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今沒有到過長安(西安),很想去看看這個聞名世界的古都,但機會尚未來臨。于是,便對這塊遙遠的黃土地常常滿懷憧憬和想像……就在一種“懷念一個沒有去過的地方”的情懷中,我非常偶然地認識了武老師,一個“長安布衣”。
“長安布衣”是武老師的自稱,不過我很喜歡這個稱呼。布衣就是平民,不管武老師是誰,他將自己定位為布衣著實讓我感到了一種親切和輕松,我喜歡這種布衣之交。
認識武老師的時候,他正在北京“打工”(武老師的原話)。有一天,我接了一個讀者打來的電話,向我們反映我們某期雜志上的一個差錯(后來搞清楚是一個誤會),我們在電話里交談了一會兒,我知道了該讀者是北京某刊的副主編,他那本刊物的名頭很大,刊名是以“中國”兩個字開頭的,給人一種很權(quán)威、很有來頭的感覺。我以前真不知道這本雜志,自然也不可能看過。過了些日子,我收到了兩本雜志,果然很有來頭,封面就是國家領(lǐng)導(dǎo)人的頭像。給我寄雜志的就是這位打電話的讀者,他就是武老師。為了表示感謝,我回贈了兩本我的雜志。我和武老師就此開始了愉快的交往。后來,我收到了武老師的回信,信寫了整整兩大張,談了他閱讀我們選載的作品后的感受,并在信中真誠地感激我和我的同事們所做的這種浩瀚的選編工作。
武老師就這樣以一個熱情的、忠實的讀者身份走進了我的工作和生活。生活中的偶然和不經(jīng)意有時會帶來意想不到的收獲,也許正是一系列偶然的事件和人物才構(gòu)筑了我們豐富多彩的人生,讓人歡喜讓人憂。
我和武老師相識之后,他每每按時給我寄雜志,并以一個長者加朋友的姿態(tài)時常寫信來關(guān)心和鼓勵我。讀著那些信,讓我感覺武老師是一個特別真誠而又細膩之人。我沒想到武老師一下子就抓住了我的“把柄”———我的字,他說:“像你這樣是可以把字寫得更好的,但還需要下下功夫……你的簽名也不好,不如給我寫的信封好……”這幾句話正點中了我的要害,我一向羨慕人家的一手好字,面對那些賞心悅目的好字,我就會滋生出一種無奈:怎么小時候就沒人逼我練書法呢?以至現(xiàn)在連自己的名字也寫得不順眼。武老師真是一針見血啊。我因此知道了武老師對書畫的擅長和研究,尤其針對簽名,他編著的《怎樣簽好你的名》就是一本教你簽名的實用手冊。武老師把他的書鄭重地送給我,并為我設(shè)計了簽名,在信里一筆一畫地講解簽名的寫法。還囑我不必拘泥于他的設(shè)計,他只是“拋磚”,關(guān)鍵要引出我自己的“玉”來。如此認真,如此真誠,真是一個謙遜的長者風(fēng)范啊!
其實,沒多久,武老師就來信告訴我,他要離開北京,回西安的家了。我這才知道武老師家在西安,他原來是在西安的一個大學(xué)里教寫作課的老師,退休后被聘請到北京去工作,而如今他放棄北京的事業(yè)完全是為了要照顧家中有病的“老伴兒”和“嫁不出去的獨生大閨女”(武老師語)。武老師在信末告訴了我他西安家里的電話號碼和手機號碼,并說這封信不用再回。向來不善主動與人交往的我便心安理得地等待武老師回到西安后再與我聯(lián)系。記不清是過了兩三個月還是三四個月,一直沒有武老師的消息,我還是沒有貿(mào)然地打他留給我的電話,心想武老師也許還沒有安頓好,還是不要隨便去打攪的好。某一日終于又收到了武老師的來信,武老師在信里說:“前幾天去買《選刊》,看到你的芳名依然在刊物上,就想再寫信給你。雖然按慣例是你該打電話來或?qū)懶艁韱栁一氐轿靼矝]有?……這次回來真的是解甲歸田,想認真做回‘長安布衣’……我很在意和你的緣分,不愿輕易失去和你的交往,所以寫這封信?!?/p>
讀著這封信,我的心里充滿了內(nèi)疚,也有一絲莫名的傷感,但似乎還有那么一點兒激動和高興。我為自己的不禮貌、不懂事而內(nèi)疚:為武老師不得不“解甲歸田”的無奈感到憂傷;同時也為武老師看重友誼的真摯之情而倍感高興。想一想,再想一想,在這個五光十色的物質(zhì)時代,在這個追逐權(quán)力和金錢的社會里,人情早已淡薄,人與人之間的關(guān)系和行為被各自的利益所驅(qū)使,仿佛都卷入了一個相互利用和相互交換的怪圈,權(quán)錢交易、權(quán)色交易、權(quán)權(quán)交易、假冒偽劣、坑蒙拐騙、欺詐陷害、六親不認、反目成仇乃至喪盡天良……現(xiàn)實中這種種丑惡的東西我們見得還少嗎?正是因為缺少誠信、真情難覓,我們才要那么大張旗鼓地呼喚真情和吶喊誠信,而這些原本就應(yīng)該是我們?yōu)槿说幕酒焚|(zhì)和素養(yǎng)啊!
