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個成長的公司都需要盡其所能召集最好的董事團隊,這是一個權(quán)力平衡和成功所需要的理想模型。
過去一年里,公司丑聞和董事會里公開的勾心斗角給所有公司,而不僅僅是大公司的CEO們敲響了警鐘:董事會可能是個大包袱,也可能會對公司大有裨益。
如果能把技巧、金錢、創(chuàng)造力、多元化和信譽,以正確的方式交融,就大有可能成功。但如果選錯董事,公司的舵就會偏離方向,盲目地駛近破產(chǎn)和恥辱。
但CEO們也無需為此恐懼。最近,激進的股東們對重組的呼吁和后安然(post-Enron)、后泰科(post-Tyco)的股票交易,提供了一個新的契機——不僅僅是印證依照規(guī)則游戲,而且是玩搶凳子游戲——如果有必要的話,尋找一個更好的董事會煉金術(shù)。而對那些正在起步的公司,建立董事會就相當于一個尋找父母的機會。
有些人會說,應該首先找獵頭公司——將和公司毫無牽連的董事招入董事會。
紐約股票交易所和證券交易委員會(SEC)最終制定了一個指導方針,要求上市公司董事會中獨立董事必須占多數(shù)。同時它還要求,這些不參與管理的獨立董事要召開例會。
當然,私有公司可以不受約束,但公司管理專家認為,如果以從外界募集資金為重,最好考慮一下?lián)碛凶銐蚨嗟莫毩⒍隆?/p>
如何給董事支付薪水是另一個復雜的問題。在技術(shù)熱潮中,大部分人樂意得到股票。今天的情形有所不同,董事更容易為現(xiàn)金所驅(qū)動。
除此之外,公司股票分紅仍然是至關(guān)重要的激勵。要使董事感覺自己像一個股東,最好的方法是讓他(她)成為股東。
但公司管理專家們也會留意一系列相關(guān)的行為,比如明確規(guī)定,禁止內(nèi)部員工賣掉自己的股票,直到他們離開公司三年以后。
把這些放在一邊,大多數(shù)專家認為,把不同的意見融會貫通,仍比任何事都重要。公司急需的是富有以下三項核心技能——戰(zhàn)略眼光、銷售和市場的董事。同樣,在審計和管理方面有專業(yè)眼光的人也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