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可染原名李永順,于1907年出生在江蘇省徐州一個平民家庭里。從13歲開始步入藝術(shù)殿堂起,他把整個身心都投入到中國畫藝術(shù)的革新事業(yè)上。李可染是農(nóng)民的兒子,父親因逃荒到徐州,給人當廚子,母親是城市貧民。他從小喜歡繪畫,少時考入蔡元培辦的國立杭州藝專,拜在第一位恩師黃賓虹門下,從此繪畫才能得以展示。20世紀40年代在重慶辦畫展時,又遇到第二位恩師徐悲鴻,他特別尊敬徐悲鴻,愿意一輩子追隨他??箲?zhàn)勝利后,他隨徐悲鴻來到北京,一起創(chuàng)辦了美術(shù)學院。
1946年,經(jīng)徐悲鴻引薦,李可染見到了心儀已久的80多歲高齡的齊白石,表達了自己想拜師求教的心情。1947年春,可染帶了20張畫第二次拜見齊白石,由此引出一段動人的故事。
當時,齊白石正在躺椅上養(yǎng)神,畫送到手邊,他便順手接過。起初他還是半躺著看,待看了兩張畫以后,他已不由自主地坐了起來。再繼續(xù)看,齊老眼里放出亮光,身子也隨著站了起來,邊看邊說:“這才是大寫意呢!”齊白石晚年有個習慣,認畫不認人,看完畫以后,他將注意力轉(zhuǎn)移到可染身上,問:“你就是李可染?”李可染忙答應(yīng)。齊老高興了,贊許道:“30年前我看到徐青藤真跡,沒想到30年后看到你這個年輕人的畫?!毙烨嗵偌葱煳?,是明朝著名的花鳥、山水畫家,其畫以用筆豪放恣縱,瀟灑飄逸,名重一時,對后世亦有極大影響。齊白石生平十分推崇徐渭,由此可見他對可染的賞識。接著,齊老滿含深意地說:“但我看你的畫像是寫草書,我一輩子都想寫草書,可我現(xiàn)在還在寫正楷……”就這樣,二人以畫為橋,一下子變得十分親近。可染告辭時,齊老留他吃飯,可染再三推辭,齊老動了氣,對正要邁出門檻的可染大聲說:“你走吧!”這時,齊老家人示意,可染你要聽齊老的,留下吧。從此,齊白石與李可染結(jié)下不解之緣。
李可染對拜師一事非常看重,認為拜師儀式必須鄭重其事,所以拖了一段時間。齊白石卻等不及了,有一次他問可染:“你愿不愿拜師?”李可染忙說:“您早就是我的老師了?!饼R白石會錯了意,心情郁悶,不時地對身邊的護士念叨:“李可染這個年輕人,他不會拜我做老師的,他的成就,將來會很高?!边@話傳到李可染耳中,他急忙去見齊老,解釋原因。齊老心直口快,連聲說:“什么也不需要,什么也不需要?!崩羁扇久┤D開,當天在齊老第三子齊子如陪同下執(zhí)弟子禮。齊白石連忙站起,扶可染起來,高興之余,眼睛都有點濕潤,喃喃地說:“你呀,是一個千秋萬世的人哪!”此后,李可染便正式成為齊白石的得意弟子,10年功夫,盡得齊師藝術(shù)精髓。
齊白石將晚年收弟子視為人生一大快事,對可染十分推重。他曾畫《五蟹圖》送給可染,上面題句:“昔司馬相如文章橫行天下,今可染弟書畫可以橫行也?!笨扇井嬕环鶎懸馊宋铩豆霞芾先藞D》,畫的是一位老人在瓜架下乘涼打盹,整幅畫超脫秀逸,卓爾不群。齊老看后,連連稱贊,題句曰:“可染弟畫此幅,作為青藤圖可矣。若使青藤老人自為之,恐無此超逸也?!边€在《耙草歇牛圖》上題:“心思手作,不愧乾嘉間以后繼起高手,八十七歲白石丁亥。”
可染對齊師有深厚的感情,直到晚年仍念叨著齊師。他多次提及:“我在齊白石老師家學畫10年,主要學他的創(chuàng)作態(tài)度和筆墨功夫。”“我從師齊白石,最大的心得是線條不能快。好的線條要完全主動,要完全控制,控制到每一點,達到積點成線的程度?!彼麑W的是齊師的精髓,卻不是所畫題材。常入齊老畫面的蝦、蟹之類便很少出現(xiàn)在可染畫中。他在畫《雨亦奇》時倒是想到齊老的《雨余山》,但齊白石用的是點法,李可染則借用水彩及沒骨花卉中的染法,刻畫得相當柔和,充分描繪出“如絲如霧濕人衣”的江南細雨。
盡管李可染有幸得到三位大師的指教,但他并未拘泥于摹仿,而是勇于創(chuàng)新,最后終于成為山水畫中的開山立派的人物。生前任中國美術(shù)家協(xié)會副主席,中國畫研究院院長,全國政協(xié)委員。作品在國內(nèi)外各大博物館多有收藏。專集有《李可染畫輯》、《李可染畫集》等。
一代山水畫大師李可染生前已是中國最杰出的畫家,1989年去世后更是受到全世界的尊敬。最近幾年,他的作品在世界兩大拍賣行中接連創(chuàng)出高價,作品真跡外流嚴重。1990年初,國家下令禁止李可染作品出關(guān),受此規(guī)定刺激,海外價格又一次猛漲,規(guī)定公布沒幾天,他的一幅《湮江夕照》在香港拍賣行中以100萬港元賣出,舉世震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