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迷們都有各自心中的偶像,開朗型、抑郁型、純情型、火辣型,形形色色不一而足。追星族有時在為各自偶像吶喊助威的同時,把對方偶像罵得一錢不值,甚至釀成沖突:造成慘劇。
我們提倡文明追星,各自的偶像,是騾子是馬拉出來溜溜,談?wù)勀愕目捶?,說說你的理由,讓你心中的偶像來咱擂臺上走走。
本期主題明星:成龍、章子怡、許晴、張柏芝、李玟、焦恩俊、李亞鵬
參與有數(shù)12名。
畢書峰(黑龍江延壽):提起成龍大哥,我是既愛又恨。因為愛他,他的片子每部必看,且必須進影院,而每看必有從座位上跳起來的沖動。愛他不只因為同是熱血男兒,更喜歡他很扎實的功夫,以及他在電影的打斗、搞笑中展現(xiàn)出的人格魅力,同時還可以收獲一點點做人的道理。
可在《上海正午》、《特務(wù)迷城》、《尖鋒時刻》中不見了那個會講道理的成龍,除了一些在好萊塢風格下成龍的一些張牙舞爪的打斗外,我看不見成龍還表現(xiàn)了什么。他一再高喊,要把中國文化影響到西方去,可在影片中那一點所謂的中國文化,在美國西部文化的矮檐下也不得不低下頭來。
最近聽說成龍豪言要“死在臺上”。我不禁搖頭,算了吧成龍大哥,照你這樣拍下去,死在臺上一定很難看。但愿你的新片《尖鋒時刻2》能讓我在恨中漸生愛意,對一個我曾深愛過的成龍大哥。
田文娟(鄭州):其實我喜歡李小龍更多一些,他的英年早逝使我不得已之下對成龍有了一點感覺,自演“陳真”的梁小龍淡出影視圈后,成龍的名字中有個“龍”,這一點親切讓我已很欣慰。但是不知怎的,成龍一摸大鼻子,就讓我反胃,而曾被炒得紛紛揚揚的“龍種”風波,更使我如刺在喉、如芒在背般的難挨。無奈我只好將自己的目光移向其它星座,去尋找占據(jù)我心宇的另一顆。
魏飛愿(西安):就象一只美麗輕盈的蝴蝶,從《我的父親母親》飛出來,“小鞏俐”章子怡一下子就占據(jù)了我的心房。她的小巧玲瓏,著實可愛之極??勺屓梭@詫的是她變化之快令人眩目。過于甜滑、愛出風頭、飄飄然、口出狂言統(tǒng)統(tǒng)成了章子怡遭遇惡評的把柄,也是我心中失望之余揮之不去的痛。
何社軍(武漢):伴隨著章子怡國際知名度的提高,她呈現(xiàn)出穿得越來越少,露得越來越多,讓觀眾越來越看不慣的趨勢。還有從《我的父親母親》到《尖鋒時刻2》,章子怡從來都沒有“一枝獨秀”過,至今她仍是靠合作者的光輝乃至與表演無關(guān)的爭議插上走紅的翅膀。這支“攀援的凌霄花”得把做人和演技扎實地進行到底。
劉妮妮(福州):許晴的那一對可愛的酒窩,盛滿了甜蜜,成為她的鮮亮招牌。從《皇城根兒》開始,到《狂》中的蔡大嫂,《秦頌》中的棟陽公主,總能讓饑渴的觀眾朝思夢想,難以忘懷。在《來來往往》中許晴以林珠一角一度成為家庭電視觀眾注目的焦點,她成熟、清純的形象立即成為年輕人模仿的偶像。包括許晴在《東邊日出西邊雨》、《笑傲江湖》中的成功演出,把她視作極具中國古典式風韻的氣質(zhì)之星,我以為毫不過分。
雷琪(渭南):一部《喜劇之王》使張柏芝成了“小林青霞”,由于剛一出道就頗能收放自如的演技更令人歡喜,她被許了一個林青霞和張曼玉“綜合體”的前途。事實上,其走紅速度是兩位前輩難以比擬的。只今年一個暑期檔,張柏芝就有五部電影幾乎同時上線:《少林足球》里的“辮帥”、《蜀山傳》中的“孤月大師”、《無限復(fù)活》“中飾演穿梭時空的女干探、《浪漫櫻花》中和郭富城大跳Parapara舞及在韓國電影《白蘭》里演孤芳的洗衣女……這簡直是一個張柏芝的夏天。今夏酷斃了的張柏芝,我喜歡。