“我一個‘長安布衣’,無權(quán)無勢,無錢無能,居然還有朋友?令我相信這世上除了‘實惠’之外,還真有人在意那種叫做精神的東西?!笔前?,是啊,我也僅僅是一個靠工資自食其力的人,同樣無權(quán)無勢,同樣無錢無能,居然也有朋友?真的,真的,我還是相信那些老話:“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人生貴相知,何必金與錢”?!伴L安布衣”,還有什么比這樣的人更平凡更普通更樸素更真實?我要感謝武老師,感謝他賜予我的這份最平凡最普通最樸素最真誠的友誼。
回到西安后的武老師一直處在兩難之中,他告訴我他的興趣和愛好非常廣泛,而他這一生卻用了近20年的時間干了一些不該干的或者是原本就干不好的事。而如今他的首選是做好老妻的伴兒,其次則不甘心地想努力做一兩件自以為“能干的也可能干得好的事”。這期間,武老師有幾次又被朋友請出山,去幫朋友們做事。但這些都是極短期的行為,因為他已經(jīng)明確了自己的首要任務(wù)是做好“伴兒”,所以武老師很難,很矛盾,很無奈。他甚至感嘆———一個人不能掌握自己的命運,真是大悲哀啊!是的,很多時候我們不得不屈服于命運的安排,沒有人可以完全掌握自己的命運。所以我深深地理解武老師,也許他只是一個“長安布衣”,但他始終沒有放棄自己的理想,始終在堅守,堅守他的責(zé)任,堅守他的理想,堅守他內(nèi)心的目標(biāo)。這種堅守使他變得寬容,也使他依然充滿活力。
每次與武老師通電話都感覺到他的開朗、熱忱與善解人意。知道我每天都是坐著看稿編稿,武老師就一再提醒我要注意頸椎?。恢牢椅覆缓?,就叮囑我要去檢查;知道我缺少運動,就建議我加強鍛煉,還介紹我做“靜功”。也許是意識到了我對身體的不重視,也許是他年輕時經(jīng)歷過一場大病,武老師以過來人的切身體會多次在信中認真地告誡我健康有多么重要。這一切讓我感到他對人的關(guān)懷是真心真意、實實在在的,我想如果我不把身體搞好,不要說對不起武老師的關(guān)心,恐怕連自己都對不起了。
就在今年年初,武老師出去散步的時候,右腳外側(cè)意外地發(fā)生骨裂,結(jié)果是打了石膏,不能走動。后來慢慢能用雙拐練習(xí)走路,幾個月后才逐漸恢復(fù)正常。這是武老師“解甲歸田”后的一次意外重創(chuàng),他由此深感“年齡不饒人”,幾次在信中流露了對自己身體的擔(dān)憂。我從來就不善于說那種安慰人的話,不知道怎樣去安慰武老師,想起當(dāng)初自己寫信去只知道說安心養(yǎng)傷這類廢話,覺得自己真是無用得很。好在武老師是個胸懷坦蕩之人,因為“此生還沒有做虧良心對不住別人的事”,因此他拄著拐杖在家練走路的時候,念念不忘的還是他內(nèi)心想要做的事,他一直在努力要求自己、提升自己。武老師也曾不止一次地勉勵我:應(yīng)該利用自己的優(yōu)勢好好做點事。這分明傳達了一種對我的期望啊。此刻我真的深感慚愧,因為這樣那樣的理由,任光陰虛度,我至今也沒有做成功什么事,甚至還沒有好好地去練字。
“羊年如意是真仙”,這是武老師在羊年送給我的一份厚禮。那其實是武老師親手制作的一張精美卡片。一枚金色的四方形羊年紀念章,配以兩朵水仙干花,還有武老師用篆體書寫的“羊年如意是真仙”。這是武老師的精心設(shè)計,羊年是我的本命年,水仙干花來自我寄給武老師養(yǎng)的水仙花(據(jù)說水仙花是武老師最鐘愛的三種花之一)。而“羊年如意是真仙”包涵的深意更耐人尋味。武老師忍不住在一次來信中透露:關(guān)鍵是“如意”二字,爭取、找到、創(chuàng)造、努力、自如一一地進入如意的境界,真的是會成神仙的。
爭取、找到、創(chuàng)造、努力、自如———這不就是武老師內(nèi)心的人生目標(biāo)嗎?他追求的不就是這么一種境界嗎?也許我們成不了傳說中的神仙,但我們是可以做自己的神仙的。
此時此刻,我在東南海濱遙望西北長安,仿佛看到“唐朝的天空”下,有一位“長安布衣”,一邊朗朗地笑著,一邊向我走來,他好像在對我說:好好活著,好好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