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智仁,北京第一個外銷項目——玫瑰園的策劃人,也曾是中國第一商城的總顧問(注:2000年6月雙方中止合作)。他曾無限風光過,也曾敗得很慘。
有人說,鄧智仁是中國房地產業(yè)的“毒藥”。
房地產界公認的重量級人物任志強日前在媒體公開表態(tài):鄧智仁在媒體上說他早在去年就與蘇談過,那他作為代理商居然知情不報,不向群眾和業(yè)主知會他知道的真相,他早已喪失了中介的立場。做中介最重要的就是信譽。
鄧智仁在7月9日接受本刊獨家采訪時說:全中國只有我能擺平這件事。但是蘇信曾只給我顧問費,而不給我財務與工程管理的權力。
幾乎在鄧智仁說此話的同時,北京鑫豐物業(yè)原總經理蘇信曾代表該公司與土地方“銅牛集團”舉行了二期土地轉讓簽字儀式。中國第一商城的最新合作伙伴 天同在線理財(香港)有限公司由此開進了第一商城的陣地。來自天同在線的負責人呂建光走馬上任……
第一商城失利原因
記者(以下簡稱記):你曾是中國第一商城的顧問,你分析它失利的原因是什么?
鄧智仁(以下簡稱鄧):其實,第一商城最困難的時期是在1999年8月,當時,蘇信曾求我?guī)椭?,?000年,樓賣得很好,已經收回了6個多億,完全渡過了難關。有些發(fā)展商有困難求我?guī)兔r什么條件都答應,當樓盤賣好口袋里有了錢,立刻就變臉,毀了約。
做我們這一行真的很無奈。我可以說是這方面的專家,北京的發(fā)展商卻都有自己的做法,不肯聽別人的意見。他們把房地產作為一次性買賣,而不是當作一種負責任的企業(yè)行為來操作,毫無那種企業(yè)家可持續(xù)發(fā)展的眼光。對專家的態(tài)度是短暫的利用而已,對客戶的態(tài)度就是把你的錢裝到自己口袋里而已,什么社會的責任感、職業(yè)的道德感,他們是太缺乏了。我敢說,我不欠他們任何的。
第一商城的樓盤也曾賣得好,但賣得好并不代表成功。一個購房者掏100多萬元來買樓,投到蘇信曾這樣一個不負責任又完全不懂房的老板手中,的確是一件很悲慘的事情。
北京房地產精英別胡亂講話
記:你好像對北京房地產界的老總和一些知名人士的一些言論頗有微詞?
鄧:我對他們有些批評建議:對某事、某現象,在自己不熟悉、不了解的情況下,別胡亂發(fā)表自己的意見和評論。
我只講我熟悉的人和事,講現代城的潘石屹、講中國第一商城,這都是我非常熟悉的;另外一些領域我不熟悉,所以不敢講。
王石在北京玫瑰園失利的時候講:玫瑰園的失敗是因為項目過大、投資錯誤,全國沒有一個別墅群有這樣龐大的規(guī)模。這是玫瑰園失敗的原因嗎?現在的玫瑰園還是那個規(guī)模,而且還有比玫瑰園更大規(guī)模的別墅群都成功了,比如碧水莊園。事實告訴我們,王石所說的根本就不能成立。我認為,一個人對某事的公開評論,應該對自己的語言負責。
記:最近,任志強在一家媒體上批評你說,既然“早在去年就與蘇談過,作為代理商知情不報,不向業(yè)主知會他知道的真相,他早已喪失了中介的立場。做中介最重要的就是信譽。”你怎么看?
鄧:首先他根本不了解其中內幕。再說,我是受第一商城聘用的,并不是受業(yè)主的聘用;如果我與開發(fā)商不和,在離開前,開個新聞發(fā)布會,告訴業(yè)主第一商城有問題,開發(fā)商有毛病。第一,我沒有這方面的責任和義務;第二,這樣做也有違職業(yè)道德。
管不住自己的人就挨打
記:第一商城“挖”現代城的銷售人員,是否有違職業(yè)道德的惡性競爭,對國際上的“競業(yè)禁止”怎么看?
鄧:這是我們對外國游戲規(guī)則的一知半解,“競業(yè)禁止”只是對企業(yè)最高經理人的限制,并不包括副總以下的員工。在一個國際性競爭的舞臺上,約束的是總裁。比如,可口可樂的總裁離開,在半年的時間里不能去做百事可樂的總裁,但銷售人員就不同了,即使有的公司與員工簽訂過這種禁止的條款,法院也不予承認。
簽訂正式勞動合同法院都認為無效,何況,現代城的潘石屹與員工根本沒有勞動合同。現代城的挖角事件不能說是職業(yè)道德問題,這些銷售人員是我通過幾年時間培養(yǎng)出來的,現代城的銷售隊伍也是我建立起來的,我?guī)ё咚麄兪抢硭斎坏氖虑椤?/p>
記:前幾天我看到了中國第一商城的銷售總監(jiān)徐丹,他們現在很困難?,F代城到第一商城的人現在的情況怎么樣了?
