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前首相威爾遜與一個小孩有過一件趣事。
有一天,威爾遜為了推行其政策,在一個廣場上舉行公開演說。當(dāng)時廣場上聚集了數(shù)千人。突然從聽眾中扔來一個雞蛋,正好打中他的臉。安全人員馬上下去搜尋鬧事者,結(jié)果發(fā)現(xiàn)扔雞蛋的是一個小孩。威爾遜得知之后,先是指示屬下放走小孩,后來馬上又叫住了小孩,并當(dāng)眾叫助手記錄下小孩的名字、家里的電話與地址。
臺下聽眾猜想威爾遜是不是要處罰小孩子,于是開始騷亂起來。這時威爾遜要求會場安靜,并對大家說:“我的人生哲學(xué)是要在對方的錯誤中,去發(fā)現(xiàn)我的責(zé)任。方才那位小朋友用雞蛋打我,這種行為是很不禮貌的。雖然他的行為不對,但是身為大英帝國的首相,我有責(zé)任為國家儲備人才。那位小朋友從下面那么遠的地方,能夠?qū)㈦u蛋扔得這么準,證明他可能是一個很好的人才,所以我要將他的名宇記下來,以便讓體育大臣注意栽培他,使其將來能成為我國的棒球選手,為國效力?!蓖栠d的一席話,把聽眾都說樂了,演說的場面也更加融洽。
也許有人會說,威爾遜是小題大做、故弄玄虛。但不管怎么說,他懂得從別人的過錯中發(fā)掘長處,積極尋找具有建設(shè)性的建議,不僅讓不愉快的事情隨風(fēng)而逝,而且還將壞事化為好事,幫助自己擺脫尷尬的境地。拋開其他而不論,多數(shù)聽眾認為,威爾遜對待小孩子的趣事,還是幽默與可貴的。
美國前總統(tǒng)里,根與一個小孩也有過一件趣事。
1983年11月1日,里根總統(tǒng)的辦公室里請進了一位小客人。他叫比利,只有7歲。比利患了一種絕癥,醫(yī)生說他不會活過10歲的生日。但當(dāng)時小比利心中卻有一個美好的夢想——當(dāng)美國總統(tǒng)。
里根總統(tǒng)得知此事后,決定讓小比利當(dāng)一天臨時的美國總統(tǒng),而自己則做這位“小總統(tǒng)”的助手。
里根向“小總統(tǒng)”詳細介紹了日常工作和職務(wù)范圍,隨后就忠實地侍候在小比利的身邊。部下呈上的文件,“小總統(tǒng)”都請里根參加討論,取得一致意見后,請里根代簽并蓋章。
在辦公之余,里根與“小總統(tǒng)”進行了友好的交談。里根告訴比利,他自己7歲時,只夢想成為一名消防隊長,還未曾想到過當(dāng)總統(tǒng)。小比利聽到這些很高興,當(dāng)然更讓他高興的是他終于“實現(xiàn)”了他的總統(tǒng)夢。
也許有人會說,里根是收買人心。但不管怎么說,他深知怎樣與小人物相處,絕不會輕蔑、壓制小人物。拋開其他而不論,多數(shù)人認為,里根對待小孩子的趣事,也能顯示出他的非凡之處。
美國總統(tǒng)克林頓與一個小孩也有過一件趣事。
有一天,克林頓到醫(yī)院探視病人,有一位小孩突然鉆到他的身邊。這個小孩不斷地看著克林頓先生,什么話都不說。
、
就這樣沉默了幾秒鐘之后,克林頓首先開口:“你有什么話要跟我說嗎?”
“我想要你的簽名!”小孩用洪亮的聲音說。
克林頓情不自禁地露出微笑,拿起名片,很快地寫上名字,正要交給小孩時,小孩又要求說:“我可以要4張嗎?”
克林頓一臉笑意:“為什么要這么多張?一張不夠用嗎?”
小孩回答他:“我要用3張你的簽名去換邁克爾·喬丹的一張簽名照,至于剩下的一張我會妥善地收藏起來。”
克林頓總統(tǒng)并沒有因此而不高興,他接連拿出3張名片,都簽上了名字,同時開朗地說:“我所疼愛的一個侄子,最喜歡邁克爾·喬丹,改天有空我也要幫他去換一張邁克爾·喬丹的簽名照?!?/p>
也許有人會說,克林頓有緋聞,愛做秀。但不管怎么說,他深知應(yīng)該對孩子有愛心,應(yīng)該滿足一個孩子的要求。拋開其他而不論,多數(shù)人認為,克林頓對待小孩子的趣事,還是能讓人感到平易近人的愉快。
高山離人們越近,就越顯得高不可攀。真正明智的大人物,大概并沒有這種高山的近距離效應(yī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