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EO的七宗罪:毀滅企業(yè)管理的七種錯誤與對策》 ,邁克爾·波頓著,文崗譯,中國紡織出版社2003年5月第一版)。
基于《財富》的CEO調查數(shù)據(jù),由該刊首席經濟學家撰寫,這本書是“安然事件”以來華爾街對美國公司治理問題的一次系統(tǒng)性的反省,接受調查的大公司CEO多達248位。恰如“譯者序”指出的,許多CEO之所以早夭,關鍵在于他們內心產生了一種“致命的自負”——在一個不再需要白馬騎士和救世主的時代,仍然迷戀這種管理方式,以英雄自居。
( 《魯迅的最后10年》 ,林賢治著,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3年4月第一版)。
這書的題目已經吸引了我,更何況它還包蘊著著者那著名的一腔熱血呢!“一部《魯迅全集》,恰如現(xiàn)代中國的普羅米修斯之火。周圍的世界,從來未曾因它的蔓延而發(fā)生燎原大火;它是屬于靈魂的,……一次又一次地從覆蓋中升騰起來,在黑暗和深寒中顯示出初始的意義。”
( 《時間的擺渡者》 ,西爾維婭·阿加辛斯基著,吳云鳳譯,中信出版社2003年4月第一版)。
從書架上取下這本小冊子,立刻被它的敘事方式迷住了。作者嗎?她是德里達的“前女友”,后來嫁給了法國總理,女權運動的傳奇式領袖,一位難得的女性思想家。再看看它的裝幀吧,我喜愛的淡紫色基調,背景是半幅年代久遠的素描,剛剛翻過那些帶有哲思概念的“目錄”,跳進眼簾的,是一串精美的黑白插圖。尤其是插圖一,“學生與模特”——這個驕傲地暴露在一群神情嚴肅、蓄著胡子的畫家們之上的年輕裸體女子,她……清新、純真、我們就將她稱之為“現(xiàn)代”。由此,作者開始探討西方思想傳統(tǒng)里“時間”的含義,接下去,你會讀到康德的先驗哲學,然而,這是多么不同于康德哲學的閱讀啊。
( 《非常罪,非常美》 ,毛尖著,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3年1月第一版)。
從內容到裝幀再到作者的名字,都告訴我這是一本好書,從書架上抽出,細細閱讀,字里行間,透出張愛玲式的筆法卻有了現(xiàn)代人的視角和語言。毛尖是誰?在“暖洋洋的票友時代”里以制作假電影票聞名校園,眼下則跟著潮流,“夜幕降臨就去搜小店小販的盜版,然后回家堆在書架上慢慢看?!?/p>
( 《世經末社會理論——相對主義、化約與理性問題》 ,張旅平等譯,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1月第一版)。
我知道這本書的作者,在吉登斯和特納主編的那部《當代社會理論》里,第一篇論文《經典的核心地位》便是由他撰寫的,給我留下了長久的印象。許多開創(chuàng)20世紀社會思想的偉大思想家都跨越了兩個世界。他們既做過理性的美夢,又經歷過隨之而來的理性的噩夢,在他們思想發(fā)展過程中的某一關口上,這些思想家又遇到了他們時代的黑暗面和非理性。
本刊學術顧問汪丁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