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亞德·瓦辛姆”大屠殺紀念館,位于赫茨爾山西面,希伯來語意為“碑和名字”。通向紀念館的大道兩旁,種滿了蒼翠的樹木,每棵樹旁都插著一塊小牌,上面寫著在大屠殺時期冒著生命危險幫助猶太人的正義之士的名字和國籍。
紀念館的墻壁上,大量因年久而發(fā)黃的照片,記錄著德國納粹屠殺猶太人的一幕幕真實場景。在一個展區(qū),堆積著小山一樣各式各樣的鞋,那是當年被害猶太人留下的。一個展柜內(nèi)陳列著幾顆金牙,是納粹將猶太人送進毒氣室和焚燒爐前取下的他們身上最后一點值錢的東西。
紀念大廳是一座由未經(jīng)雕琢的石塊壘成的帳篷形建筑,地板上刻著歐洲主要死亡營的名字。一簇燃燒的長明燈前,供奉著死難者的骨灰。
死難兒童紀念館, 是一個寂靜和漆黑的空間。五支燭光,在無數(shù)面鏡子的折射下,映照出萬點光影, 似有滿天星斗在閃爍,又像有萬千眼睛在訴說。一個聲音,低沉地念著被害兒童的名字、年齡和出生地。這聲音讓每一個參觀者的心因為驚駭、憤懣而顫栗。
大屠殺紀念館的檔案館擁有5000多萬份書面文獻及近10萬幅照片、電影腳本和大屠殺幸存者的錄像帶,它們詳細地記載了發(fā)生在半個多世紀以前的悲慘往事。
在所有迫害猶太人的歷史事件中,由納粹德國發(fā)動的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給猶太人帶來的災難是規(guī)模最大的,這是一場種族滅絕式的大屠殺。
由希特勒建立的納粹政權(quán)對猶太人的迫害是從1935年公布法律剝奪猶太人的德國國籍開始升級的。猶太人從各種行業(yè)中被排擠出來。到處都掛著“猶太人不得入內(nèi)”的牌子。猶太人整日生活在屈辱和恐懼之中。
1938年11月7日,一個17歲的德籍猶太人開槍刺殺了德國駐巴黎使館的三等秘書。這個年輕人的父親剛同1萬名猶太人一起被裝入封閉的火車押送出境到波蘭。為了替父報仇,他冒死去刺殺德國大使,不料卻誤殺了三等秘書。一場大規(guī)模的迫害活動借此開始了。
11月10日凌晨,整個德國陷入了歷史上著名的恐怖之夜。猶太人的住宅和店鋪被搗毀,猶太會堂被焚燒,到處烈焰飛騰。橫沖直撞的納粹沖鋒隊員對猶太人進行了恐怖的集體屠殺。猶太人從此無處安身。
1939年3月,德軍占領(lǐng)布拉格。成千上萬的捷克猶太人落入納粹魔掌。他們中許多人是剛從德國逃到這里的。
此刻,戰(zhàn)爭的陰云已經(jīng)籠罩著整個歐洲。
1939年9月,德國入侵波蘭,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正式開戰(zhàn)。大批城鎮(zhèn)和鄉(xiāng)村陷落,無數(shù)貧民被炸死,建筑被毀壞。
猶太人被迫從各地遷入德軍建立的隔離區(qū),完全與外界隔絕,只有僅可維持生命的食物。他們像囚犯一樣做各種雜役,聽任宰割。
在猶太人居住區(qū),法西斯納粹規(guī)定,猶太人離開居住區(qū)有罪,對這些罪行的懲罰常常就是死刑。人們被迫帶上印有藍色六角星的白布條,所有的男性包括孩子都必須去做苦工。
1940年5月,德軍未經(jīng)宣戰(zhàn)就占領(lǐng)了3 個中立國家:荷蘭、盧森堡、比利時,同時入侵法國。又有50萬猶太人陷入納粹的統(tǒng)治之下。
