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明年5月,是炳靈寺文物保護研究所成立50周年。50年大慶,總該有些紀(jì)念活動的。王亨通所長請《絲綢之路》雜志社季成家總編代他約請幾位作家到炳靈寺看看,寫點文章。于是,就有了高平、孫一峰、楊聞宇、劉立波、季成家、朱子國等一行六人的炳靈之旅。然而,始料不及的是,半個月后,王亨通所長竟突然病逝。人生無常,建所50周年的紀(jì)念尚遠在明年,而對所長、也是本刊編委的王亨通先生的悼念卻突兀于眼前了?,F(xiàn)刊發(fā)高平先生等詩文三則,以表達我們深切的悼念之情。
痛悼王亨通同志
文 /高 平
你竟英年去了——
太過突然的噩耗!
我的耳邊似乎還在響著
你充滿青春活力的談笑。
我與你雖只有一面之交,
彼此的名字卻早已知曉。
在炳靈寺一見如故,
重逢路斷,絕難預(yù)料!
你去了,大寺溝的上空
隕落了一顆星;
你去了,小積石山的峽中
塌掉了一座橋。
你購置的海底綠石,
七彩之光,永遠閃耀;
與大佛遙相并立,
如你之身,永遠不倒!
懷念王亨通同志
文 / 孫一峰
炳靈秋水泛昭光,
綠林清風(fēng)幽谷香。
天珍蹁躚花蕊舞,
亨通蕩漾筆意長。
殫精擇萃文物史,
稽古察今教化章。
人去景留春不走,
這里,是你的天堂
劉立波
前幾天,我們還在一起,三餐同食,朝夕相聚。你是那么健康,43歲,精力充沛。在繁忙中,你還接受了我一個多小時的采訪,言辭和眉宇間充滿了對自己工作的熱愛。
你一工作就到了炳靈寺。22年,從一名普通的工作人員到所長;從對文物所知不多的小青年到有高級職稱的副研究館員。你給了我一摞子你主編的圖書、論文集,這是你熱愛的果實。
你曾對我說,有一次你兩個月也沒說一句話。我問為什么,你說,那年冬天,你一個人在留守值班,沒人可說話。你說,一個月夜,你獨自在大佛面前站了半夜。我不知道當(dāng)時你都想了些什么,但我想,無論你想了什么,歸根到底還是熱愛。因為除了熱愛,不可能再有什么別的解釋。過去這里沒電燈,沒電視,連條通車的公路都沒有,當(dāng)然也就沒有了現(xiàn)代生活和熱鬧,就是現(xiàn)在條件好了,依然是沒公路。因為熱愛,你把家也安在了這里,愛人成了你并肩的同事,一干也是15年。青燈古佛,沒有熱愛,兩年也呆不下去。
如今,這一切定格為永恒,你和你傾心的洞窟、壁畫、大佛在一起,和不朽的炳靈寺永遠地融合在一起。
我想,如果真有天堂,那你的一生就是用一雙勤勞的手捧著一顆熱愛的心,在向天堂不懈地前進。你走了,那就一定是到了天堂,并在天堂里安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