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克平
在大學里讀書的時候,有一門課程叫《大學生修養(yǎng)》,和我的大部分同窗一樣,我對這門課程也不感興趣,常常逃課,偶爾去聽一次,也是帶上閑書去看。一學年下來,我也不了解這門課程的內(nèi)容,甚至連那位中年女教師姓甚名誰都不清楚。
期末考試那天,我們都正襟地危坐在教室里,等老師來發(fā)考卷。她來了,卻沒有考卷、課本,兩手空空的。她走上講臺,迎著我們驚訝探詢的目光,她說:“同學們,這門課程我決定不進行考試。人生有許多東西,不是依靠考試就能學到或是記住。我今天給你們講兩個故事,算是考試。”
她接著就講開了:“這兩個故事,一悲一喜。我先說悲劇,是一個真實的故事。倫敦有位年輕的小伙子,是一家大學里的學生,租住在一所公寓里。他租住后不久,來了一位年輕的姑娘,就租住在他隔壁。那姑娘長得很美,有著天使般的容顏,深深打動了小伙子的心。他每次上樓下樓幾乎都能遇見她,在不知不覺中,他愛上了那姑娘,可他一直找不到借口與她相識,因而他覺得痛苦,郁郁寡歡。圣誕節(jié)到了,小伙子一十人呆在房間里,舉目無親,寂寞難挨。忽然,他聽見隔壁房間里傳來了嘎吱嘎吱的聲響和陣陣喘息聲,連續(xù)很長時間,那姑娘歡快的呻吟聲和床架嘎吱嘎吱聲一直沒有停止。小伙子想到自己正在孤獨悲傷,而那姑娘卻在男歡女愛,這深深地刺傷了他那顆沉浸在沮喪之中的心,使他感到人生徹底地絕望了。最后,他找出了一根繩索,自懸于梁上,告別了人世。第二天,人們發(fā)現(xiàn),就在那個圣誕節(jié)之夜,不僅小伙子,那個姑娘也自殺了,是吃的砒霜。小伙子聽到的那些聲響是砒霜毒性發(fā)作時姑娘作掙扎發(fā)出的。他完全誤解了那些聲響的性質(zhì)。姑娘的桌子上有一份遺書,遺書上說,她實在忍受不了這份孤獨,在這個世界上,沒有人關心她、疼愛她,尤其在那個美麗的圣誕節(jié)之夜……”
老師接著講第二十故事:“這是一個喜劇,是一十美麗的寓言。很久以前,在一個春暖花開的日子里,一位少女在草原上漫步,發(fā)現(xiàn)了一只蝴蝶被扎在灌木的荊棘上。少女小心翼翼地把它解救下來。蝴蝶振翅飛走了,繼而又飛了回來,變成一十美麗的仙女。她對少女說:‘你救了我,作為報答,我要滿足你最大的愿望。少女想了想說:‘我真想變得幸福啊!于是,仙女俯身對少女耳語了一陣,之后消失了身影。
數(shù)年之后,少女長大成人,她已是全國最幸福的人了。當別人同她為什么如此幸福的時候,她微微一笑,說道:‘因為善良的仙女教給了我訣竅。
‘是什么樣的訣竅呀?有人問她。
少女只是微笑著,不作回答。
慢慢地,少女衰老了。人們害怕她把‘幸福的訣竅帶進墳墓,就又一次聚集起來,一齊合掌懇求道:‘無論如何,請您把仙女教給您的訣竅告訴我們吧!
于是,度過了人生美好歲月的老人溫柔地笑了:‘仙女呀,她告訴我說,表面上無論多么自信剛強的人,其實都是需要你關懷的。”
故事講完了,老師說:“這兩個故事就算是一道考題,答案請你們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慢慢去尋找。”
畢業(yè)至今,年過去了。大學里學過的那些專業(yè)課程都已遺忘殆盡,唯有這一節(jié)課、這兩個故事一直深深地印在我的腦海里,當我對人生感到失意的時候總能想起它們來。真要感謝那位不知姓名的老師,給我上了這樣生動的一課。雖然我還沒有找到這道考題的答案,但是,我愿意繼續(xù)去尋找,并用我真誠的心去擁抱人生中的每一十日出日落,和每一個日出日落中的每一個人、每一件事。
(張迎利摘自《交際與口才》1996年第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