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中禾
1912年2月12日,過罷臘月二十三小年,鼠年春節(jié)還差七天,我們大清皇上宣布退位了。沐浴了二千多年的皇恩的華夏子民一下子失去了主子。盡管現(xiàn)在我們已經(jīng)淡忘了那份傷痛,可那的確是中華民族開天辟地以來最大的事變,全世界矚目,全中國動容。民國政府專揀我們大清朝的痛處下手,他們讓男人剪辮子、女人放腳、廢三班衙役、禁鴉片。男人沒了辮子還有什么身份?女人沒了小腳,她怎么出嫁?沒有為縣太爺拉板喝道,也就等于沒了王法;不擺煙槍,官宦名士哪還有風(fēng)流儒雅?幸虧他們?nèi)萑塘死戏馉斪钕矚g的京戲。大約他們知道奴才們一下子難以割舍主子的恩情,在京戲里重溫舊夢,對民國無傷大雅。當(dāng)你搖著頭和著臺上的板弦為迷人的角兒叫好的時候,享受的是慈禧太后皇宮里的快樂,當(dāng)然也就不會去懷想八國聯(lián)軍或是秋瑾的鮮血。正如現(xiàn)在唱唱《紅燈記》、《沙家浜》,人們并不會再想起張志新、遇羅克、老舍……娛樂是消解記憶、化解恩怨的良藥,相聲、小品比藥和酒更好。一笑解百愁,一笑解百恩,再沉重的話題也經(jīng)不住一笑。中國人自古就有一笑了之的灑脫。
張勛復(fù)辟雖然已成歷史笑柄,可難道從中不能窺出一點世道人心?袁世凱稱帝,是他的中、外智囊團根據(jù)中國國情提出的安邦大計?!懊裰潜跋轮畤铍y于建立共和?!保ㄔ厦绹檰柟诺轮Z語)也許有賀長雄(袁氏的日本顧問)和古德諾(Frankj.Goodnow)至今也不明白,為什么如此“民智卑下”的中國,當(dāng)時竟沒有選擇洪憲皇帝,而弄出了一個北洋政府?是因為袁世凱沒有皇家血統(tǒng),不是真龍?zhí)熳?,難以服眾?還是那時的中國人人都想當(dāng)皇帝,與其老袁當(dāng),何如自己當(dāng),結(jié)果變成了軍閥混戰(zhàn),各霸一方?
其實這位曾任霍普金斯大學(xué)校長的古德諾先生對袁世凱所說的話不無道理。他認為中國人不能沒有皇帝。他沒說“民智卑下之國”配不配享有民主,它的國民配不配享受西方從十三世紀文藝復(fù)興就已經(jīng)開始了的人文精神和民主啟蒙。從大英殖民地獨立,美國人沒有自己的皇帝可懷念,他們就認為民主這張大花牌在合眾國的國民那兒挺好看,別的民族只能奢望它。古德諾博士戴著美國人這副眼鏡,說中國人不能沒有皇帝就在所難免,那是二十世紀上半葉的事。在二十世紀之末的1999年,一個大陸移民作家哈金以英文寫的書《Waiting》(等待),獲美國國會圖書館獎。這本書的封面是一條縱貫全頁的長辮子。《芝加哥論壇報》宣傳此書的文章用1/4版面畫了一對小腳做插圖(見劉意青先生文章《拿誠實作交易》)。接著,二月河先生因《雍正皇帝》一書被美國某個圖書博覽會評為“最受歡迎的中國作家”。對這兩本書如何評價是另一回事,倒是美國人用辮子、小腳和皇帝這三個最具代表性的物象,使我們看清了中國在西洋鏡中的形象。———為了表達他們對大清朝尊貴的辮子的特殊興趣,他們還特意把pig(豬)和tail(尾巴)連接起來造了pigtail(辮子)這個詞匯。被大清中國人看做生命般珍貴的辮子,在英語里就是豬尾巴。而前不久筆者在法國看到,巴黎的一個中餐館為了表明它的正宗,樓廳迎賓處高掛著康熙皇帝的畫像,好像中國人至今仍是大清的遺民。這不能怪他們。到了世紀之交,我們的傳媒和一些站在主平臺上發(fā)言的大腕們在弘揚帝力上的精彩表現(xiàn),不是有力地印證著西方人的目光嗎?將近一百年過去了,人類興高采烈歡慶進入二十一世紀的時候,失去老佛爺?shù)倪z憾仿佛仍在我們心中回蕩。民國共和以來,人們大談民主、自由、平等、博愛,以談清說皇為恥,使我們眷念大清、懷念皇上的情思在孫中山這幫革命黨的塵封下沉睡了半個多世紀。九十年代以來,我大清威儀才得再現(xiàn)輝煌。電視上滿屏的清朝戲算滿足了我們對皇恩、皇權(quán)的追慕之情。皇帝重現(xiàn)天威,宰相、道臺、府縣的老爺們也都出來清正廉潔、剛正不阿地表演了一番。能原汁原味地對著老佛爺行三跪九叩大禮,嘴里重新喊幾聲“喳”“奴才……”的確是十分過癮的事啊??雌饋?,“五四”時期提出的德先生(民主)、賽先生(科學(xué))歷經(jīng)將近一百年之后,還是不如賢臣、明主更適合中國國情。國家大事讓天下人都操心,當(dāng)然不如皇上一人操心好。不但省事,也免得亂套。他老人家替我們操心,替我們決斷,我們就用不著思想,用不著胡說八道,十八口人亂當(dāng)家,天下就會大亂。皇上勤政愛民,勵精圖治,夙興夜寐,憚心苦慮,孫中山們?yōu)槭裁捶堑米屗屡_?沒了皇上,世道混亂,人心澆漓,腐敗滋漫,貪官橫行,誰來為我們作主?那幕大戲的主題歌不是遺憾康熙大帝為什么不再活他五百年?盡管現(xiàn)在我們知道“萬歲!萬萬歲!”只不過是拍皇屁的屁話,可他是千古一帝,百姓的依靠,難道上天不該假以年華,給他五百年壽齡?康熙如果再活五百年,明主有道,賢臣盡忠,黔首聽命,四海臣服,河清海晏,天下還會這么亂嗎?人心還會這么不古嗎?貪贓枉法、買官賣官、雇兇殺人、走私販私這等丑事還會出現(xiàn)嗎?車匪路霸、賣淫嫖娼、制假販假、豆渣工程還會有嗎?
