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39年,林則徐作為欽差大臣到廣州禁煙。到任不幾天,就被邀出席洋人的宴會。這些洋人都知道林則徐是禁煙派,想設計在歡迎宴席上奚落他。當林則徐在宴席上坐定時,以英國領事為首的歐美領事要人殷勤地獻上一道直冒氣的菜,看上去像淡黃色面粉一般,幾位領事彬彬有禮,對林則徐說聲“請!”林則徐猜想也許洋人想燙我,讓我出丑,于是用湯匙舀了一點送到嘴里一嘗,感到十分冰涼,禁不住打了個寒顫。洋人見狀哄堂大笑,原來這道菜是冰淇淋。
過了幾天,林則徐也設宴回請這幾位領事。數道菜上過以后,林則徐叫人上了一道像面粉一樣的菜,上面點綴著太極圖案,滿屋散發(fā)著誘人的香味,只是不見冒氣。林則徐客氣地對洋人說聲“請!”洋人們察覺林則徐要報復上次宴會之事,他們看這道菜不冒熱氣,都以為是冷食,而他們都習慣吃冷食。于是他們樂哈哈用湯匙舀起往嘴里送,頓時燙得眼睛翻白、失聲大叫。在座的客人都驚呆了,林則徐卻笑吟吟地說:“請多吃點,這可是我家鄉(xiāng)福建的名菜——太極芋泥?!痹瓉硖珮O芋泥是將粒大質松、味香的檳榔芋去皮加水蒸熟,用刀板壓成泥,放在大碗里調入白糖、芝麻、花生、桂花露、熟油、水,攪拌成泥狀,后裝入小盤里用蒸籠蒸1小時取出,最后用紅棗泥、瓜子仁、櫻桃在芋泥上飾成太極圖案。盡管剛出籠的太極芋泥里面熱度很高,但芋泥具有不透氣的特點,表層又蒙著豬油,因而這道佳肴不冒熱氣,其實卻很燙口。太極芋泥往往是宴席中最后一道菜。人們飽嘗山珍海味之后嘗一嘗太極芋泥,頓感香噴噴、甜潤潤,別有一番滋味。
林則徐以太極芋泥巧斗洋人,至今傳為佳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