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下午,我和兒子本吉在院子里干活。當時大學正在放暑假,但我這兒子卻惶惑不安——他想步我的后塵當音樂人,卻急于成名成家。我為他感到擔心,很想對他說些什么。
休息的時候,本吉環(huán)視著我們那15英畝的田地和上面的溪流、樹木,還有在風中如波濤起伏的草地,悠然神往地說:“這地方真美,您是怎么弄到手的?”
“我早就想到你會這么問的,”我答道。有些東西只要我們還沒有失去,總會覺得擁有它是理所當然的,但事實并非如此,就像關于這塊土地的故事。我把這個故事講給了本吉。
我的妻子格羅莉亞和我都在印第安那州的亞歷山得拉鎮(zhèn)教書,那兒也是我長大的地方。那時候,我們的第一個孩子蘇珊妮剛出生不久,我們需要一塊地皮蓋房子。
我注意到鎮(zhèn)子的南邊有一塊地,常有牛群在那兒吃草。這塊地屬于92歲的退休老銀行家于勒先生。他在這一帶有很多土地,但一塊也不賣。誰去找他買地,他總是那句話:“我說過,農民們可以在那里放牛?!?/p>
盡管如此,我和格羅莉亞還是去拜訪了他。我們給小蘇姍妮戴上童帽,帶她一起去。我們穿過一道森嚴的桃花心木大門,來到一間幽暗的辦公室。于勒先生坐在書桌旁,在看《華爾街日報》。他透過眼鏡的上邊打量著我們,身子一動不動。
當我們對他講,我們對那塊地感興趣時,他挺和氣地說:“不賣。我答應過農民可以在上面放牛的?!?/p>
“我知道,”我緊張地答道,“不過,我們是在這里教書的,我們以為也許您愿意把它賣給準備在這兒長住的人。”
他努起嘴唇,盯著我們:“你說你叫什么名字來著?”
“蓋瑟。比爾·蓋瑟?!?/p>
“嗯。和格羅弗·蓋瑟有什么關系嗎?”
“有的,先生,他是我的祖父。”
于勒先生放下報紙,摘去眼鏡,然后指指那幾張椅子。我們坐了下來。
“格羅弗·蓋瑟是我的農場上最好的工人啊?!彼f,“來得早,去得晚。需要做什么就做什么,從來不需要指派?!?/p>
老人向前傾了傾身子:“一天夜里,都下班一個鐘頭了,我發(fā)現他還在倉庫里。他對我說,拖拉機需要修理,丟到這兒不管他心里就覺得不踏實?!庇诶障壬[起雙眼,陷入對遙遠往事的回憶之中,“蓋瑟,你說你想干什么來著?”
我對他講了一遍。
“這件事讓我考慮考慮,然后再來找我吧。”
沒過幾天,我又去了他的辦公室。于勒先生告訴我說,他已經想好了。我立刻屏住了呼吸?!?800,怎么樣?”他問。
每英畝3800元,我總共就得拿將近6萬美元!他該不是用這種方式拖我吧?
“3800?”我重復了一句,嗓子里堵了一下。
“嗯。15英畝共計3800美元。”這塊地恐怕要值3倍不止!我滿懷感激地接受了。
近三十年過去了,我和兒子漫步在這片曾經是牧場的草木茂盛的土地上?!氨炯蔽艺f,“你能有這片神奇的土地,并在上面長大,全是靠了一個你從來沒有見過面的人的好名聲啊。”
在爺爺的葬禮上,很多人都走過來多我說:“你爺爺可是個好人啊?!比藗冑澝浪麩嵝哪c,能忍讓,敦厚,慷慨——最重要的是誠實正直。他只不過是一個樸實的農民,但他的品質使他贏得了人們的敬重。
一個好人。多么美妙的詞句——這句話幾乎要從我們的文化中消失了。它使我想起了《圣經箴言》上的幾句話:“寧要選擇好的名聲,而不要那家產萬貫:寧要選擇可愛的贊譽,而不要那金銀財寶?!?/p>
好名聲是蓋瑟爺爺留給我的一份遺產。我也希望把它連同這個故事留給本吉。當他和他的兒子在這片溫柔的土地上散步時,他也將把這個故事告訴他的兒子。
[譯自美國《讀者文摘》]
責編/夏海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