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美麗的冰城哈爾濱又顯現(xiàn)出一派生機,一列由哈爾濱開往德州的列車滿載著旅客緩緩駛出站臺……
清潔整齊的臥鋪車箱里,一位身著青色便裝表情嚴肅的中年男子靜靜地坐在靠窗的座位上正在低頭沉思,他就是2002年首期《精武》雜志封面上刊登的八極拳名家——快手李三(李春和)。
此時此刻,他心潮起伏,思緒萬千:當年投師學(xué)武受業(yè)于師爺丁玉林門下和先師(強毓璋)門下,師徒間的真摯感情、苦練八極拳的一個個酷暑嚴冬--件件往事猶如窗外飛駛而過的片片景物閃現(xiàn)在腦海之中。但最使他難以平靜的還是回想起師父臨終前的那些發(fā)自肺腑的叮囑……這條剛強的漢子忍不住淚水浸濕了眼眶。
當年,可敬的師父待李三勝過親生的兒子,把畢生所學(xué)連同習(xí)武之人必備的武德都傳授給了他。這個師父晚年最得意的門生也確實為他老人家爭了光,這位強毓璋的關(guān)門弟子如今正為振興八極拳而努力著。
俗話說:“受人滴水之恩,當以涌泉相報”,這位重情重義的八極拳第八代傳人對做人的根本早已銘刻在心。師父故去之后,他每年清明前不論多忙,都要抽出幾天時間專程由外地(1999年他移居哈爾濱平房區(qū))趕往滄州為師父掃墓,同時去看望現(xiàn)在的恩師趙福江先生。他時常對朋友及弟子們說:“沒有我?guī)煾竾I心瀝血的諄諄教誨,視徒如子的精心傳授,哪有我今天的這身功夫和這剛剛起步的重振八極門的事業(yè)?!?img align='\"left\"' hspace='\"15\"' src="https://cimg.fx361.com/images/2025/0716/YDz4MusARvcAo7FMkwTfjf.webp" vspace='\"5\"'/>
的確,李先生為八極門在哈爾濱——黑土地這顆明珠——上扎根的確起到了至關(guān)重要的作用?,F(xiàn)今,他門下弟子眾多,而且個個身手不凡,作為新一代名家,他深受眾多弟子及武術(shù)愛好者的敬佩。
3月15日上午,李春和由師兄強松峰(強毓璋之子)陪同給先師強毓璋掃墓。為師父掃完墓、跪拜了師父之后,他又在師父的墳前練了一趟強式八極拳,以告慰師父的在天之靈。
當日下午,未及休息的李春和在孟村忽然接到師弟趙維平由滄州打來的電話,叫他立即由孟村趕往滄州,說是有一位波蘭武士慕名要“會一會”他。這非常出乎他的意料。不及多想,他就馬上由孟村趕往滄州他的師弟家。與師弟聊了一陣后,二人忽然聽到輕輕的敲門聲,開門一看,只見一位儒雅的高個青年領(lǐng)著一位外國朋友。師弟向李春和逐一介紹了登門的客人:年輕人是張立成,中國功夫網(wǎng)站創(chuàng)始人;外國朋友叫馬雷克,是一位波蘭武士,35歲,身高1.7米,體重80多公斤,體格非常健壯,以前曾是個拳擊運動員,后來因為酷愛中國功夫,遍學(xué)名師之后在波蘭開了一家中國功夫武館。馬雷克在波蘭也是一位中國武術(shù)名家,在國外他學(xué)習(xí)了八極拳,后來在中國功夫網(wǎng)站上得知滄州孟村是中國功夫之鄉(xiāng),再加上對八極拳的濃厚興趣,在強烈的求學(xué)欲望驅(qū)使之下,馬雷克千里迢迢來到了中國滄州。
馬雷克一到滄州便開始尋訪武術(shù)名家,其中當然包括李春和先生現(xiàn)在的恩師趙福江老前輩。趙師父很欣賞老外的這股闖勁兒,他向馬雷克講了許多八極拳的技法。
