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9年10月17日,林彪乘毛澤東外出之機,簽署所謂\"一號命令\":以中蘇邊境局勢緊張為名,全軍進入一級戰(zhàn)備狀態(tài),首都實行\(zhòng)"戰(zhàn)備疏散\"。在這個命令下,將把一批黨和國家領導人劉少奇、朱德、鄧小平、陳云、王震等在三天內(nèi)分別遣散到河南、廣東、江西等省。
10月18日,總參謀長黃永勝下達實施方案。
周恩來得知林彪的\"一號命令\"后,異常氣憤。他一方面告知正在外地的毛澤東,一方面給各地打電話,要他們保護這批老干部。
\"一號命令\"下達到鄧小平家中時,家中只有鄧小平、卓琳和繼母夏伯根。鄧小平對前來家中話別的中辦主任汪東興提出一個問題:以前主席說過,有事情找你,到江西后是不是還可以給你寫信?他得到了肯定的答復。
18日上午8時,周恩來給江西省革命委員會核心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程惠遠打去電話。周恩來問:你是不是同程世清政委一起從濟南部隊調(diào)過來的?當周恩來得知程惠遠是從北京中央軍委調(diào)來的,便具體地布置起安置、保護鄧小平的任務。程惠遠放下電話,立即乘吉普車趕到婺源縣,向正在那里檢查工作的江西省革委會主任程世清當面匯報。
10月20日下午,江西省革委會保衛(wèi)部長陳昌奉和程惠遠從南昌來到新建縣拖拉機修配廠。此前周總理駁回了程世清想把鄧小平放置在邊遠山區(qū)贛州的計劃,提出要安置在南昌市郊。曾經(jīng)做過毛澤東警衛(wèi)員的陳昌奉,親自對廠黨總支書記兼革委會主任的羅朋布置任務:確保鄧小平安全!不是百分之九十九,而是百分之百。30歲出頭的宣傳干事、普通軍人黃文華,被選中作為鄧小平的管理秘書,實質(zhì)干的是\"明保暗監(jiān)\"任務。接受任務后,黃文華立即和省革委會核心領導小組辦公室工作人員趙子昌趕到新建望城崗南昌陸軍步兵學校,查看鄧小平將要居住的剛剛騰出來的\"將軍樓\"。
10月22日,鄧小平、卓琳、夏伯根離開北京,舉家南遷。
初下飛機,鄧小平三人被安排到濱江招待所。同從北京來的兩名專案組成員,由江西方面陪同,查看了\"將軍樓\"并向中央做了電話匯報,而后與鄧小平做了次談話。\"專案組\"成立一年多,這還是與他們審查對象第一次面對面的接觸。
三天后,鄧小平住進步校\"將軍樓\",從這天起,鄧小平開始了他近三年的監(jiān)禁勞動生涯。
住進將軍樓,他們開始了衣食住的忙碌。其中,涉及到醫(yī)療,除了指定到附近炮團衛(wèi)生隊看病外,還在新建縣醫(yī)院開了些常用藥以備用。卓琳患有高血壓、心臟病、胃潰瘍,這些藥好辦,但鄧小平要準備的是安眠藥,黃文華不免一驚!黃文華專程驅(qū)車趕回省革委會,請示程惠遠:\"老鄧要用安眠藥,我不放心,萬一想不開,多吃了怎么辦?\"程惠遠考慮了一番后交代:可以給他吃。你每天晚上送一次,看到他在臨睡前吞服后再下樓。
鄧小平被安排在新建縣拖拉機修配廠勞動。新建縣委作出了周密的安排,嚴格規(guī)定任何組織、個人不準干擾這個廠,縣有關部門見到有黃文華落款的條子,需要什么就立即給什么。
