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紅筑
“人是三節(jié)草,不知哪節(jié)好。”這是母親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母親只是個普通的家庭婦女,上班的時候辛勤工作,退休后就圍著家庭轉(zhuǎn),一生雖有奔波,卻沒有過多的波折。從我們懂事起,她就努力讓我們盡早明白:人的這一生,是個不定數(shù),何時飛黃騰達(dá),何時落魄,都難以預(yù)料。無論處于何種境地,都要以平常心對待自己和他人,以平常心對待命運(yùn),寵辱不驚,泰然處之。
多年前,樓下鄰居做鋼材生意旺得不得了,真的是財源滾滾來,走路、說話都是財大氣粗,盛氣凌人,一不順心,就破口大罵別人是才吃了幾天飽飯的。說話之刻薄惡毒,讓人無法入眠,四處引起公憤。有熟人知道他是一大款,想把自己的女兒介紹給他,母親搖搖頭,說:“人是三節(jié)草,不知哪節(jié)好?!笔烊瞬焕斫猓贿^最終這事沒弄成。
才過幾年,樓下鄰居的衣服越穿越舊,汽車換成摩托,最后什么都沒有了,不知什么原因,還蹲了一年多的牢,熟人慶幸沒有把女兒嫁給他。以前是他瞧不起鄰居們,現(xiàn)在是眾鄰居根本不理睬他,以致一次他生急病,半夜向鄰居們借錢,竟然無一家肯借,只有母親悄悄借給他幾百元。他病好后,估計因半夜借錢一事受到了非常深刻的震撼吧,做了十多年的鄰居,第一次上門來表示感謝。后來鄰里知道了這事,頗有微辭,說母親好壞不分。母親也不多言,只是說:“人是三節(jié)草,不知哪節(jié)好啊?!?/p>
鄰居后來開了家建材市場,生意不錯,用上了手機(jī),又買了車,總算是東山再起,重現(xiàn)昨日輝煌,一切都跟從前差不多了。但與從前惟一不同的是,他對鄰居的態(tài)度明顯改變了很多,比如碰著鄰居,總是笑臉居多;他送材料的車子,在不緊要的時候,鄰居們都可以一借;鄰居有急事,千兒八百地也往外借。特別是對母親,更是感激不盡,逢年過節(jié),經(jīng)常提些小禮物上門。
現(xiàn)在,他也把母親的這句“格言”經(jīng)常掛在嘴邊,深有感悟地說:無論人生輝煌還是落魄,高潮或低谷,都只是人生一段經(jīng)歷,一個部分。稱心如意時不要洋洋自得,忘乎所以;遭受挫折時不要悲觀失望,怨天尤人,咬咬牙挺挺也就過去了;如果東山再起,一定不要忘記,自己也曾經(jīng)站在這樣的起點(diǎn)上苦苦掙扎過,對那些還在起點(diǎn)、尚未成功的人,能攙一把、扶一把的時候,就盡力為之。
母親的“格言”,屬民間諺語,沒有之乎者也的深奧,卻也應(yīng)了“禍福相依”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