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代云
每一位媽媽,從生下孩子的第一天起,就期待著孩子的成功,甚至在小生命誕生之前,就已經(jīng)為孩子編織起未來的夢。我也不例外,把孩子的成功看得比自己的成功還重要。
一次,我參加了幼兒園組織的活動。其中有一項“奪旗比賽”,要求每個孩子,雙膝跪地,手腳并用地爬行十幾米后搶奪插在地上的各種顏色的小旗。比賽開始了,幾乎所有參賽的孩子均按要求爬行并跑到了終點,唯有我的兒子漠然地站在離起點不遠的地方,若無其事地東張西望,似乎熱鬧的場面與他無關(guān)。小朋友搶到小旗時的激動,領(lǐng)到獎品時的喜悅一點都沒激起他的興趣,他仍是無言地站在那里,甚至連我跑過去催促,他都不予理睬。當時,我感到了深深的焦急和失望,“恨鐵不成鋼”的心理讓我怨恨自己為何養(yǎng)了個沒出息的孩子。回到家里,我情緒激動,言辭激烈地向家人敘述孩子的表現(xiàn),還狠狠地把他罵了。然而,孩子驚恐的目光突然把我觸動了,猛然想起書中一段話:“哪怕天下所有人都看不起我們的孩子,做父母的都應該眼含熱淚地欣賞他,擁抱他,稱頌他,贊美他,為他感到自豪,這才是每個孩子的成才之本?!蔽覜Q定改變方式,多一點贊美的語言,多一點欣賞的目光,把父母的熱忱和信任傳遞給孩子。
有一天,老師要求孩子參加講故事比賽,我十分高興,覺得這是孩子改變膽小的性格樹立信心的最佳時機。當晚我就找了一篇圖文并茂的故事對他進行訓練。兒子學得專心,不一會就學會了前一部分,我由衷地說道:“太好了,真好聽!”可20分鐘后,兒子注意力分散了,不再興致勃勃了。這時我沒有強制他,責罵他,反而帶他去做別的游戲,一邊玩,一邊講解故事情節(jié)。終于,他學會了講述整個故事。我鼓勵他在家人面前表演,開始他害怕,羞怯,但一次、二次、三次……每次我都帶頭鼓掌、歡呼,慢慢地他敢在別人面前大聲并富有感情的朗誦,甚至還會即興改變文字語調(diào),抑揚頓挫地講故事,兒子的自信心在我和周圍人的贊美聲中被逐漸培養(yǎng)起來。終于,兒子敢于獨自一個人大膽地在學校里講故事了,我也感到了一種成功的欣喜。孩子的進步,使我徹底明白了:賞識孩子,真誠地贊美孩子,是培養(yǎng)孩子成才的根本。
作為家長我們沒有理由對孩子說泄氣話,我們應該學會發(fā)現(xiàn)孩子身上的閃光點,為他吶喊加油,即使他一千次跌倒,也要堅信他能在一千零一次時站起來。學會賞識孩子,應該是我們每個家長的座右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