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1月下旬的一天,天空飄著零零星星的小雪,刮著不大的風,預(yù)報的白天氣溫是-23℃。
這天對于烏魯木齊以西151公里處的一片叫作石河子的地方來說,意義非同尋常。
上午11點鐘,四輛吉普車和一輛坐滿了人的大卡車開到這里。過了一會兒,從吉普車上下來十幾個捂著皮帽子、穿著棉大衣的人。其中幾個人扛著標桿,拿著圖紙,跟在幾個首長模樣的軍人后面,走進了破舊的鎮(zhèn)街。
石河子小鎮(zhèn)在廣袤的瑪納斯沖積平原上,小得很容易讓人忽略。
東西走向的鎮(zhèn)街很短,大概只有100多米,灰蒙蒙的房子東倒西歪。天冷,街上人很少,只有一家馕鋪開著門。
走在最前面的首長走過那家馕鋪時站住了,他看著年輕的維吾爾族漢子把一張搟好的馕糊進馕坑后,問:這馕鋪是你的?
維族漢子看到一下子來了這么多當官的,有點緊張,由于聽不懂問話,更顯得窘迫,他努力笑著。
翻譯把首長的話翻譯過去。
是的,是我的,漢子連連點頭。
你叫什么名字?
買買提。
又是一個買買提,你是我來新疆后認識的第十五個買買提。
大家笑起來,笑聲招來了兩個穿戴破爛的巴郎子。賣馕的漢子指著其中的一個說,他也是買買提。
第十六個。首長說。
大家又笑起來。
你是這里人嗎?首長問賣馕的漢子。
不,我是去年年底才過來的。漢子說。
一個人?
一個人。
生意好嗎?
不好,你看,這里人太少。
首長抬起頭,看了看蕭條的鎮(zhèn)街和瑪納斯河兩岸蒼茫的原野,又把目光停留在維族漢子臉上。
想搬走嗎?
如果再不行,就走。
不要走,記住,一定不要走!首長說,目光緊盯著漢子的眼睛。
漢子的目光有些慌亂。
我們會讓這里的人多起來的,你一定會賺到錢的,一定會,你不要走,一定不要走!首長的目光透著火一般的熱情。
漢子點著頭。
首長說罷,又移動腳步向前走去。剛走了兩步,他想起什么似的,又踅回身,走到馕鋪前,指著烤馕的爐子問賣馕的漢子:有烤好的馕嗎?
有。
有多少個?
漢子在馕坑里數(shù)了數(shù),說:20多個。
首長指著身邊的一個干部,對賣馕的漢子說:你讓他都買下!
賣馕的漢子笑著,連連點頭。
首長說:現(xiàn)在,咱們是朋友了。說罷,邁步向前走去。
這位首長就是王震。
王震此時的職務(wù)是成立不久的新疆軍區(qū)代司令員兼政委,和他走在一起的有軍區(qū)副司令員兼二十二兵團司令員陶峙岳、副司令員賽福鼎、軍區(qū)參謀長張希欽、后勤部長甘祖昌等領(lǐng)導(dǎo),幾個相關(guān)部門的處長,以及王震專門請來勘察瑪納斯河流域的水利專家。
鎮(zhèn)街很快走完了,他們又沿著瑪納斯河岸走著。
雪還在不緊不慢地飄著,被小風吹得忽上忽下,像無數(shù)只輕盈的蝴蝶。曠野一片潔白,積雪被風吹積在芨芨叢和紅柳樹附近,形成了大大小小的雪冢。冰封的瑪納斯河失卻了夏日的喧鬧,顯得十分安靜。
一只野雞從這行人腳下?lián)淅憷泔w出,在空中劃出一道弧線,又消失在雪野中。
看到野雞,一個處長興奮地趕緊往槍里壓子彈。王震回頭看了他一眼,風趣地說:“遲了?!?/p>
“本來想給司令員晚上加個菜的。”處長說。
“臨時抓槍,就是這個結(jié)局?!蓖跽鹫f——顯然他話中有話。
雪在不知不覺中停下了,一縷陽光穿出云層,天空驟然開朗了很多。
王震不時停下來,接過警衛(wèi)員遞過來的望遠鏡,仔細望河兩岸蒼茫的原野,然后向身后的扛儀器拿圖紙的人詢問些什么,再與其他領(lǐng)導(dǎo)交談幾句。他們走得很慢,看得很仔細。最后他們在一個紅柳墩上坐了下來,吃了剛才在鎮(zhèn)里買來的馕,用紅柳枝在地上劃著,說了許多話?!罢l說我們共產(chǎn)黨好斗?北洋軍閥作踐老百姓,不打行嗎?日本鬼子闖進來了,不打行嗎?蔣介石要把我們蘇區(qū)火過三遍,不打行嗎?”王震看著一望無際的原野,情緒激昂地說。
