林頓身上,他的光芒同樣籠罩住弗吉妮婭。1979年,克林頓和妻子希拉里搬進阿肯色州首府小石城,成為全國最年輕的州長。不過,他在這里也遭到一場嚴峻的挑戰(zhàn),兩年任期屆滿后沒能連任。這時如果不是弗吉妮婭,心灰意冷的克林頓大概就會和政壇說再見了。兩年之后再次參加州長競選時,克林頓對支持自己的人說:“母親教導(dǎo)我永遠不要放棄,不要屈服,不要停止微笑。我記得以前無論發(fā)生多么可怕的事,第二天一早起床,母親都會微笑著站在我面前,她從不把痛苦露給別人看”。后來克林頓奪回了州長的職位,在阿肯色州一直干到他當選美國總統(tǒng),在他參加過的所有競選里,只失敗過那么一次。
1992年,當克林頓第一次競選總統(tǒng)時,弗吉妮婭已經(jīng)被確診患上乳腺癌,但她不準備讓自己置身于競選活動之外。從70年代起,弗吉妮婭就參與了兒子所有的競選,她覺得自己“不再只是一個母親和保護者,而是兒子生活里的伙伴”。這是個不知疲倦的母親,只要有機會,隨時準備和所有人握手,和所有人交談,努力說服他們投克林頓一票。她自夸說是兒子旗下一個出色的助手,“我喜歡敲開人家的大門,告訴里面的人說,我兒子肯定會成為一個非常出色的領(lǐng)導(dǎo)”。這一次不需要弗吉妮婭指點迷津,但需要她推波助瀾。在整個競選過程中,弗吉妮婭都是媒體關(guān)注的人物,搖著一頭略顯古怪的發(fā)型,嘴里總能蹦出逗樂子的故事。
有人過于肯定希拉里在克林頓仕途上所起的作用,但是克林頓一直反復(fù)強調(diào)說;“如果沒有媽媽強有力的支持,他絕對不可能當上總統(tǒng)。每當有人問起誰對他一生影響最大,克林頓會毫不猶豫地回答說:“當然是我母親?!碑斂肆诸D成為美國總統(tǒng)以后,他要求老年人的醫(yī)療照顧方案里包括這樣一項補助:讓乳腺癌患者可以報銷每年的X光檢查費。
生活不是一塵不染的桌布
弗吉妮婭的晚年是幸福的。她是美國第6位親眼目睹兒子就任總統(tǒng)的母親,也是第13位兒子當選時還在世的母親。更加幸運的是,弗吉妮婭幾乎目睹了兒子所有的輝煌,而當克林頓尷尬面對“萊溫斯基丑聞”時,她已經(jīng)不在人世。曾有很多人提出這樣的問題:如果弗吉妮婭知道了這樁丑聞,那她會說些什么呢?其實弗吉妮婭在自己的回憶錄里早有答案:“太多的人把生活理解成一塊漂亮的桌布,而忽視了上面應(yīng)該擺放豐盛的菜肴。他們想讓桌布永遠一塵不染,結(jié)果把它收進抽屜。我認為這不是生活。真實的生活總會在桌布上留下污跡,正因為如此,我忽略了比爾·布萊瑟不檢點的地方,不去憎恨羅杰·克林頓的暴躁,而只是為他們感到傷心……我想這就是所謂的樂觀。”
弗吉妮婭去世時,《華盛頓郵報》為她的死加上一個醒目的標題——“造就了總統(tǒng)的女人在睡眠中離開我們”。葬禮舉行一個星期之后,克林頓總統(tǒng)到莫斯科訪問,在紅場,他靜靜地走進一座剛剛落成的教堂,點燃一支蠟燭,含淚對身邊的隨從說:“這是為了母親?!?/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