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玉剛
八極小架在八極拳路中被稱為母系拳路,大凡學習八極拳者均由此始。而小架雖為入門,但并不能因動作簡單而輕視。本人習練八極拳近三十年,但每次練起小架來,仍有常練常新的感覺。
由于受人文環(huán)境、地理、交通條件等諸多因素的影響,習練八極拳者很難找到一個橫向交流的機會。目前流傳在全國各地的八極拳小架,雖然在演練形式上基本一致,但在功架要求、勁力特征等方面,存在著很大差異。
1.無極式
①并步直立,兩臂垂于體側,掌心向內,中指貼于褲縫,目視前方(圖1-1)。
②雙手握拳平端起,兩臂平行于地面,拳眼朝上,目視前方(圖1-2)。
③兩拳平提于頭上方變掌下落至頸后側,掌心向下,兩肘略向內合,目視前方(圖1-3,1-4)。
④兩掌過耳由胸前向下朝兩側撣出,左手變拳,右手為掌,兩臂伸直,平行于地面,目視前方(圖1-5)。
⑤兩臂彎曲,兩手由耳根際向前平推出,右掌貼于左掌后側,成抱拳禮式,目視前方(圖1-6)。
要點:本組動作突出抱頭無極式。在八極拳的傳統(tǒng)認識中,屈體抱頭既是最有效的自我保護式,又是進攻前的預兆,需兩臂放松,兩肘內夾。
2.拉弓式
兩手握拳,屈體下蹲;右腳向前邁一步,左腳前行成左虛步,全腳掌踏地;左臂不動,右手拉至腰際,拳眼均朝上,目視前方(圖2)。
3.定陽針
左腳前移屈蹲,右腳跟提成丁步(圖3-1),邁右腳震腳踏地,雙足前滑成馬步;左手抽拉至左側腰際,右手平擊出,拳眼均朝上,目視右手(圖3-2)。
要點:拉弓、定陽針兩個動作,意如拉弓射箭,拉弓時應突出一個含勁,定陽針要突出迅捷,體現(xiàn)八極拳瞬間發(fā)力的特征,要力透八方極遠。右足的運動形式成拖泥步,落點時跺、碾、闖三勁并發(fā)。
4.兩儀式
右小臂收回,拳心朝上,落于右肩窩上側,左手屈提至乳下側,拳心朝下,目視右側(圖4)。
要點:兩儀式是八極拳小架代表動作之一,過去人們說的八極拳門的蹲架子(樁功),主要指這個動作。拳訣曰:“頭頂藍天,腳踏清泉,懷抱嬰兒,兩肘靠山”,就是對這個動作的典型論述。頭頂腳實,十趾抓地,是為了將身體縱向拉直,不偏不倚;懷抱嬰兒肘靠山是為了內空外實不丟不頂。兩手形成托天蓋地之勢,意與陰陽相合。練習此動作時,必須認真揣摩,方能得其真諦。
5.獅子張口
右腳滑行成右弓步;身體與雙臂橫向旋轉,小臂相對平行于地面,右小臂與喉嚨同高,拳心向下,左小臂與腰帶同高,拳心向上,目視左前側(圖5)。
6.十字拳
雙臂翻轉,左手由胸前向左前方平推出,拳心朝下,右手后撤于腰際,目視左手(圖6)。
要點:獅子張口與十字拳成正反兩個方向的抱球之勢,在八極拳中被看成為橫向變化的典型動作。
7.獻胯沖天炮
①雙拳反轉變掌,掌心均朝上;右腳后撤成右虛步,目視左掌(圖7-1)。
②右腳前邁半步,左腳并步跟上,雙腿半屈蹲,右掌向前擊出,掌尖與眉心同高。左掌由右掌上方抽回,落于右肘下,目視前方(圖7-2)。
8.閉地肘
①左轉體,右手臂橫向擺動于胸前,目視前方(圖8-1)。
②左手臂于右手上側穿過,右手擺動變拳,右轉體,兩臂掄平成直線。提左腿扣于右膝后側,目視右手(圖8-2)。
③左腳后撤一步,滑動成馬步,雙臂抱于胸前,目視右側(圖8-3)。
要點:以上兩組動作反映了演練者大無畏的英雄氣概,動作要迅速敏捷,大開大合,攻守并施。
9.合子手