“如果沒有共產(chǎn)黨,如果不是和平解放,新疆不知還要混戰(zhàn)多少年?!碧罩旁缹④娬嬲\地說。
王震站起來,用手在空中劃了一個大圓圈,說:“讓那些至今還在反對我們的人看看,中國共產(chǎn)黨人怎樣在一片荒蕪中搞建設(shè)?!闭f著,他回頭看了看他的戰(zhàn)友們,又說:“去年3月,黨中央在西柏坡開七屆二中全會,我去參加了,會議期間,毛主席找我談話,我記得在場的有朱老總和彭老總,還有周恩來同志、任弼時同志和賀龍同志。毛主席對我說:我們要在全國各個方向上徹底解決國民黨軍了。你打算去哪個方向?我說:我想到最邊遠最艱苦的地方去。毛主席說:好!就派你去新疆。我特別記住了毛主席當時說的這么一句話:你到新疆去就是演紅娘,在那里唱主角,去給新疆各族人民做好事?!?img align='\"left\"' hspace='\"15\"' src="https://cimg.fx361.com/images/2025/0712/bKsyVxrCcHGNmhebJhqrsG.webp" vspace='\"5\"'/>
王震在積雪的土地上走了幾步,又說:“主動請纓來新疆,我王震不會辜負中央。為新疆人民做好事,就讓我們從腳下這個叫石河子的地方開始吧?!?/p>
當然,王震決定開發(fā)石河子的構(gòu)想并不輕率。
在此時率領(lǐng)大批人馬赴石河子踏勘之前,他曾幾次到這一帶進行過實地考察,翻閱了大量資料,對瑪納斯河流域進行過一番認真的研究。
石河子位于瑪納斯河西岸,南倚天山,北臨準噶爾盆地,東、西、北三面是廣袤的沖積平原,地勢平坦,瑪納斯河水源豐富,東接烏魯木齊,西望邊陲重鎮(zhèn)伊寧,是北疆交通要沖。王震以戰(zhàn)略家的眼光,瞄準了這個地方。
當然,最讓王震動心的是,這里可開墾荒地足有400萬畝之多,是當年南泥灣的20倍。
前人也曾在這里留下過他們開拓的足跡。
唐朝以前,石河子一帶是歷代游牧民族的牧場。702年,武則天設(shè)立北庭都護府,就曾派軍民到此屯墾,取名鎮(zhèn)城鎮(zhèn),唐玄宗時,派青海軍千余人,到此屯墾戍邊,此地更名為青海鎮(zhèn)。
之后,由于戰(zhàn)爭,這一帶屯田逐漸荒蕪。
清朝乾隆皇帝在北疆大辦屯田,1773年,從內(nèi)地招募大量民戶,到瑪納斯開辦民屯,石河子附近出現(xiàn)了民屯村莊。6年后,清政府設(shè)綏來縣,石河子是綏來縣城以西的第一個村莊。1872年11月,沙俄武裝商隊為了東侵,行至石河子,民團首領(lǐng)徐學功率民團馬隊組織了伏擊戰(zhàn),全殲沙俄侵略者487人,粉碎了沙俄向東侵略的企圖。
1873年,烏魯木齊都統(tǒng)景廉把烏魯木齊以下各民團統(tǒng)一改編為振武營,石河子所屬的綏來民團被編為振武左營。他們一面反擊阿古柏侵略軍,一面在綏來縣北廣開屯田,為左宗棠西征軍收復(fù)新疆準備糧草。
清末,石河子是北疆大道上的一個驛站,有漢、回鋪戶50多家。
由于石河子緊靠烏(魯木齊)伊(寧)公路,1944年,它已經(jīng)成為綏來縣五鄉(xiāng)之首,眼下這條百米長的鎮(zhèn)街,就是那時形成的。當時有店鋪、作坊13家,農(nóng)戶40多戶、共200多人,還有一所漢族小學。
1949年,隨著新疆和平解放,石河子人口雖然漸漸增多,但到1949年底,石河子鎮(zhèn)及附近散居農(nóng)民總共不過200多人。其中有維吾爾族居民17戶,哈薩克族居民3戶,兩個鐵匠鋪,一個馕鋪,老街有個維族小學。
王震把決定大舉開發(fā)石河子的想法向彭德懷副總司令作了匯報,得到了彭總的熱情支持。彭總還就開發(fā)石河子的具體問題作了指示。
