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 余
■ 許多藥品冠名五花八門,且價格差別比較懸殊
■ “一藥多名”多見于西藥尤其是抗生素類藥品,有的藥品甚至有數十個商品名
■ “一藥多名”不要說消費者,就是執(zhí)業(yè)的醫(yī)生和藥師也很難記全
■ “一藥多名”給醫(yī)生開處方、藥劑師調配、護士執(zhí)行醫(yī)囑等帶來諸多不便
■ 廠家挖空心思換個“好名字”,多做些廣告后,銷售量就大幅度上升
著名川劇變臉大師彭登懷,曾創(chuàng)下25秒鐘變出14張臉,露出本臉后再變回4張臉的吉尼斯世界紀錄,令人稱絕。如今在制藥業(yè)也有讓人眼花繚亂的“變臉”,只不過,后者帶給人們的感受要復雜得多。
隨著我國醫(yī)藥市場的逐漸“放寬”,藥物生產廠家越來越多,市面上流通的藥品也隨之增加?!捌放葡刃小钡臓I銷理念促使廠家不得不給自己的產品起一個響當當的名字,于是,越來越多的藥企沉迷其中,將普通的老藥重新注冊一個惹眼的商標,取一個動聽的商品名,加上全方位的立體包裝,同一種成分的藥品有了不同的名字,甚者竟有數十個?!耙凰幎嗝钡默F象困擾著市民:我用的藥是否合適?我是否會重復使用了同一種療效的藥?
據了解,我國每年因吃錯藥而被奪去生命的有40余萬人。之所以造成這種狀況,在很大程度上與藥名過多過亂有關。隨著處方藥和非處方藥在我國全面實施,消費者自購藥品會越來越多,藥名不統(tǒng)一,人們消費起來就會心存疑慮。加之患者對藥品知識知之不多,藥品名稱過于混亂,很容易使人們“望藥興嘆”。
對于這種現象我們希望能引起有關部門的重視,盡快出臺相關政策,讓老百姓能明明白白消費,使老百姓在買藥時能少花些“冤枉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