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量酒量,顧名思義,喝酒是有限量的。實際生活中,酒量達(dá)到海量的人并不多。有酒徒透露說:酒量實際上就是膽量,膽有多大,酒量也就有多大。細(xì)想想,這話也有點道理。所以,別看那些吃客剛坐上酒席臺時一個個談笑風(fēng)生,意氣風(fēng)發(fā),說不定眼見1瓶高度酒上來,心里已發(fā)怵了三分呢。
于是,便有了酒場作弊方法種種。筆者久經(jīng)酒場,觀察甚密,積累甚多,順手拈來,披露于此,以饗讀者。
一曰:暗渡陳倉法。此法被人應(yīng)用最多,飲客通常利用面前的餐巾、餐紙作文章,借擦嘴抹唇為掩護(hù),將含在口中的酒水悄悄浸潤其間。也有的事先在面前放上茶水或“雪碧”一杯,一聲“干懷”之后,佯作不勝酒力,愁眉苦臉端起旁邊的飲料喝上一口。實際上喝飲料為假,作弊是真,趁舉杯解酒之機(jī),已巧妙地把嘴中所含之酒吐入飲杯中。
二曰:聲東擊西法。酒至中巡,倘若自感不勝酒力,便要想方設(shè)法離開酒席,或去“方便方便”,或去卡拉OK,或去——這或去究竟干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如何退避三舍,暫避酒席臺上高潮迭起的鋒芒。其中,最好的“或去”是向鄰桌敬酒,因為這時便可堂而皇之地帶上自己的酒杯了。一旦能夠控制自己的酒杯,那么,就等于能夠控制自己的飲酒了,或趁人不備中途潑掉,或請鄰桌知交幫助解決。對此,有看出個中門道者稱之為“自我推銷”。
三曰:里外接應(yīng)法。此法須兩人以上方可實施,或帶一善飲的隨從共同上陣,萬一抵擋不住,隨從自會挺身而出,充當(dāng)酒壇;或拉住酒家飯店的服務(wù)小姐、老板什么的,由其代干一二。不過,這種方法畢竟有失公允,易招得群起而攻之。最為巧妙的方法是事先設(shè)下埋伏,買通酒家,備下與酒桌上相同顏色的飲料,屆時來個貍貓換太子。如是便可讓“舒心的酒啊濃又美,千杯萬杯也不醉”了。
四曰:有備無患法。近年來,市面上居然冒出了一種解酒藥,藥劑療效中堂而皇之地注明此藥具有解酒特效。在下未作嘗試,故不知真?zhèn)巍5怂庬氃诰谱矸?生效,想來總是一種遺憾,席散人盡,醉也醉了,再服用它的意義也就不大了,舉凡酒場英雄的想法大同小異:既要在酒場上馳騁縱橫,所向無敵,又要不能讓人家察 看出半點醉態(tài)從而達(dá)到震懾對方,使對方俯首稱臣的目的。也就是說,最好有一種預(yù)防在先的防酒醉藥,一劑下去,百杯千盅視同白開水,如是,還愁有什么攻克不了的山頭?無奈在下孤陋寡聞,未有獲悉這般妙藥。又聽人說在酒前服用維生素B12 2~4片,有預(yù)防酒醉之效。在下曾作小試,惜乎徒勞一番,仍然以酩酊大醉告終。正茫然不知所措上下求索之際,某日讀馮亦代著《喝酒的故事》一文,其中有段文字,大意如下:馮老先生的好友謝春溥好酒,平常喝5 kg、4 kg紹興酒不算回事,為此,馮老先生很是羨慕,經(jīng)打探,方知好友之所以百飲不醉,原來個中自有奧秘:謝春溥在赴宴之前先必喝上2匙蓖麻油,油把胃壁糊住了,不再吸收喝下的酒,所以在常人眼里,謝春溥成了令人瞠目結(jié)舌的海量。閱畢在下頓如醍醐灌頂,覺得此乃防醉酒之妙方絕招,得便時倒欲引為一試,只是不知有沒有副作用?
行文至此,筆頭漸覺枯澀,因為在下忽地想起了當(dāng)?shù)匾痪渌渍Z:酒是米做,糟蹋罪過。是的,好端端的酒,為什么要如此般地去作踐呢?酒有好壞,量有大小,各自盡心隨意才是。何必充什么酒場英雄呢?何必硬要某個人飲酒過度,以為笑樂呢?就是真要比試酒量,那也是得公平交易,勝不足奇,敗不叫冤。于是,復(fù)又記起了趙汝珍著《古玩指南》中介紹的一名為“公道老”的古代飲酒之具。此酒具系一瓷質(zhì)酒杯,杯中有一老人,注酒于中,在適可之量時并無異狀,若注入逾量時,則杯內(nèi)這酒完全由底下流出,點滴不存。在杯之周圍及老人身上,由表面視之并不見有孔。及細(xì)察之,乃知老人之足下有一孔,但不顯著。此乃物理作用。
于是,在下忽發(fā)奇想:以后酒家飯店何不引進(jìn)這種“公道老”酒杯以應(yīng)酒客?以免好酒恁受被人糟蹋之孽,也免了酒場上的種種做偽作弊之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