然而最使人無奈的是,現(xiàn)在的女孩穿皮鞋都嫌襪子礙事,小腳肯定不會再有人愿意裹;想一副三寸金蓮可不是件容易事,那要從五歲開始纏腳,不但白天用力勒,夜里還不能松動。無怪乎民國放腳運動中,有的女人為抗議放腳而上吊自殺,那是毀了她一生的成就呀。而那被洋人鄙稱為豬尾巴而又特別逗引他們好奇心的長辮子,男孩們怕也不會有人去留了;除非它真如《神鞭》里那樣能練出武功來。如今的時裝表演,連蜜蜜都露出來了,“男不露臍,女不露皮”的敦厚國風(fēng)怕也只能成為過去。推動享樂文化,本是為了消解沉重的思想,使一個民族在快樂中全都成為白癡;結(jié)果打開潘多拉寶盒,我中華幾千年帝王文化、傳統(tǒng)道德受到嚴重威脅,對皇上濃濃的思念并不能使中國人愿意回到從前。吃、喝、玩、樂,今天好快活,雖然精英們的杞憂被小品文化輕松消解,可衛(wèi)道者的訓(xùn)詁也被快活的人們一笑了之,寓教的歌舞只不過是實現(xiàn)商業(yè)價值、個人目的的手段,沒人把它當(dāng)真。
我們只有羨慕澳大利亞了。他們前年對要不要留在英聯(lián)邦進行全民公決,大多數(shù)人害怕像美國那樣的民主成本太高,為了省心、省事,還是選擇了要女王不要共和。其實,英國及不少的歐洲國家仍保留著皇位,日本也還保留著天皇,可他們的皇帝不合中國人的口味??涤袨樵缃o清朝皇上出過主意,叫他學(xué)日本,搞君主立憲,為此還鬧了一場壯烈的戊戌變法??涤袨榈闹饕庠谥袊胁煌ǎ且驗樵谥袊墓艜?、古訓(xùn)里哪個字都沒有“權(quán)”字要命。從秦始皇統(tǒng)一六國開始,中國皇帝和百姓都認同天無二日,權(quán)不二授。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天經(jīng)地義?;噬显跄馨褭?quán)交給自己的臣子,不理朝政?那不成了昏君?中國人做皇帝、做官,都特別投入,特別管事,特別講究“在其位,謀其政”、“守土有責(zé)”。如果誰像英王、日皇那樣世代坐享清福什么事也不管,我們中國百姓答應(yīng)嗎?百姓需要圣主、明君、好皇帝,不需要象征意義、不管事的皇帝。交了權(quán),百姓不再認你,你的身家性命就成了問題,還能享清福嗎?對中國人來說,權(quán),就是你死我活。這只要看看中國戲和外國戲結(jié)局的不同就能明白。在外國戲里,受盡磨難的主人公最后不是突然繼承了一份豐厚的遺產(chǎn)、找到了一個很有錢的親人,就是自己一下子發(fā)了大財,能夠想怎么的就怎么的;而中國戲里好人好報必須是出現(xiàn)了一個八府巡按是他失散的親人,或是自己中了頭名狀元,帽插金翎,這才能沉冤昭雪,平步青云。外國人崇拜金錢,中國人崇拜權(quán)力。進入二十一世紀,一再出現(xiàn)為升官、保官雇兇殺人的事,這是因為他們越來越懂得“權(quán)”不但是金錢,是榮華富貴,還是妻兒子孫的依靠,是家族的命運。我們對“不管事的皇帝是好皇帝,不專斷的官是好官”很難理解,更不要說去接受。
在巴黎中餐館瞻仰我大清皇上的御照的時候,我更想去看看巴黎公社墻?!皬膩砭蜎]有什么救世主,也不靠神仙皇帝……”從1871年這歌聲在巴黎街頭響起,至今天已經(jīng)一百三十一年,“全靠自己救自己”這句話,我們相信嗎?
(治清摘自《隨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