從縣里開會回來的羅朋,立即布置成立了七人安全保衛(wèi)小組,布置全廠一天之內(nèi)將所有打倒鄧小平的標語全部撕掉、洗凈。鄧、卓安排在修理車間勞動,保衛(wèi)工作由陶端晉這位靠得住的支委負責。其他車間工人一律不準進修理車間,不準喊\"打倒鄧小平\"口號,遇到外單位人員沖擊喊口號,及時制止,隨時電話報告省革委會。
四五天后,鄧小平、卓琳在黃文華的警衛(wèi)下,由\"將軍樓\"走出,來到二里外的拖拉機修配廠。羅朋在向他們介紹廠里情況時,巧妙地傳達出廠里沒有紅衛(wèi)兵造反派組織,老工人占多數(shù),都是很本份的工人等信息。
作為監(jiān)管人員的黃文華,同鄧家一起生活了好幾天,他總在為一件事犯愁:該如何稱呼鄧小平。一天,鄧小平走過來,主動對黃文華說:\"你今后就叫我老鄧,不要叫別的,這樣還自然。\"于是,\"老鄧\"這個稱呼便在廠里廠外叫開了。
為安排鄧小平勞動,陶端晉犯了難,開始是清洗零件,而卓琳則和程紅杏、盧風秀等女工在電工班修理馬達上的電線,也就是拆繞線圈。但約莫半個鐘頭,鄧小平感到雙腿麻木,蹲久了直不起身來。陶端晉又安排小平干劃線的技術活,后考慮到他的眼睛看圖紙吃力,又商量讓他干起了鉗工,銼鏍絲和拖拉機斗的掛鉤。
工作臺安置在車間的一角??粗@個工作臺,記憶浮現(xiàn)在鄧小平眼前:他16歲那年,從重慶一所專科學校隨92名中國學生一起乘船到法國勤工儉學,在雷諾汽車廠,他就學會了這門手藝,沒料到幾十年后,竟然在江西的這個小修理廠派上了用場。
看到小平如此熟練鉗工活,陶端晉十分驚奇。鄧小平干得滿頭大汗,有人開玩笑說:老鄧,今天要多吃一碗飯羅。鄧小平一笑:我一個月8斤米。
黃文華一愣,這些日子,只顧忙鄧小平的學習、勞動,卻把這大事忘了。于是,自此每個月供應的8斤米,增至到20斤。
每天上班的路,都要繞一個大彎,又是在公路上走,容易招引注意,不太安全。羅朋邀陶端晉,爬上圍墻,勘查著要開辟一條近道。他們發(fā)現(xiàn),只要在工廠的圍墻上開個小門,對著將軍樓開條小道,既減少路程,又可避免接觸外人。他們把這個想法告訴給黃文華。黃文華也正為每天的護送發(fā)愁。于是,一條小道在工人們的手中修成了。此后,鄧小平、卓琳每天就行走在這條小道上,工人們妮稱它為\"鄧小平小道\"。
1969年悄然過去,1970年靜靜走來。南方的冬天是一種陰濕,透骨寒心、無以緩解的冷。盡管如此,鄧小平仍每天堅持用冷水擦澡。
一月份他們收到的工資只有120元,卓琳請黃文華問問怎么回事?經(jīng)江西請示中辦,答復說不是減工資,是改發(fā)生活費,其余的錢暫由中央辦公廳代為保管。
2月9日,鄧小平給汪東興寫去一封信。圍繞著錢不夠用算了細帳,同時提到為照顧大女兒鄧林身體不好,\"如能將她分配到同我們靠近些(如果我們長期在南昌的話),則更是我和卓琳的最大奢望了\"。
信送走,沒有得到答復。
為了適應新的經(jīng)濟狀況,鄧家開始了一系列的節(jié)約開支。開荒種菜、飼養(yǎng)小雞……節(jié)省到連碗餿了的菜湯也舍不得倒掉。
轉(zhuǎn)眼到了夏天,省革委會在不斷催促黃文華督促鄧小平寫勞動學習的心得體會。這天,黃文華瞅著鄧小平心情尚佳,在看報紙,他繞了個彎問:老鄧,毛主席語錄你有沒有?卓琳回答說:沒有。黃文華繼續(xù)問,我們要不要搞一本來?鄧小平丟開報紙,說,\"毛主席著作我們學習過多少遍了。天天讀在北京組織上曾規(guī)定我改為天天聽,語錄本字小看不見,以后可以到工廠跟工人師傅一起學。\"鄧小平接著說,\"毛主席有些著作還是我們集體討論寫成的。\"