3月,王震根據(jù)彭總指示,決定二十二兵團領(lǐng)導(dǎo)機關(guān)由迪化城遷駐石河子,調(diào)二十五師、二十六師開發(fā)石河子墾區(qū),把石河子建成一座新興城市,使石河子墾區(qū)將來成為新疆棉糖生產(chǎn)基地。
之后,二十二兵團直屬生產(chǎn)大隊進駐石河子北泉,二十六師的兩個團分別進駐石河子附近的黃渠、烏蘭烏蘇,拉開了開發(fā)石河子的序幕。
4月,新疆軍區(qū)測繪部門趕制出了萬分之一的石河子地形圖。
7月28日,天氣晴朗,藍天上飄著幾朵白云,馬蓮花悄悄地開在荒草叢中?,敿{斯河翻騰著雪白的浪花,在荒原上緩緩流過。
這天,石河子又迎來了王震將軍。
這次來的人陣勢更大,除了王震將軍和陶峙岳、趙錫光、張仲瀚、陶晉初、羅汝正、魚正東等軍區(qū)、兵團、軍師領(lǐng)導(dǎo),還有省水利局局長王鶴亭一行,以及專門請來的幾位蘇聯(lián)水利專家。
他們先在石河子的鎮(zhèn)街上走了走,然后順著烏伊公路從東向西走了好遠,又沿著瑪納斯河踏勘了一遍。最后確定:以現(xiàn)在石河子老街東南1公里為中心,建一座軍墾新城。
王震望望大家,用濃重的瀏陽鄉(xiāng)音說:“我們就在這里開基始祖,建一座新城留給后人?!?img align='\"left\"' hspace='\"15\"' src="https://cimg.fx361.com/images/2025/0712/PhpYdwHfQt6A8kFFQnFn58.webp" vspace='\"5\"'/>
他的聲音很大,像在發(fā)布戰(zhàn)斗命令,鄉(xiāng)音很重的瀏陽話在空曠的荒野上顫動著,傳得很遠。
建設(shè)石河子新城的計劃就這樣決定了。
這是一個大膽的設(shè)計。這個設(shè)計,只有在陜北的南泥灣創(chuàng)造過神話的王大將軍才敢拍板。
從此,石河子緊緊地和王震的名字連在了一起。
石河子,一個只有200人的小鎮(zhèn),開始了它的神話。
拓荒、種田、建設(shè)、發(fā)展,伴著軍墾官兵的汗水、熱血、青春,還有犧牲。
那是一些回憶起來苦澀而又幸福的日日夜夜。
1950年石河子開發(fā)當年就開荒1.3萬畝,收獲糧食111萬公斤,油料近4萬公斤。此時,人口已達2300人,是年初的11倍。
到1954年,石河子墾區(qū)人口已發(fā)展到2萬多人,僅城區(qū)就有3500多人。
石河子有了機關(guān),有了學校和醫(yī)院,有了工廠和商店,有了歌聲和笑聲。
一座戈壁新城,在一代又一代軍墾戰(zhàn)士手中以神奇的速度崛起:
1966年,石河子人口已經(jīng)達到11萬人;
1976年,國務(wù)院批準設(shè)立石河子市,此時人口增至15萬;
1993年,石河子市人口已達23.36萬。此時,全市擁有工業(yè)企業(yè)330家,僅工業(yè)和建筑業(yè)的總值就超過了14億元。石河子的幾十種產(chǎn)品出現(xiàn)在日本、印度、美國等十幾個國家的商店里。當然,還有更讓石河子人引以驕傲的地方:他們擁有一所在全國都有一定知名度的普通高等院?!幼哟髮W,還有33所小學和33所中學,以及遍布全市各個角落的120個衛(wèi)生醫(yī)療單位……
這就是43年前那個只有一個馕鋪的石河子。
王震去世后,他的骨灰撒在了天山南北。新疆,是他生命所系的圣地。
如今,石河子的市中心,王震的銅像靜靜地聳立著。節(jié)假日,大理石的基座前,常有不知誰擺獻的鮮花。
開拓者是不會被遺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