據(jù)師弟趙維平講,前幾天馬雷克曾走訪了兩位拳師,在試手中都占了上風(fēng),這也使得馬雷克斗志倍增。
此時的馬雷克也正是訪賢若渴,越是找不到高手,他就越想找到高手驗證一下自己的功夫。
師弟趙維平告訴翻譯:“我?guī)熜志毩?xí)的八極拳不論從練相、身形、步法、出手速度和理論都可以說是一流的?!狈g把這些話如實地告訴了馬雷克。
但是馬雷克聽后卻頗不以為然,也許他見李先生身材瘦小,心里已有了必勝的把握,所以,臉上也多少露出了不屑一顧的神色。
李先生與馬雷克談起了中國功夫各門的名家高手以及他們的功夫、人品、武德。當提到八極拳時,馬雷克立即說:“我小架、大架、六肘頭都會!”。的確,馬雷克在海外的師傅都是華界武術(shù)名人,在那里學(xué)的也是八極拳,并且馬雷克肯吃苦,武術(shù)功底也十分扎實。他從師父口中和互聯(lián)網(wǎng)上得悉滄州孟村是八極拳的故鄉(xiāng),在他看來這里是很神圣的地方,他一心想見到這些出自武術(shù)之鄉(xiāng)的名家,再系統(tǒng)地學(xué)習(xí)一些高深的功夫來充實自己。但未想到眼前的這位瘦小的中年人居然也有資格指教自己。
李先生得知他是個內(nèi)行,所以已經(jīng)有了心理準備,此時他見馬雷克的反應(yīng),即知馬雷克肯定要與自己“手談”,于是便靜下心來,等待應(yīng)戰(zhàn)。
馬雷克急切地通過翻譯說:“我想與李先生對練六肘頭”。李先生立即痛快地答應(yīng)了他。
趙維平師弟家的客廳約有9平方米,這也足夠二人在廳里你來我往地把六肘頭打得火爆異常。
別看馬雷克是外國人,但是他喜愛中國功夫的程度絕不亞于中國的武術(shù)酷愛者,二人打著打著,馬雷克自我感覺輕松自如,便打算使出小動作來試探一下對手。不料,他剛一出招,李先生招法一變,就化解了他的“小手”,閉襠時馬雷克“左摜耳”的力度大、速度快,明顯已超出了對練的范疇,他想試試李春和的反應(yīng),李先生一個單提手讓過了他的拳頭,同時擊(提)中馬雷克的下頜,掛拳滑頂,又頂?shù)搅笋R雷克的左肋。稍停頓后,李先生進招時又是一個纏抱,右手又擊中了馬雷克的襠部。這接連幾下,隨時都可能擊痛和擊倒馬雷克,但李先生每一下都沒發(fā)力,只是點到而已。其實,這種收發(fā)自如是很難掌握的。
翻譯也看出了李先生有意控制,隨即問道:“李師傅,我也練過功夫,對八極拳也略知一二,但我看你剛剛那幾下好像根本沒發(fā)力,這是怎么回事?”
李先生對翻譯說:“不管怎么樣,他是外國友人,來中國滄州尋師訪友是咱們的客人,真打壞了,影響不好。況且,練武是為了強身健體,不是為了好勇斗狠。”
這時馬雷克對翻譯說:“請你告訴李先生,我要和他自由搏擊,希望他用八極拳的招法與我較量?!彼f“六肘頭”是套路對練,看不出真功夫。其實,他就是想要看看李先生的八極拳到底怎么樣。
他這樣一講,李先生覺得有些為難,這是要動真格的了。交手吧,怕失手傷了對方;不交手,馬雷克又不依不饒。
李先生問翻譯交手時發(fā)不發(fā)力,招法打狠了行不行?
出乎預(yù)料,翻譯對李先生說:“你一定要拿出你的真功夫來,打敗他,為中華武術(shù)爭光。雖說我是他的翻譯,但我也希望他能見識一下中國武術(shù)的精華所在啊!”隨后翻譯又說:“李師傅,你50多歲了,他才35歲,年齡、體重、體力,他都占優(yōu)勢,你能應(yīng)付得了他嗎?”