黃文華碰了一個軟釘子。他最后想了個招,隔三差五地送語錄,每次兩條,壓在鄧小平的飯桌上。
程惠遠后來聽了匯報,認為這事做得太過頭了,便吩咐黃文華停止再送語錄。
為了鄧小平的安全,陶端晉在車間的左邊修了一個小便池,一方面是為了不讓鄧小平走太遠的路,另一方面是防止造反派的糾纏。陶端晉每天都要提前20分鐘來,晚20分鐘走,在鄧小平工作臺的周圍檢查一遍。他說:\"萬一有人安放炸彈,就先炸死我。\"快下班時,工人張瑞龍會主動給鄧小平送來半桶熱水、肥皂,泡泡手,解解疲乏。黃文華總跟著鄧小平,勞動時也不離開,羅朋他們便想法子,開展\"學習活動\",請黃文華搜集學習材料,談學習心得,盡可能地將他從鄧小平的身邊調(diào)走。
監(jiān)管著加起來超過二百歲的三位老人,由于各自身份的不同,壓抑的氣氛令黃文華感到沮喪,他鼓起勇氣,與鄧小平做了次交談。鄧小平嚴肅地告訴他:\"我們下定了決心,在這里長期住下去。\"黃文華表態(tài):我決不會做對不起你們的事。
竊聽器沒有裝,那臺隨時向省革委會匯報鄧小平一切情況的電話,也用得不多。
這里給了鄧小平一種安全感。鄧小平主動提出,不再服用安眠藥!
每天清晨,鄧小平在開墾出的菜地施肥、澆水、除草??粗卟嗽陂L,他喜在心頭。一次,鄧小平情不自禁地大聲喊:\"卓琳呀,快來看,絲瓜又開花羅!\"正在廚房忙著的卓琳快步走來,看見他那高興勁,問:\"老頭子,你高興什么呀?\"\"你看,絲瓜開花了,結(jié)了小絲瓜羅!\"
5月的一天,程世清在陳昌奉的陪同下,來到將軍樓,這是他第一次來見鄧小平,連鄧小平的意見也沒征求,就直接向樓上走去。鄧小平掃了他一眼,坐在那沒動,是黃文華圓場,鄧小平才招手叫他坐了下來。程世清坐定后問:你來江西勞動七八個月了,感覺怎么樣?有什么體會?鄧小平回敬了一句:我昨天給中辦主任汪東興寫了一封信,請他轉(zhuǎn)交毛主席,我的全部情況在信里講得很清楚了。
被一句話就擋了回來的程世清,馬上改變話題,大吹起自己來江西工作三年的成績。鄧小平一聲不吭,使得他很尷尬,便又轉(zhuǎn)拉家常問道:你有什么困難,有什么要求?我可以幫助解決,你盡管講好了。鄧小平說:我的意見在昨天的信中已經(jīng)通過中辦主任汪東興向毛主席匯報了。說罷,顧自凝思養(yǎng)神,不再答理程世清。
鄧小平一家人在江西,迎來了第一個端午節(jié)。和卓琳一起勞動的程紅杏大包大攬:你家過節(jié)的準備工作由我包了!買糯米、粽葉、包粽子,程紅杏手把手教著卓琳。卓琳第二天用盛開的梔子花編了個花環(huán),送給小程。鄧小平的臉盆漏了,陶端晉給他焊好,油漆工人還給涂了點漆。諸如補腳盆、修剪刀,教鄧家自己釀糯米酒……長期相處,工人們和鄧小平一家感情更靠近了。
鄧小平精心喂養(yǎng)的幾只雞,開始下蛋了。有一天晚上喂食時,發(fā)現(xiàn)有只母雞還沒進窩,鄧小平、卓琳找了好久,黃文華也幫著滿院找,直到深夜才在一棵樹下找到了,結(jié)果被黃鼠狼吃得只剩下些雞毛骨頭,全家覺得十分可惜。
鄧小平自己動手做豆瓣醬,閑時,就自己一個人玩橋牌。