1941年6月22日,德軍大舉襲擊蘇聯(lián)。特別突擊隊的行動小組緊隨著軍隊,屠殺每一個城鎮(zhèn)和村莊的猶太人。1943年3月3日,黨衛(wèi)軍頭領(lǐng)希姆萊手下的統(tǒng)計專家向他報告說,住在俄國的63萬多猶太人已經(jīng)“重新安置”——這是特別行動隊對屠殺的代稱。
遍及各地的納粹特別行動隊在短短15個月內(nèi)殺害的猶太人達100萬。納粹還專門設立了集體屠殺營,把歐洲各地的猶太人遣送到這些集中營。1941年底,在波蘭的齊爾諾,第一個死亡營建立了。
1941年7月,德國元帥戈林指示黨衛(wèi)隊保安處處長海德里希開始執(zhí)行對猶太人的“最后解決”。5個月后,這項計劃開始實施。它涉及到歐洲1100萬猶太人的生命。
納粹設立的30多個主要集中營都是死亡營。幾百萬囚徒挨餓受刑,服盡苦役,最后慘死在這里。在所有集中營中,最大的和最出名的是奧斯維辛集中營,它有四個毒氣室和火葬場,專門用來處死猶太人。到1944年底,有400多萬人在切爾諾、奧斯維辛、多比博、馬達溫克等集中營被殺害。
1944年4月4日,當美軍第4裝甲師解放了第一個集中營奧佐爾,艾森豪威爾將軍對他見到的情景感到無比震驚。他將集中營的照片送交給丘吉爾并要求美國國會領(lǐng)導和媒體立即飛赴歐洲現(xiàn)場查看。除了猶太人,許多其他民族的無辜者,包括一些歐洲國家的吉卜賽人和政治犯,還有6萬德國人也死在納粹的屠刀下。
“最后解決”一直持續(xù)到戰(zhàn)爭結(jié)束。究竟有多少猶太人死于屠殺,其數(shù)字仍在爭論中。紐倫堡起訴書上的數(shù)字是570萬人,與世界猶太人大會估計的數(shù)字一致。萊特林格對“最后解決”作了詳盡的調(diào)查,他計算的數(shù)字在419萬到458萬人之間。1939年在德國占領(lǐng)區(qū)內(nèi)的猶太人大約有1000萬人。無論哪一種估計,他們都是被殺害了近一半。
1945年8月,這個黑暗的時代終于結(jié)束。
這是一場慘絕人寰的大屠殺,以至于多少年后人們看到這場空前絕后的風暴災情時,都會驚得目瞪口呆,簡直不能相信人類中的一部分會做出這種喪盡人性的舉動。這場災難給猶太民族帶來的巨大震撼和心靈深處的影響是無論怎樣估價也不為過的。
直到現(xiàn)在,許多猶太人仍然不能理解這場人類歷史進程中的大災難何以會發(fā)生。在無數(shù)逝去的聲音中,猶太死難者查婭·菲特蘿的禱文,表達了千百萬猶太人的心情:
我們清潔身體,干凈地成長;我們純潔靈魂,安靜地成長。死亡嚇不倒我們,我們平靜地迎接它。我們寧死不屈以報答人民。我們93顆心早已默契:一起學習,一起迎接死亡。時間不多了,我匆匆寫下這篇禱文。同胞們,不管你們在哪里唱頌我們遵從的神韻和我們喜愛的贊美詩,不管你們在哪里,都為我們93名女兒們獻上一篇禱文。
她們走了,像風一樣消失了。如果不是這篇禱文,我們今天誰也不會知道世界上曾經(jīng)有過這樣一群純潔的女孩,仰著笑臉,站在陽光下的草地上,享受生命的芬芳。她們的聲音至今依然回響不絕。
如果你現(xiàn)在來到耶路撒冷的西墻前,看到老人、婦女、孩子把一張張寫著自己心愿的紙條塞進墻壁上的縫隙中,你會明白了這一行為的意義。這些紙條是獻給無數(shù)像查婭一樣的犧牲者的。他們沒有墓地,沒有名字,沒有照片,沒有聲音,但卻永遠留在了以色列人的記憶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