①左轉體滾右肩,右轉體雙臂立圓右掄,成右虛步,掌心朝上于胸前會合擊響,目視前方(圖9-1、,-2)。
②拉右手至右側腰際,雙手變拳,起動右腳,滑行震腳左轉體變馬步,右拳平擊出,左拳拉至左側腰際,目視右拳(圖9-3,9-4)。
③拳心朝上回落于右肩窩上側,左手拳心朝下微提于乳下。目視右側(圖9-5)。
要點:合子手意與天地相合,演練者要臨于境中。
10.勒肘揣襠
①雙手變掌合于頭前,向上托起,向后掄擺變拳平托于胸前,拳心朝上,目視前方(圖10-1,10-2)。
②兩臂微屈后撤,雙拳落于腹下,拳心向外,目視前方(圖10-3)。
③兩拳上提于胸前,雙肘內夾、抬平,兩拳由襖縫線揣下,目視右側(圖10-4,10-5)。
11.反攔捶
右轉體成右弓步,左臂橫擺置于胸前,右拳抽至腰際;向后起動左腳,雙腳后移,右拳沿左手臂上側向前擊出,左掌立于腹前,目視前方(圖11-1,11-2)。
12.五殳出洞
起動右腳跟左腳成右虛步,右臂屈收于胸前反轉變掌,右轉體左手掌于右手掌上側刺出,右手回落于右側腰際。目視前方(圖12-1,12-2)。
13.提踹托槍式
①右腳平提,右手變拳,左腿微屈,右腳跟戳地踹出,右手隨之穿越左掌上側立拳平擊出,左手收至左側腰際,目視前方(圖13-1)。
②震右腳右轉體邁左腳,成半馬步,左手掌由右手上側向前立掌平推出,右手變掌,掌心朝上收于右胯上側。目視右手(圖13-2)。
要點:提踹要周身正面朝前,右手與右腿均不回收。托槍式要腿、手、足三尖相照,運動中突出一個“闖”勁。
14.推窗朝陽手
起動左腳,左轉體跟提右腳,右手掌順左掌上側推出,左手立掌收于腹前(圖14-1);右轉體,雙手由胸前前后分開,兩掌心相對,右掌貼于右耳側,左掌平擊,目視左掌(圖14-2)。
15.提打擔山
①右掌變拳置于腰際,左轉體,蹬提右腿,右拳沿左掌上側平擊出,拳眼朝上,左手掌收于腹前。目視前方(圖15-1,15-2)。
②震右腳,上左腳右轉體成馬步,兩臂由胸前交叉立掄平置于兩肩側,拳心朝上,目視右手(圖15-3)。
要點:擔山式要求沉肩墜肘,意守丹田,切忌上浮。
16.跪膝
右轉體成右弓步,左臂橫擺至胸前,右手落于右側腰際(圖16-1);左轉體,左腳跟右腳,膝蓋跪于左腳側,右拳向前下方擊出,拳眼朝上;左手掌擺至頭上方,掌心朝上,目視前方(圖16-2)。
17.反胯、臂胯
①提右膝,右轉體,邁右腳成右弓步,左手搭于右拳上側由胸前平推出,目視前方(圖17-1,17-2)。
②左腳后撤,右轉體,右腳滑動成半馬步。左手配合右臂由胸前劃弧反挑,拳心朝上,左手回落于腹前,目視前方(圖17-3)。
③撤右手于頭前,雙手配合,左轉體成半馬步;右小臂由胸前向外撐出,拳眼朝里;左手拉于左側胸前,目視右側(圖17-4)。
18.左、右捋手
①左手臂于胸前劃弧前擺,左轉體成左弓步,左掌臂平置于胸前,掌心朝下(圖18-1);邁右腳成右虛步,右手腕挑搭于左手掌下,左手握住右手腕,右手由拳變掌反轉一周握拳平拉于胸前;震右腳、上左腳,右轉體成右弓步,雙手配合平拉于右側腰際,目視左側(圖18-2,18-3)。
②雙手配合,左轉體成左弓步,右拳平擊出,左掌變拳拉至左側腰際,拳眼朝上(圖18-4);雙手變掌,雙腳后移右轉體成馬步,左掌由右掌上側平推出,掌心朝前,右手掌拉至右側腰際,掌心朝下,目視左手(圖18-5)。
③左手變拳,左轉體成左弓步,左手掌前移搭至右手外側(圖18-6);由上至下順勢劃弧兩周,左、右腿連續(xù)兩個后套步右轉體成右虛步,左掌反轉,拳心朝上,右掌臂橫置于胸前,掌心朝下,目視右手(圖18-7,18-8)。