除了勞動。鄧小平還在院中散步,每天步行四十圈,約五千余步。他說:\"先做第一個五年計劃,改造五年,不行再加五年。\"\"估計我這條件堅持十年還是可以的。\"說完,哈哈大笑起來。
這年9月13日,鄧小平給汪東興寫信,對九屆三中全會表了個態(tài),請他轉(zhuǎn)呈毛澤東和黨中央。同時還另給汪東興本人寫了一封信,談他在江西的情況,以及家人的事情。
汪東興把前封信呈報給毛澤東。毛澤東看了,批示給林彪、周恩來和康生閱。
10月初,鄧小平接到通知,決定由一護理人員送鄧樸方來南昌,同他們一塊生活。
兒子病情是否好轉(zhuǎn)?三位老人如何有能力照顧?最重要的是,如果樸方出院來昌,唯一獲得治療的權(quán)利便將喪失!
鄧小平用寫信的方式維持著和中央的聯(lián)系,但又保持著節(jié)制和分寸,一般是沒什么事發(fā)生,半年才會考慮寫一封。但在這種情況下,他沒有別的辦法,在剛送出上兩封信后的10月17日,不得不又寫信給汪東興,向中央求助。
信送走了,三位老人只有每日焦急地等待回音。
不久,上面通知,送鄧樸方來江西一事暫作罷,三位老人才松下一口氣。
秋天又來臨了,農(nóng)閑的時節(jié)到了。插隊的毛毛和飛飛,回到江西的家。過了新年,又是春節(jié),二女兒鄧楠帶著張勤也回來了。
在這種年月,還有人敢愛他的女兒,這對鄧小平是很大的安慰。
鄧家,為鄧楠舉辦了簡樸的婚禮,把廠里的工人請來了。黃文華也吃了喜糖。他給小夫婦送了兩本毛主席的\"老五篇\",還在扉頁上寫了行字:\"沿著毛主席的革命路線前進!\"
在北京,離春節(jié)還有一個星期時,鄧樸方被人從三0一醫(yī)院弄出,丟進清河社會救濟院。
大年初一,鄧樸方的小姑和姑父到三0一醫(yī)院看望他,才知道樸方已被轉(zhuǎn)走。趕到清河,那慘狀令人不忍目睹,于是急忙給江西的哥嫂寫信。
鄧小平接到信后毫不猶豫,當天便提筆給汪東興寫信。他決定自己照顧殘疾的兒子。
信送走了,等來的答復卻讓他們失望了。江西的人讓鄧小平以后不要再給汪東興寫信。不讓再寫信,意味著什么?是中央的意思,還是江西的意思?他們不知道,也沒人可問。
6月,北京終于決定把鄧樸方送到江西。
三位老人,開始了艱難的護理。毛毛也從陜西回來幫忙。
一家人想盡了辦法護理和激勵著鄧樸方,頑強地生活下去!讀書、玩啞鈴、練拉力器,毛毛還發(fā)明了和坐在輪椅上的哥哥打乒乓球的絕招……
\"9、13\"事件最先是鄧樸方察覺的,他告訴了父親,鄧小平?jīng)]說什么。\"十一\"取消了游行,新聞中沒有了林彪,這一切證實,可能林彪出事啦,鄧小平還是只聽不語。直至11月6日,廠里突然通知鄧小平、卓琳去聽傳達中央文件,這一切才真正得到證實。
從廠里回來的卓琳,把毛毛拉進廚房,在她手心上寫出四個字:\"林彪死了!\"
鄧小平終于吐了句:\"林彪不亡,天理不容!\"這夜,為慶祝林彪的滅亡,鄧家打了一晚撲克。
黃文華半夜起來,上樓去干涉。
兩天后,鄧小平提筆給毛澤東寫了一封信。自從最后一次與毛澤東談話后,他從來沒有給毛澤東直接寫過信,凡有事,均按毛澤東交代的,給汪東興寫,或請汪東興轉(zhuǎn)報毛澤東和中央。在這封信中,他提出了出來工作的要求,提出了希望能和子女們靠近些,將毛毛、飛飛分配在身邊,同時也問到今后是否還可以寫信給汪東興同志?
