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寶玉
教材分析
《人生難免有挫折》選自九年義務教育全日制初級中學教科書《思想政治》〔蘇教版)第一冊。本教材是江蘇省中小學教學研究室根據(jù)教育部《九年義務教育小學思想品德課和初中思想政治課課程標準》(修訂)編著。本課為第四單元《能夠承受挫折 勇于開拓進取》的第一課時,主要是讓學生體驗挫折、感受挫折、認識挫折,因而設置一定的情境讓學生體驗是教學的關鍵。而在活動和交流分享中形成對挫折的正確認識,并堅信“人生難免有挫折”,是教學的重點,使學生在以后的生活中再遇到挫折時,有一定的心理準備,不至于驚慌失措,而能以平常心態(tài)從容應對。
設計理念
新課程積極關注體驗性學習,強調教學要從學生的經(jīng)驗和體驗出發(fā),密切知識與生活的聯(lián)系。而心理健康教育最忌諱說教,“這種教育應該是吸引而不是強迫進行,讓學生在活動體驗中學習,這樣才會有效”。因而在教學中本著“在活動中體驗,在體驗中感悟,在感悟中成長”的理念,努力創(chuàng)設活動情境讓學生體驗、感悟,使“人生難免有挫折”內(nèi)化成學生自己的信念。
教學準備
1.把課桌擺成圓形,中間留出3~5米的空間。
2.準備好七個小板凳,供游戲時用。
3.準備一個像麥克風一樣的東西,供“采訪”用。
4.投影儀和相應的膠片。教學流程
一、活動體驗。
1.師:今天,我們要做一個“搶凳子”的游戲,需要七位同學,誰來參加?
2.宜布投影游戲規(guī)則。
①七位同學搶坐這六個凳子,其中必有一人被淘汰。
②七位同學隨著老師的掌聲響起,按逆時針方向有節(jié)奏地轉動,不得故意拖延時間。
③當老師掌聲停止時,開始搶坐凳子,不得搶別人已經(jīng)搶坐好的凳子。
④沒有搶到凳子的同學即被淘汰,準備接受“采訪”。
⑤再減少一個凳子,以此類推,直到最后一個。
3.其他同學仔細觀察,準備當一回“小記者”,對被淘汰的同學進行“采訪”。請他們想一想,將準備采訪什么內(nèi)容?怎樣進行采訪?
4.組織活動。
課堂引導和關鍵環(huán)節(jié)的處理:
(l)引導學生根據(jù)不同的采訪對象,有針對性地設計問題。如:“你是第一個被掏汰的,也可以說你是游戲活動的第一個失敗者,你想到了你會是第一個被淘汰的嗎?你現(xiàn)在心情如何?”
(2)引導采訪學生學會運用情感支持性語言、激勵性語言、挑戰(zhàn)性語言等。如:“我真佩服你……”“下次有這樣的活動,你肯定還會參加,對嗎?”“下次再有這樣的活動,你還敢參加嗎?”
(3)積極關注學生的“特殊”表現(xiàn)。例如,對失敗后反而高興的同學,老師采訪;“盡管失敗了,看得出來你很高興,為什么?”(可能是期望值小或重在參與不看重結果等。)“你認為你失敗的原因是什么?”“下次有這樣的活動你肯定還會積極地參加,對嗎?”(采訪其他同學)“你從這位同學的行為和回答中有什么新發(fā)現(xiàn)?
(4)關鍵環(huán)節(jié)處理。當游戲進行到只剩下最后兩位同學時,做如下處理,以增強學生的情感體驗:①現(xiàn)在就剩下你們倆了,離勝利只差一步了,想不想奪冠?(老師分別采訪)心情如何?②下面,我們?nèi)鄥⑴c,支持A同學的請到左邊,支持B同學的請到右邊,2分鐘結束。③(老師分別采訪兩位)面對你的支持者說句話吧。④同學們,為你支持的同學加油吧!
(5)及時給予情感上的支持。例如,①你是最后一個被淘汰的,功虧一簣,心情如何?②作為失敗者,主動伸出友誼之手,向對手說句祝賀的話,愿意嗎?【引導學生坦然對待挫折和失敗,培養(yǎng)其豁達的胸懷?!竣巯麓芜€有這樣的活動,你還敢參加嗎?
5.結束活動。
①下面我們將進行第二輪活動,誰愿意參加?
②采訪高高舉手者:你不怕失敗嗎?
③采訪不舉手者:你為什么不愿舉手?
④由于時間關系,我們不能再繼續(xù)進行活動了。
⑤心理引導:七位同學參加活動,有六位同學都失敗了,這六位同學渴望勝利的愿望都成為了泡影。通過這次活動你悟出了什么?(說的同學越多越好。)
⑥小結:其實,在我們的現(xiàn)實生活中,也常常會遇到挫折和失敗,今天我們來學習第十三課:人生難免有挫折(板書)。
二、課堂調查。
【讓學生體驗感悟;人人都會遇到挫折?!?/p>
1.調查的問題:你失敗過嗎?
2.大家猜猜看:你認為咱們班級大約有多少人會舉手?請一個學生回答,再問:有沒有比這多的?有比第一個同學說得少的嗎?(大約七八個同學回答。)
3.凡是品嘗過失敗滋味的同學請舉手。
4,請每位同學轉頭看看周圍的同學和全班同學,此時此刻,你的感受是什么?誰最想說?
5.請估計人數(shù)最少的同學談談你的想法和感受。
6.請估計人數(shù)最多的同學再談談.
7.假如有不舉手的同學,請他(她)也談談自己為什么不舉手。
8甲通過這個小小的調查,你能得出什么結論?
9.小結:這個小調查使我們真切地感受到:我遇到過挫折,你遇到過挫折,他遇到過挫折,我們大家都遇到過挫折?!舶鍟耗阌校矣?,他有,全都有。)
三、話說挫折。
【引導學生挖掘生活經(jīng)驗,領悟挫折。】
1.請大家拿出筆,用生動形象的語言把你遇到的感受最深的一次挫折寫下來,當時的感受是什么?你是怎樣走出這“泥濘的沼澤地”的?從中你又有什么有益的人生啟示?
2.組織小組交流。認真聆聽別人的故事,你肯定會有新的發(fā)現(xiàn);把你的曲折經(jīng)歷告訴大家。讓我們在交流中增進了解,體味人生。
3甲根據(jù)具體情況,找七八位同學在班級內(nèi)發(fā)言。
4.對每位同學的發(fā)言要給予積極的回應,同時讓其他同學談感受和想法。
5.根據(jù)學生談到的挫折,相機板書;課業(yè),生理,交往,經(jīng)常有。
四、總結。
俗話說,人生不如意十有八九。民間諺語說:“自然界沒有不凋謝的花,人世間沒有不曲折的路?!蓖ㄟ^今夭的活動,我們也深刻地體驗到:你有挫折、我有挫折、他有挫折;有人在生理上遇到過挫折,有人在課業(yè)上遇到過挫折,有人在人際關系上遇到過挫折,有人在親子溝通上遇到過挫折……總之,人生難免有挫折。挫折是我們成長的伙伴,我們將在挫折中成長!
五、作業(yè)。
課外搜集關于挫折的名言、警句或諺語,選出你最喜歡的一條,作為你的座右銘,用毛筆書寫好、裝裱好。咱們下節(jié)課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