翻譯顯然是在為自己的同胞擔(dān)心,李先生理解他的好意,說:“沒問題!”翻譯對此還是半信半疑。
交手前,李先生脫下了剛剛對打“六肘頭”時穿的拖鞋,換上了皮鞋。
此時馬雷克早已擺好架式在等著了。
只見李先生氣沉丹田,四六不丁八的步伐,兩手無形無式,精神抖擻。
馬雷克欲占先機左擺拳、右直拳疾速向李先生襲來,只聽叭、叭兩聲,馬雷克雙手捂住了臉。李先生身形下走,馬雷克又捂上了襠部。李先生身形稍起,馬雷克又捂住了下腭。李先生滑步進身,馬雷克雙手抱胸捂臉,又聽叭、叭兩聲,馬雷克又忙不迭地捂臉,隨后又彎腰捂襠。
見此狀趙維平師弟馬上喊“停!”
停下來后,李先生問師弟:“你是不是怕打壞了馬雷克,才叫的停??墒俏页鍪趾筮B手連肘,連擊的速度太快,所以,你喊停的同時他還是挨了幾下,平時是這么練的,交手就是習(xí)慣成自然了,所以出手時也沒為招法所限,比套路的練習(xí)速度快了許多?!?/p>
馬雷克見李先生已停手,想趁其不備打他一個措手不及。敦料,李先生早有防備,見他出手,又連續(xù)打出了連手拳,兩手上下“翻掌”。貼身靠背,提肘翻掌,馬雷克此時面部紅腫,這時大家同時喊停,但還是晚了一點,馬雷克又重重挨了兩個嘴巴。李先生一個黑虎撞門式肘貼馬雷克,準備把馬雷克放倒,一見后面有家具,就硬硬收回了要出的招法。
此時的馬雷克雙手抱頭,已被李先生打迷糊了,搖搖晃晃險些倒在地上,大家趕忙過去扶住他,把他攙到了沙發(fā)上。
只見李先生大氣不喘,面部表情很沉穩(wěn)地說:“請翻譯告訴馬雷克,很對不起,手重了一點?!?/p>
過了好一會兒,馬雷克才緩過神來,剛一站起來,李先生又機警地做了交手的準備,馬雷克忙說:“不!不!”,他不想再打下去了,對翻譯說:“這才是真正的中國功夫!”同時又向李先生伸出了大拇指,一個勁地喊:“好!好!好!佩服,佩服!”
兩人交手過程,第一次只有7、8秒,第二次也就是4、5秒(這是在場人估算的。)
馬雷克讓翻譯問李先生交手時用的是什么招法,李先生毫不保守地告訴他:“中國功夫,練到一定程度,出手時,已無招無形了,只有打完后,才能回憶起當時用的是什么招法。如果我打一下,想一招,絕對不會這么快的,在你想出招法時不知已挨了幾下,交手時只有出手不見手,才能使對方只有防守招架沒有反擊的機會。這就好比自動槍,當你一扣扳機,再停時,多少發(fā)子彈早已出膛了?!?/p>
馬雷克心服口服地說:“這才算是名家,高手相斗時對方絕對不會給你反應(yīng)和思考的機會,更不會容你去想用什么招法搏擊,李先生如果說出當時用什么招法打的我,那就不是高手了?!?/p>
大家歸座,馬雷克向李先生請教八極拳的招法、功法、身形和步法,李先生告訴他,無論誰和誰搏擊,雙方出手基本差不多快慢,所差的是身形躲閃、變化和步法的移動快慢,手起手落的速度也隨著帶動起來。李先生又做了身形上下起伏,步法前后左右示范,講了八極拳三十六玄機步法,做了陰陽八極拳的抽身幻影的幾個動作,那真是動如閃電,快似疾風(fēng),只見身形上下起伏,雙手擊出,像離弦的箭,動作看上去既漂亮又干脆利落。整套功法,無疑是一種藝術(shù)享受!李先生收式后,屋里的幾個人都目瞪口呆,好半天才想起叫好來。
馬雷克又說:“我走了許多地方,訪了不少名家,沒見過像李先生這么好的身形和這么變幻莫測的步法?!崩钕壬鷮Υ蠹抑v起抽身幻影不只是身形和步法的變化,而是帶動著手法、肘法、肩法、提法和全身各部位的打法。
