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建明
那節(jié)作文課上,為了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作欲望,在動筆之前,我別出心裁地要求學生認真思考,再現(xiàn)身邊人物的習慣性或標志性言行,供大家一起分析和揣摩。
“請大家做勇于自薦的毛遂,做慧眼識才的伯樂。”在我的鼓動下,學生們開始了“得意忘形”的表演。一些個性鮮明的師生生活細節(jié),成了大家“品頭論足”的對象,惟妙惟肖地再現(xiàn)在學生的面前。被“克隆”的學生尤為興奮,被間接表揚的自然樂不可支,被揭短的也并不惱怒.有的還嫌評點得不到位,干脆現(xiàn)身說法。教室里一片歡笑聲、喝彩聲,讓我覺得十分愜意。
這時,小梁“出山”了,臉上掛著神秘的笑容,健步登上講臺。這是個滑稽有趣的家伙,他表演的小品、啞劇,經(jīng)常是全校文藝會演的壓軸戲。
只見他站得筆直、兩眼瞪圓,表情嚴肅地大喝一聲:“上課!”聲音洪亮,底氣十足,讓人心神一震。我瞇起眼睛,心中暗自贊許:嗯,很有陽剛之美,真是有其師必有其徒,孺子可教!“上課都坐直了!你有病嗎?是思想上的病還是生理上的???”他拿起黑板擦指著下面,然后像拍驚堂木似的一摔,“啪!”我的心一下子抽緊了?!疤痤^看這兒!”“啪啪!”黑板擦在黑板上敲打著,粉塵飛濺中,更襯出他的“猙獰”面目。此刻,我的眼發(fā)花、臉發(fā)燙,心臟“突突”狂跳,汗水禁不住涔涔而下。顯然,他夸大了我的做派,但卻不得不承認,這是我平日的“光輝形象”。
最可氣的是,這家伙最后還故意說:“此人遠在天邊,近在眼前……”學生們再也憋不住了:“哈,就是董老師,簡直太像了……”我的臉上頓時像挨了一記響亮的耳光,火辣辣的,一直痛到心尖兒。察覺到我復雜的表情,小梁吐了吐舌頭,像一只小貓似的縮回座位。偏偏又有學生站起來慷慨陳詞:“這是一種光明磊落、瀟灑果斷的處事方式,體現(xiàn)了嚴師出高徒的古訓……”我只覺得兩耳“嗡嗡”作響。這些平日聽起來讓我飄飄然的話,現(xiàn)在卻使我如坐針氈,惟一的企盼是學生“口下留情”。我強撐著、尷尬地笑著說:“大家表現(xiàn)都非常好,請大家動筆作文吧?!?/p>
事后我郁悶了很久,并不是懊惱學生“揭短氣而是為自己當時沒有勇敢地解剖自己而內(nèi)疚。原來,自己曾經(jīng)引以為榮的言行,經(jīng)過“換位”觀照以后,竟然是那么可笑甚至可憎!這無疑反映了自己在教育觀念上的不民主和缺乏人文關懷。而最讓我覺得慚愧的是,這些言行正在玷污和扭曲著學生們純潔的心靈。
這件事使我明白了,學生是教師的一面鏡子,能客觀地反映出教師的思想和言行的優(yōu)劣美丑。我們可以從學生身上看到自己的影子。古人云:“君子一日而三省吾身?!苯處熞詫W生為鏡,經(jīng)?!皵堢R自照”,既看到自己的“靚點”,也要看出一些“瑕疵”。這的確應成為每一位教師的必修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