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棣華
玩球
目的:訓練小兒學跳、滾、轉、拋等動作,并能聽信號變換各種動作。玩法:父母可帶小兒到公園草地上或在家中地毯上玩球。先讓小兒看父母拍球、滾球、轉球、拋球的各種動作,然后對小兒說:“寶寶像個球,快來學學球是怎么活動的?!?/p>
1.學球跳媽媽拍著球,讓小兒看拍球后球能跳幾下,并說:“大皮球,大皮球,拍一拍,跳一跳。”教小兒學著球跳幾跳。
2.學球滾媽媽把球從左手滾向右手,再從右手滾向左手,將球滾過來再滾過去,并說:“大皮球,大皮球,滾過來,滾過去?!蓖瑫r讓小兒在草地上或地毯上做滾來滾去的動作。
3.學轉球媽媽在地上旋轉球,并說:“大皮球,大皮球,撥一撥,轉一轉?!蓖瑫r教小兒做自身轉的動作。
4.學拋球媽媽和小兒面對面坐在草地上,將皮球拋來拋去。讓小兒知道拋球和接球的動作,然后媽媽對小兒說:“寶寶是個大皮球,爸爸拋球媽媽接,媽媽拋球爸爸接?!碧崾荆簨寢屖痉稌r,爸爸可協(xié)助小兒做拋球的動作。
插筆盒
目的:鍛煉手眼協(xié)調的能力,感知物體的粗、細、大、小。
玩法:游戲前,準備4種不同粗細的筆(大號的繪圖筆、中號的圓珠筆、小號的鉛筆及細小的圓珠筆芯),一個紙盒。在盒蓋上分別按筆的直徑不同,挖4排大小不同的洞。游戲時,先用大號粗筆往最小的洞里插筆,由于筆粗洞小,插不進小洞,再讓他試插較大的洞,直到將粗筆插進大洞。以后再給小兒插中號筆,同樣依次試插到中號洞為止。再試插小號筆,最后插細小的圓珠筆芯。等到小兒學會玩后,要求插得快,做得準確。提示:此游戲開始玩時,要從大筆到小筆,等學會以后,可以多給幾支同樣大小的筆,讓小兒自由地玩。因小筆若插到大洞中就會掉入紙盒內,這樣,可以讓小兒感知物體的粗細不同,洞的大小不同。
貓捉老鼠
目的:訓練有目標的爬行,動作靈敏。玩法:游戲前,用紙袋自制貓頭飾一個,再用方紗巾做一只老鼠。
游戲時,小兒戴上貓頭飾,蹲在一邊做睡覺狀。媽媽用繩子牽著老鼠在小貓四周來回移動,并念兒歌:“小貓,小貓,睡著了。老鼠,老鼠,到處跑,快快去把食物找,找到食物快快逃?!毙∝埪牭絻焊瑁褋砉蚺乐プ嚼鲜?。老鼠快逃,小貓快追,最后老鼠被小貓捉住了。媽媽拍手表揚小貓爬得快,真能干。提示:媽媽應逗引小兒向各個方向爬行。開始時,不讓他捉到老鼠,讓他多有爬行練習的機會,最后才讓他捉再重新摸一樣,直到摸到同樣的東西時,將兩種同樣的東西配成對,放在一起。教小兒說出摸出的東西的名稱,然后讓小兒自己去摸。將相同的兩件東西摸出來后放在一起,再開始找新的一對,直到兩袋的東西摸完為止。提示:1.在玩過摸一個口袋內的東西的基礎上,熟悉摸物說名稱的玩法,再玩此游戲。2.根據(jù)不同目的,將不同的東西放入口袋(如各種玩具、餐具、用品等),引發(fā)小兒多方面的經(jīng)驗和知識。3.在摸出東西后進行問答對話,教小兒說出物品的名稱、顏色,動物的叫聲等。
《洋洋和嘀嘟》要出書啦!
嘀嘟是洋洋家的小狗,也是他的好朋友。不過,洋洋并不總是友善地對待它??戳诉@本漂亮的小書,你會明白,小動物并不是一只活到玩具,我們也應該尊重它們。它們生活的快樂,你也會開心!
洋洋和嘀嘟》在《父母必讀》上連載以來,受到了小朋友和家長朋友的喜愛。很多家長反應,正像洋洋在和嘀嘟相處中懂得了許多理解他人,愛護他人的道理一樣,我們的孩子看了這個故事也變得懂事起來。
一位媽媽說:“每當我買回《父母必讀》雜志,孩子都迫不及待地要看《洋洋和嘀嘟》。我怕他把整本雜志弄壞,只好把《洋洋和嘀嘟》先拆下來給孩子看,可孩子反復看幾次后,書就有破損,很難再訂回去。要是能把這本書出成單行本就好了!”
為滿足廣大讀者的要求,我們將《洋洋和嘀嘟》合訂成精裝本單獨出版。每冊定價:9.80元。讀者朋友可以到當?shù)匦氯A書店購買,也可以到編輯部郵購(郵資免付)。請將書款寄至本刊編輯部。地址:北京北三環(huán)中路6號《父母必讀》編輯部(100011)。務必寫清您的通信地址、郵編和姓名。圖書采用掛號郵寄,安全可靠。凡到編輯部購買的讀者可得到一張“阿毛身高測量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