鄧:我不太了解,我也不在乎。這是我們這個行業(yè)的特點。
記:你對企業(yè)員工的忠誠度怎么看?
鄧:我們不為感情所動,大家都這樣,我們不把忠誠放在嘴邊。在香港這樣的挖角現象很普遍。我知道的一知名富豪從在香港的一家外國公司挖了包括銷售總監(jiān)在內幾百人,比現代城高出十倍,至使這家公司的股票總值一天之內,從30億港元狂跌至20億港元,損失巨大。沒有人指責該富豪不道德,也沒聽見這家公司批評他。為什么呢?因為你管不住自己的人,管理落后必定挨打。
打算寫一本雙城記
記:潘石屹說你是對現代城徹底失去信心才離開的,是這樣嗎?
鄧:潘石屹從來不敢和我面對面爭論問題。他不敢!不信你可以試試,給我們安排一下,當面交鋒。我只說一句話就可以證明我對現代城是有信心的,沒有信心我會對現代城投資嗎?這是不可否認的事實。
記:潘對我講了一個“通匯家園”的故事,這是真的嗎?
鄧:根本沒有這回事!我再給你一個證據,當現代城最困難的時候,我拿了2000萬元投資現代城;當我離開現代城時,形勢已經好轉,難道我反而喪失信心了嗎?于情于理都說不通!這不公平!
記:現代城既然那么賺錢,那你為什么要離開呢?
鄧:我就根本不喜歡這個人。潘石屹沒辦法和大家交待,你想,他會說因為鄧智仁討厭我所以就走了。他敢這樣承認嗎?還有,香港至祥本來要投資1.5億,后來沒錢了,就撤了出來。
我在現代城、中國第一商城看到許多事,打算寫一本書——雙城記。
全中國只有我能擺平這件事
記:如果蘇信曾聘請你,你能使中國第一商城擺脫目前的困境嗎?
鄧:我有一個特點,從來不打沒有把握的仗。假如第一商城聘我當顧問的話,我一定能夠成功!這件棘手的事是明擺著的,關系著信達行的聲譽,至關重要。大家就是想看看我怎么擺平這件事,如果我擺不平,或人家覺得還不夠漂亮的話,以后誰還敢請我呀!可以說,我們開出的每天4萬元的顧問費的確不高,后來蘇信曾也承認。
我們首先派30個人過去,包括財務、工程、公關、協調、銷售等各方面有豐富經驗的專家,他們一個月的工資就是30多萬元。我們要承受平息幾百位業(yè)主憤怒的巨大壓力,這是最關鍵的問題。緩解業(yè)主與開發(fā)商的關系最重要。
我與蘇信曾說,我們顧問團主要是從四個方面處理此事:第一,我們把整個矛盾轉移到信達行,你可以回香港,沒有人再找你,所有的事情由我們全權代理。第二,我們將銀行擺平,通過談判,打通新的資金來源,這件事一般是做不到的,可是我們能夠做到。第三,工程管理方面必須到位,我要給業(yè)主們一個新的承諾,給他們一個希望。因為誰也不愿意弄得我死你也活不成的地步,那是雙輸;因為雙方都期望著一個減少各自損失的雙贏局面。第四,采取一個主動接觸新聞媒體態(tài)度,承認已經發(fā)生的事實,承認錯誤,向外界透露第一商城的真實情況,避免出現謠言和不實之詞,希望能得到媒體的支持與幫助。這些都是明智之舉。
我們站在業(yè)主與開發(fā)商之間,以客觀公正的態(tài)度不偏袒任何一方,不攙雜任何感情色彩,宗旨就是為雙方排憂解難。因為我們是房地產專家,有這個能力解決所有的問題,直到第一商城恢復正常經營狀態(tài)。
全中國只有我們這種公司能夠擺平這件事。但是蘇信曾只給我顧問費,而不給我財務與工程管理的權力。我那里跟客戶信誓旦旦地承諾完了,然后,你仍然把工程弄得一個亂七八糟,還是交不了房,那樣,我不是也跟著他“壯烈犧牲”了嗎?我沒有權力,就沒有把握,你的顧問費我也只好不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