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靜華
呂效祖主編的《吳宓詩及其詩話》(陜西人民出版社版)中“詩話部分”收錄了吳芳吉《白屋吳生詩稿自敘》一篇,殊不可解。
吳芳吉,字碧柳,四川江津縣人。二吳關系密切,情兼師友。吳宓譽芳吉“實今世少年中最偉大之詩人”;吳芳吉則稱“雨僧者,吾良友而賢師也?!币痪哦迥昵昂?,“友朋咸勸碧柳刊其詩集,恐其猶豫,乃并要約以予之詩合刊一冊,題曰《兩吳生集》”。(吳宓《編輯例言》)“予既自編其詩,題曰《涇陽吳生詩集》,擬與碧柳之《白屋吳生詩集》合刊。而其時(一九二六年)碧柳適處西安圍城,迨丁卯(一九二七年)春脫險來北京,……旋即由沈返蜀,相見無緣,刊行之事遂阻。民國十八年己巳春,碧柳乃自印其詩于成都,題曰《白屋吳生詩稿》。……民國二十一年五月九日,碧柳遽以校事勞瘁,病歿于江津家中”。(《吳宓詩集·刊印自序》)《白屋吳生詩稿自敘》便是吳芳吉民國十八年在成都刊印詩集時所作,首云:“西蜀少年欲觀吾詩者眾,語既難辨,抄則無時。因搜鄉(xiāng)里所得之稿,凡若干篇,悉以付印,以就正于知好?!蹦┦稹笆四隉o日吳生成都自敘”?!对娫挕吩凇肚把浴分姓f:“我們是從《吳宓詩集》卷末附錄《余生隨筆》、《英文詩話》、《空軒詩話》,以及他在《學衡》雜志、《大公報·文學副刊》上有關詩論文評中選錄的精華”。這篇《自敘》,編者未注明出處,但據(jù)文中“而余百戰(zhàn)百敗,不至墮如此者”句吳宓夾注“此句疑有誤字”,當是吳宓給故友發(fā)表在《學衡》或《大公報》上的,所以才會收入本書。但書既稱《吳宓詩及其詩話》,則此中羼入另一吳生的著述,且未作任何說明,顯然是有欠妥當?shù)摹?/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