④上左腳,左轉體成左虛步,左手腕挑搭于右手掌下,右手握緊左手腕,左手變掌反轉,再變拳平拉于胸前(圖18-9);震左腳左轉體,上右腳成左弓步,雙手平拉至左側腰際,目視右側(圖18-10)。
⑤右轉體成右弓步,雙手配合,左拳平擊出,右掌變拳拉至右側腰際,拳眼均朝上(圖18-11);碾動雙腳左轉體成馬步,左手變掌,掌心朝下平拉至左側腰際,右手變掌向前平擊出,目視右手(圖18-12)。
要點:纏是“六大開”的一項重要內容,小纏則是“纏”的一種重要表現(xiàn)形式,它反映了一種縱向螺旋力與橫向旋轉力的變化過程,勁力表現(xiàn)突出柔,主要用于擒、拿、摔、扣。掌握了小纏,便可觸類旁通。八極拳中所有纏的變化,需要認真理解。
19.提膝白蛇吐信
提右膝,雙掌反轉,右掌向前刺出,左手朝上提至胸前,頭左擺,目視左側(圖19)。
20.繞步穿袖
落右腳,右擺頭,走外弧線,跟提四步;提左腳。右轉體,左手掌于右手臂上側向上穿出,掌心朝后,右掌落于右側腰際,掌心朝上;右轉身擺頭,目視右側(圖20)。
21.通背式
①前落左腳成右仆步,右手變拳置于右側腰際,右手立掌置于胸前,目視左側(圖21-1)。
②左轉體,左掌由右腳上側平掃至左側變勾,右手前擁推出成左弓步,目視左后側(圖21-2)。
要點:19、20、21三個動作均有擺頭要求,擺頭是“摔”的重要內容,八極拳叫它“三回頭”。如“四朗寬”拳等套路中的“三步半”,也是由此演化而來。
22.轉身推掌掛塔
①右轉體成左仆步,左手變拳回落于左側腰際,右手掌收至胸前轉體橫掃,反轉變拳拉至右側腰際,拳心朝上;左手變掌向前平推出,變右弓步,目視左掌(圖22-1)。
②雙手反轉,右手變掌,右轉體,右腳后撤成右虛步,雙手掌心朝上,目視左手(圖22-2)。
③右腳擦地后撤成左弓步,右掌向前推出,左手拉至左側腰際,掌心朝下,目視右手(圖22-3)。
23.單翼頂
提右腳后移,右轉體,雙腳滑動成馬步;右手收至左側耳根部,立圓后擺;左手彎曲變肘,拳心朝上回落于左肩窩上側,肘尖朝下,目視左側(圖23)。
24.閉肘無極式
①左腳后移,雙腳并步屈蹲,左手由左側耳根部豎直下揣至襠部,拳眼朝里,右手變掌移至胸前豎立,掌心朝左臂,目視左側(圖24-1,24-2)。
②左腳左擺,左轉體,右腳跟上屈體并步于左腳里側,雙掌臂立圓擺動由頭上落于腹前,掌心向下,指尖相對,目視前方(圖24-3,24-4)。
③身體立直,雙掌落下,中指貼于兩側褲縫線目視前方(圖24-5)。
要點:單翼頂是八極拳代表動作之一,左肘與左膝、左腳尖相照,右臂低于右肩,拳眼朝下。
需要解釋的幾個問題
1.八極拳的馬步:八極拳的馬步與其它拳種的馬步略有區(qū)別,兩腳距離以涌泉穴為端約三腳半長,身體高度由涌泉穴至會陰穴成等邊三角形為宜,雙膝微扣,雙足平行,收臀裹腹,頭頂胸含,下頜微收,面目泰然。
2.八極拳的虛步:八極拳的虛步要求雙腳掌著地,夾襠,重心落于后腿,身體高度與馬步相等。
3.八極拳的其它步型:弓步與其它拳種要求基本一致,身體高度與馬步同高;獨立步的腿略有微屈;另外還配合有四六步、跟提步、跪膝步等多種步型,本文不再逐一解釋。
4.八極拳的掌型屬荷葉掌,要求五指分開,掌心空收?!?/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