隱地來美訪游,我問他對美國的“第一印象”是什么?他說:
“一到了檀香山,我就發(fā)覺美國的胖子真多?!?/p>
我把我在美國所有的左鄰右舍仔細想過一遍,居然真的是以胖子居多,并不只有在夏威夷如此。反而是夏威夷因有那種以胖為美的傳統(tǒng)觀念,倒覺得他們胖得“理直氣壯”。
我們在檀香山的時候,有對鄰居夫婦有土著的血統(tǒng),皮膚深黃、黑發(fā)黑眼,就像在田里工作久了曬黑了的中國人。可是他們體形的粗壯,沒辦法形容。外子常打趣:
“那位太太的慕慕,夠你做一打襯衫用?!?/p>
“慕慕”是夏威夷最受歡迎的女裝,其實就是沒有腰身的布袋裝,但是花色奇艷。大概就是因為胖女多的緣故才能流行,穿起來腰身是無所謂的,花色眩目或許可以使人忘去底下的肉。
人家說:心寬體胖。這對夫婦恐怕是的。在我的印象之中,他們經(jīng)常是笑容滿面,晚飯后也總 是拿著約克力力在幾戶人家合用的公共院子里彈彈唱唱。我在夏威夷住過的兩年里,它給我的“天堂”的感覺,與其說是出于那兒的天氣與風景,倒不如說是由于那兒的人(如我們的鄰居),他們的知足與悠閑使然。
所謂胖,大概是身高與體重失去比例的意思。胖得結(jié)結(jié)實實,其實也不難看。惟有胖成癡肥浮腫一般,那才真丑。我們在夏威夷的鄰居屬于前者,在水牛城的鄰居卻是屬于后者。
在檀香山時我們是窮留學生,左鄰右舍也都是些低收入的人。那對胖鄰居是在甘蔗田里做工的工人,所以雖然飲食毫無節(jié)制,但平日勤苦勞動,卻也胖得壯實,并不難看。在水牛城我們買下第一棟“自己的房子”時所遇到的右鄰就不同了。
他們夫妻倆都還很年輕,卻已胖得不成樣子,“走起路來活像水缸搬了家”是真的。不光是雙下巴,整個人都成了三角形,所有的油水全沉積在腹部,行動起來好像極吃力的樣子。電視上也有個胖胖的節(jié)目主持人葛里森先生,可是他雖胖,還可以端著咖啡杯跳踢踏舞呢。我們的鄰居卻總是拿著啤酒罐懶懶地躺在后院的躺椅上曬太陽。也許有點兒自卑,他們跟鄰居們從不來往,跟我們也只點點頭而已。兩家的關系,真正是“比鄰若天涯”。
不過,他們有個三歲多的小女孩子卻長得嬌小可愛。因為跟我家蜜糖年齡相仿,所以時常往我家跑。熟了之后,總是一來就要東西吃。老是催蜜糖來問我:有沒有糖,有沒有餅干,有沒有冰淇淋什么的。后來才知道,她母親從來沒給她吃飽過,零食更是等于禁品。有一天,小女孩在我家待得過久,我催了三四回她都不肯走。后來我說:
“你再不回去,下次你媽媽就不準你過來了。”
果然,話才說完,她母親打電話過來,很是生氣,大有責我“誘騙”之意。自此以后,小女孩被禁足在家的時候多,我也“清靜”起來??墒侵灰蛔叩胶笤?,總要趴在我們兩家共有的鐵絲欄上對著我家女兒的臥房叫:
“蜜糖,可不可以來跟我玩?蜜糖,可不可以出來玩?”
我們搬離水牛城不覺已六年,每跟女兒回想起水牛城的人事來,總是會想到那個小女孩。她的餓、她的呼喚,想起來可憐。
除非有病,一個人要能讓自己胖到癡肥而丑陋的地步是不可思議的。中美兩國,富足的程度當然有異,可是如果兩國的富足程度對調(diào)的話,我想中國胖子也不會有美國胖子多的。因為在自制力、耐心與勤勞這些方面說來,美國人都太不及中國人了。如果吃時能稍稍有點節(jié)制,平日操作勤勞些,對減肥運動多點耐心與恒心的話,一個人又能胖到哪里去呢?還有一點大概也很重要,中國人胖了會自卑,不大敢見人,美國人太個人主義,胖了會自以為有特色,還要爭取“胖”權(quán)。若不是胖與許多疾病有所瓜葛,我們這些瘦老中在美國,早就要“無立錐之地”了。
“美國人怕死,每戰(zhàn)必敗”是越戰(zhàn)之后的“趣談”??墒墙陙砻绹伺屡忠雅鲁鲆环N病來。那病是精神性厭食癥。任何食物都不想吃,吃了就吐,有人一天吐上十幾回。要不了多久,就瘦得不成人形,最后還有生命危險。“木匠二重唱”的才女歌星就是得了這個病癥,年紀輕輕就去世了,死得真冤。非洲人因餓荒而亡,美國少女因怕胖而面對著佳肴嘔吐。《鏡花緣》的作者就是有再好的想像力,也寫不出這樣奇怪的“胖子國”來吧?
據(jù)說一個國家國民生活水準的高低,與那個國家糖的消耗量成正比是很明顯的事實。美國年消耗糖量居世界第一,這大概也是他們胖子多的原因之一。這里食品店里蛋糕、巧克力糖之類的甜點,其甜度往往是中國人不能忍受的。我每次看見食譜里有糖的地方,總是要把份量減成三分之二或一半才行。糖,實在是食物當中,最壞卻最具有誘惑吸引力的東西,很像風騷的女子,我這么說,是因為忽然想起張愛玲的小說《紅玫瑰與白玫瑰》里頭的王嬌蕊。
嬌蕊的晚飯就吃一片烘面包、一片火腿,因為怕胖??墒瞧綍r又手里捧個玻璃瓶,里面是糖核桃。這又不怕胖了?她的先生士洪是這么解釋的:
“他們?nèi)A僑(嬌蕊是新加坡華僑),中國人的壞處也有,外國人的壞處也有。跟外國人學會了怕胖,這個不吃,那個不吃,動不動就吃瀉藥,糖還是舍不得不吃的。你問她為什么吃這個,她一定是說,這兩天有點小咳嗽,冰糖核桃,治咳嗽最靈?!?/p>
我現(xiàn)在左鄰右舍,左邊是太太胖、先生瘦,右邊是先生胖、太太瘦。韓國詩人許世旭有一天酒后發(fā)言道:
“我看夫妻當中,一胖一瘦的話,多半是瘦的脾氣壞,胖的脾氣好?!?/p>
我說:
“如果兩個人胖瘦一樣呢?”
他說:
“那一定是天天大打出手?!?/p>
兩個瘦子相打,我可以想像。兩個胖子不知如何打法?一般說來瘦子跟悲劇有關,胖子根本就是喜劇。我們在電影《屋頂上的提琴手》里,看到的男主角是個胖胖壯壯的中年人,因為他演得太好,不覺有異。后來我在匹得芒看了一次舞臺劇的《屋頂上的提琴手》,男主角竟是個瘦高的人,劇散后想想,一個在農(nóng)莊上辛勤工作,養(yǎng)了五個女兒又要對付嗦太太的這么一個人,當然應當是瘦子才對??墒前凑绽显S的理論推演起來,男主角是給他太太“氣”“胖”的倒也十分可能。
人家說:人到中年,發(fā)胖如同水火,擋都擋不住。有一天,我若發(fā)起胖來,我愿意說那是因為我脾氣變好的緣故,與年齡無關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