靳海軍(西安):從前我并不喜歡“洋味”十足的歌星,可這個比張惠妹還“魅力四射”,較之大陸、港、歌星無論演唱水平、身體語言、還是外在形象都有過之而無不及的李玟,讓我情自禁的迷上她。說誰是魔鬼身材,她才是魔鬼身材呢!雖是華人,長在美國的她渾身上下散發(fā)著異國風情的驚艷之美。她拍的一些廣告片,也惹得觀眾為之傾倒,連小孩子也很喜歡哼她極富動感的“滴嗒、嘀嗒……”現(xiàn)在,李玟已成為我生活中一份上好的甜品。
羽豐(揚州):李亞鵬已被罵得“體無完膚”了,我本不想再“落井下石“,但聽說他要演《射》劇中的郭靖,并且還自言,在《笑》劇中是罵他的人已過了罵癮,這次演郭靖肯定挨的罵要少一些。在這情勢下,我還是要說幾句話。像《笑》劇這樣的片子不要拍了,心中好難過,令孤沖被李亞鵬弄得象太監(jiān)一樣無精打采,冷冰冰的。如果讓李大俠來演郭靖,這不但是億萬國民的眼睛和耳朵的一大災(zāi)難,同時也毀了黃日華與翁美玲精心塑造的經(jīng)典形象。
韓會民(上海):單以外形而論,稱張柏芝是最為搶手的玉女型偶像,也不會有太多人反對,然而論演技,林青霞的飄逸淡雅抑或張曼玉的張弛有度都不是眼下的張柏芝能望其項背的。自《喜劇之王》一炮走紅之后,張柏芝一直片約不斷,疲于奔命,演技不進反退;同一檔期推出五部作品,最終形成“自己打自己“的局面也顯示她仍處于出道之初的原始積累階段。當年的林青霞、張曼玉也是從這個階段走過來的,早期也拍了一些濫片,但她倆在選擇劇本時慎之又慎,對每個角色精打細磨之后才終于以爐火純青的演技奠定影壇地位。我認為張柏芝當務(wù)之急是磨練演技,從過去單一的學生情人向成熟、多元轉(zhuǎn)型,角色、劇本應(yīng)有所取舍,一味瘋狂地拍片無異于藝術(shù)生命的自殺行為。
任絢(重慶):許晴對自己的要求很高,挑選劇本也非常嚴格,這在女演員中是很難得的,但我認為許晴有些舍近求遠了。許晴最大的優(yōu)勢是甜美、氣質(zhì)好,但無論在《秦頌》還是《來來往往》等影片中,我感到她似乎在刻意追求深刻內(nèi)涵,或其他什么藝術(shù)風格,卻唯獨沒有甜美。一個演員所演繹的角色和演員的外型是有很大關(guān)聯(lián)的,就象當年斯琴高娃演不了“陸文婷“,潘虹也不可能演“虎妞”一樣。如果許晴根據(jù)自己甜美的外型和溫柔的性情,演個甜蜜太太形象,也許能迷倒更大一片呢?
姜月娥(河北武邑):我沒看過焦恩俊演過的其他角色,只看過一部他演的《小李飛刀》。我分不清是因喜歡小李飛刀而喜歡焦恩俊,還是因為焦恩俊的出色表演而讓我喜歡小李飛刀。不過,這有什么關(guān)系,反正我喜歡焦恩俊演的小李飛刀。焦恩俊把一個有情有義的李尋歡演得活靈活現(xiàn),我沒有理由不喜歡他。
杜海學(桂林):前不久,看電視連續(xù)劇《絕色雙嬌》,我被那個風流倜儻、活潑好動的“朱壽”皇帝迷住了。焦恩俊扮演的這個皇帝厭倦了皇宮生活,不愛所謂的大家閨秀,卻貪戀平凡而有趣的民間生活,鐘愛天真爛漫、調(diào)皮善良長在青樓的纖纖姑娘,青睞知府大人滿腹才學又不乏機敏伶俐的女兒秦彩晴。這個皇帝比起張鐵林演的《戲說乾隆》中的乾隆皇帝,更風趣、親切、有意思多了。我以為體形高大俊美的焦恩俊是我心中十足的偶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