鄧小平鄭重地簽上自己的名字。毛澤東看到了這封信,問汪東興:\"你怎么不管人家啦?\"其實,汪東興并不知道不讓鄧小平再寫信的事。毛澤東對汪東興說:\"小平同志的信上講了,他的事還要讓汪東興管。\"在信上,毛澤東批示:\"印發(fā)政治局,他家務事請汪辦一下。\"
毛毛、飛飛被轉(zhuǎn)到了江西,在鄧小平身邊的望城崗省莊插隊。
1972年1月10日,在陳毅追悼會上,毛澤東突然驅(qū)車趕來。毛澤東當眾提到鄧小平,把他與時任政治局委員的劉伯承并列。在場的周恩來當即暗示陳毅的親屬把毛澤東的評價傳出去,為鄧小平復出制造輿論。1月下旬,周恩來在人民大會堂接見外地一個代表團時,當著江青、姚文元等人面明確提到,林彪要把鄧小平搞成敵我矛盾,是不符合毛主席意思的。
1972年4月初,毛毛被保送進江西醫(yī)科大學,飛飛進江西理工大學,一家人喜出望外!鄧小平明白,那封信毛澤東不但收到了,還作了回應。興奮中的鄧小平又開始給汪東興寫信,又一次提出回北京工作的要求。
6月,生活費改成了工資照發(fā)!
羅朋幫忙,找來了工人家屬繆發(fā)香,幫忙照顧?quán)嚇惴健?/p>
8月14日,毛澤東在鄧小平從江西寫給他的信上,作了一個重要批示,充分肯定了鄧小平的過去和現(xiàn)在,發(fā)出了要啟用鄧小平的信號。周恩來立即以中央名義通知江西省委,宣布鄧小平立即解除監(jiān)督勞動,恢復中共組織生活,搞一些參觀訪問調(diào)研形式的活動,并批示將原來的公務員、秘書立即調(diào)到鄧小平身邊,協(xié)助鄧小平工作,改善他的日常生活,但什么時候回北京,等待通知。
10月初,中辦通知:同意鄧樸方回京,到三0一醫(yī)院繼續(xù)住院治療。
鄧小平向中央提出,希望到江西一些地方包括贛南看看,他的請求得到了批準。
11月12日,鄧小平離開將軍樓,前往井岡山,開始了他的調(diào)研活動。這是鄧小平來江西兩年多第一次外出。在泰和,老紅軍池龍見到鄧小平,兩人談了兩個鐘頭,涉及到很多內(nèi)容,這是六年來鄧小平第一次對\"文革\"發(fā)表言論。他談到毛澤東、周恩來、林彪,談到中央文革的\"書生\"們。
1973年,周恩來病倒了。毛澤東作出讓鄧小平復出的最后決定!
在將軍樓,鄧家度過了在江西的最后一個春節(jié)。
經(jīng)中辦同意,鄧小平見到了自己的老秘書王瑞林,并把他接到將軍樓住了兩天。
要走了,要離開呆了三年多的新建縣拖拉機修造廠了,鄧小平叫卓琳代表他和全家人去看望一下工人們。卓琳買了些糖果和點心分別去陶端晉、程紅杏、繆發(fā)香等工人家道別。
1973年2月19日,鄧小平帶領全家人,告別了工廠工人們,告別了居住三年的小樓,登上列車,向北京進發(fā)。(責任編輯:曉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