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梭于大街小巷、前尖后圓的蛋形“腳踏的士”,簡直已成為柏林的一種象征了。
顧名思義,“腳踏的士”不是靠汽油或電力,而是靠人力驅動的,其前身是早巳不用了的中國三輪車。但與傳統(tǒng)的東方人力車不同的是,“腳踏的士”還是可移動的廣告,因為每輛車的車身上都印有一幅設計精美的廣告,如希爾頓飯店或法國名牌礦泉水。
首先想到利用“腳踏的士”來做廣告的是現(xiàn)任“為樂腳踏的士公司”總經(jīng)理瑪杜斯·查威斯基。此君早在7年前就萌發(fā)了設計制造“腳踏的士”的構想,并設想駕車人每天的租費為2.5歐元——運輸收入全歸駕車人所有,而車身上的廣告帶來的收入則歸的士公司所有。但好事多磨:當時銀行都認定他在“異想天開”,因而都拒絕向他貸款。
直到2年后,第一輛‘腳踏的士”終于出現(xiàn)在柏林大街上。不料游客立即喜歡上了這種不會污染環(huán)境、半透明的“綠色的士”,由此越來越多的廣告商也開始對這種外觀帶點未來主義風格的交通工具刮目相看。為樂公司的業(yè)務從此蒸蒸日上。到2000年時,運送旅客人數(shù)達30萬人次,廣告營業(yè)額達50萬歐元。今年的廣告營業(yè)額更可能突破150萬歐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