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紀忠等
中學畢業(yè),我就開始了打生涯,到過海南、珠海,嘗試過許多種工作,最后在深圳一家電器廠穩(wěn)定下來。我喜歡這份工作,由于自己干得不錯,被升為部門經理。后來又在深圳結了婚,妻子也是外來的打工妹,共同的打工生活,使我們有緣結為夫妻。
如今我依然樂意打工,因為打工不但沒有做老板的那份壓力,還可以學到許多有用的管理知識。
深圳宏橋電器廠
吳紀忠
我是自愿離開原單位,到一家外資企業(yè)打工的,其間的酸甜苦辣一言難盡。但不管怎么說,盡管工作比過去累,遠沒有原單位輕松好混日子,可是報酬增加了,高效而緊張的工作節(jié)奏更能發(fā)揮出自己的才能。我覺得打工并不可怕,關鍵是實學,定能找到合適自己的位置,并且可以過得比較順心。
河北石家市某外資企業(yè)
黃繼咸
我的打工生涯是在一家娛樂城做服務員開始的。一個下著綿綿細雨的傍晚,主管突然闖進我的房間,命令我到雨中罰站,我問他是什么原因,他說要你站就得站,沒原因可講。我一氣之下,卷起行旅走路了。如今我到過不少城市,換過多種工作,感受最深的是做老板的永遠都正確,思念最多的是故鄉(xiāng)和親友。
湖南永州縣洪玉平
打工大多是因生活所迫,或是為了尋找比較適合的工作,實現(xiàn)自己的人生價值。
我選擇了終日坐在顯示屏前敲鍵盤的自由撰稿的職業(yè)。我熱愛這項工作,因為寫作可以讓我感到無比愉悅,可以讓我忘卻塵世的窮愁和焦慮。我希望自己的工作有益于社會,我關心的是自己的勞動能力否獲得相應的報酬。
我覺得自己為自己打工真好!
江西南昌市陳然
打工是相對舊的擇業(yè)觀的一種說法,其實打工也是工作,也是勞動,在本質上與一切勞動沒有什么不同。任何人只要付出了勞動就應有報酬,而報酬的多少,不僅是個經濟收問題,也體現(xiàn)出一個人的價值大小。
福建福清縣張木
91年大學畢業(yè)后,我去了中央某新聞單位,這是我從事新聞工作的起步,也是自己打工生活的開始。雖然打工豐富了我的生活閱歷,開闊了不少視野,但我還是覺得已有的知識不足以勝任本職工作。于是,我又回到了校園去“充電”。
讀完研究生,我又回到新聞單位,繼續(xù)干著老本行。不過,我現(xiàn)在的感覺要比以前輕松多了,而且也成了單位的骨干。回轉頭看,如果沒有過去打工時的那份無形的壓力,那我永遠是無法改變自己的。為此,我歸結了一句話,打工是為了不再打工!
北京某報肖話
我黨聽一些打工的人說,現(xiàn)在揣的不是“鐵飯碗”,心里總有一種危機感。面對已經開始的政策機關減員分流,我們這些目前仍坐在機關大院里的官員同樣有一種危機感。人的危機感正是社會進步的動力,市場經濟條件下,憑老本吃飯,一勞永逸的事不存在了。我們只有不斷地提高自身素質,及時地轉變舊的擇業(yè)觀念,才能在波濤洶涌的經濟大潮中尋覓到適合自己的崗位。不然遲早總有一天會被社會無情的淘汰下來。
杭州市唐寧堅
附1999年3—4期選題
第四期:我購住房
第五期:我學電腦
責任編輯/程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