最后,馬雷克再一次向李先生討教剛才交手時用的什么招法,李先生讓馬雷克回憶一下當時打到了他身上的哪個部位,有什么感覺。等馬雷克說完后,李先生講述了與他交手的過程:“當時你直拳打向我右側(cè)時,一種本能的條件反射使我向左一閃,當你右拳直奔我下腭擊來時,我如果不是變幻身形鉆到你懷中,那一拳準把我打出去,即使我躲閃得這么快,你的拳頭還是擊中了我的下腭,在我躲閃時卸去了你大部分力量,所以擊打得不太重。我用了一個“猴子抱崽”,緊跟著右手“單貫手”、左手“迎風(fēng)掌”都打在你的右臉部。我身形一變,走了你的下盤,奔你襠部而去,一下?lián)糁辛四?,當時你身體向下向前彎,我用“托腔式”托住你的下腭,緊跟著在你向后仰時,我抱頭頂,跟著是“貍貓撲鼠”,又打出了左右迎風(fēng)掌,隨之身形往下,一記“藏頭穿楊”擊向你的小腹,整套打法我不管打中打不中,但我絕對是在10秒之內(nèi)打完。第二次交手我用“左手掛罩”,罩住你的眼,使你看不見,右手單提手,打你的肺門,右手貼著你身下走,這叫“仙人望月”,跟著是“單鞭手”拍向你的臉,又一個左右“迎風(fēng)掌”打向你的臉部,這大致是咱倆交手的過程?!?/p>
翻譯把這些告訴了馬雷克后,馬雷克驚得目瞪口呆!他楞楞地看著李先生說不出一句話來!
師弟趙維平為緩和這時的僵局并活躍一下氣氛,把自己保存的印有快手李三(李春和)封面照的2002年首期《精武》雜志拿了出來,大家看后,恍然大悟,才知果然名不虛傳!
馬雷克把雜志拿在手中愛不釋手,問翻譯此書能不能送給他,如果可以,想請李先生簽名留念。
李先生滿足了這位波蘭友人的直率要求,還送給馬雷克兩張自己的照片。馬雷克如獲至寶,邀請大家一起合影,又與李先生單獨合影留念。
馬雷克誠懇地邀請李先生有機會去波蘭開館傳藝。李先生也希望他再次來中國,把中國的武術(shù)傳授給更多的外國朋友。
快手李三與馬雷克的滄州較量劃上了一個圓滿的句號。
針對武術(shù)辦班和辦學(xué)的問題,筆者曾問過李先生:“以你的一身絕技,為什么不開武術(shù)班,或辦一所武術(shù)學(xué)校?”李先生明確地把自己的觀點告訴了我:“辦武術(shù)學(xué)校、開班,雖然時髦,又能賺到錢,可也有一定的弊端,比如不論什么人(條件一般)只要你交費,就收你,畢業(yè)后也不去追究這個人將來到社會上去干什么?我一直按傳統(tǒng)方式授徒,以德為主,先考察一個階段,如果人品、德性、體質(zhì)、社會背景都合乎要求,再由本人遞貼(本人的姓名,生辰八字)磕頭認師。一生從事武術(shù)習(xí)練,師父本身不僅要傳授武功,還要傳授武德,教育徒弟如何做人,這樣教出的人才會有益于社會,成為一個德藝兼?zhèn)涞奈淞謧魅??!?/p>
誠如李先生所言,現(xiàn)今武林也的確存在一些令人痛心的事情,比如勾心斗角,門戶偏見,排斥異己,忌賢妒能,把前人留下的遺產(chǎn)當作自己的私人財產(chǎn),收藏起來,以待日后作為有價商品出售,長此以往,我們的國粹武術(shù)怎么能保證承前啟后,永不失傳呢?
中國功夫不論何門何派,如果多一些像快手李三這樣堂堂正正做人,光明磊落處事,孜孜不倦求實的尊師敬業(yè),我們的國粹不僅不會失真失傳,還將會繼續(xù)發(fā)揚光大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