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人可能是世界上最喜歡洗澡的民族。對于今天的日本人,一天洗兩遍澡,就像一日三餐那樣必不可少。一天辛勞后又餓又累,若問先吃飯還是先洗澡,日本人的第一選擇大多是“先去浴池好好泡一泡”。全身浸入浴池的溫水中,舒展四肢,把一切煩惱置之度外,悠哉游哉,脫口而出的感嘆常常是“真棒啊!”“真舒服!”
如今的日本人家中,幾乎家家都有洗澡間,即使如此,公共澡堂的生意依然興隆,至于洗溫泉,則更是日本人最著迷的享受。日本是個溫泉王國,全國有數(shù)以千計的天然溫泉,為日本人滿足肌膚之悅、休養(yǎng)生息提供了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源泉。一有機會,人們就會涌向溫泉旅游勝地,在那里,每天至少要在溫泉池子里泡上兩三次。很多人說,日本人之所以能成為世界上最長壽的民族,這同日本人勤洗溫泉有很大的關系。
日本的“錢湯”“風呂屋”——公共澡堂很好找,如果在密集的住宅群中看到高高聳立的煙囪,順著走過去,一定沒錯。入口處的門簾上寫著大大的“男湯”和“女湯”字樣,以示區(qū)別。撩簾進門,首先看到的是一顆后腦勺,那是坐在高高的“番臺”上的背對著人口的管理人。管理人一般都是中年以上的婦女,除了收費以外,還兼有替男女顧客看衣服和賣肥皂、洗頭膏、刮胡刀等工作。因為坐在“番臺”上,以直面脫衣場,男、女兩邊脫得一絲不掛的肉體,她都能盡收眼底。盡管背對“番臺”,背對一位上了年紀的大媽,對外國人來說,起初總感覺不大自在。(順便提一下,日本的男女廁所一般也都是由中年以上的婦女來清掃。)
無論是在日本人的家里洗澡,還是在公共澡堂人浴,都有很多規(guī)矩。比如說,要全身洗凈后再進入浴池浸泡;不可在浴池里洗頭、洗臉;也不能把毛巾放在浴池里洗。浴池只是浸泡、舒展全身的場所,而不是“洗”的地方。
許多傳統(tǒng)的日本人家中,人浴時有著不成文的嚴格順序:先是客人,然后是父親、長子,再后是兒子、女兒,最后才是母親,地位、等級觀念在家庭里表現(xiàn)得非常明顯。前面洗完的人,不要拔去浴池里的塞子,因為全家人都用這同一池的水浸泡。當最后一個人洗完后,才把水放掉并打掃一下浴池。
洗澡在日本既有宗教上的意義——清靜及信仰,表現(xiàn)出對神的感謝;也有衛(wèi)生保健方面的功能,如清潔、活血化淤、治傷療病,由此而獲得的清潔感和活性化,使肉體器官恢復機能,健康得以維持。人浴更是一種娛樂和至高的享受。有位日本學者曾如此說道:“入浴時的氣氛就像是春雪被漸漸地融化似的幸福感,猶如進入極樂世界。這里,時間停止,無我無欲,身心皆融入凈土般的圣境?!惫P者曾洗過一次男女同浴的露天溫泉,有幸親身體驗過這種“圣境”。浸泡在溫度適宜的溫泉之中,看四周銀裝素裹、雪花飄舞,人與大自然仿佛完全融為—體,飄飄欲仙,人浴前的“邪念”蕩然無存,真是美不可言!
19世紀初日本學者式亭三馬寫了一部反映當時日本風土人情的書《浮世風呂》,在書中他寫道:“天下之中,洗浴是教育的最佳捷徑。無論你是貴人雅土,還是平民百姓,洗浴之時人人都是赤身裸體,同降生時一樣。這種裸身的交流交往,使人忘卻高低貴賤,升華到一種無欲無求的佛教境界?!痹诮袢盏娜毡旧鐣c家庭里,仍然可以感受到這種“無遮無掩的交往”情節(jié),下面是一則日本家庭整體浴室的廣告:
一位50歲左右的父親浸泡在浴池里,對在外屋的母女倆喊道:“你們倆下來一個跟我一起洗澡吧。”聽到父親的喊話后,母親對十七八歲的女兒說:“你去跟父親一起洗吧?!迸畠夯卮饗寢尩溃骸斑€是媽媽去吧?!蹦概畟z互相謙讓著,等了一會兒,父親見沒有人進來,又自言自語地說道:“這么舒服,這么好的水,怎么誰也不來啊?”
可見,正是靠著這種“肌膚與肌膚的接觸與交流”,人與人之間有了一種互相關聯(lián)、密不可分的“連帶感”,使家庭充滿著人情味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