薩本介
我認得這么一個老頭兒,他從小就愛玩,淘得昏天黑地的,老了呢,又玩得自在,舒坦。老頭兒正經(jīng)跟那般“儒雅風流的名士”不一路,專揀俗的練。細想起來,偏愛雅的那一號人,倒不一定真懂,真喜歡。可你一旦迷上了俗,那必定是真的,沒摻半點兒假。老頭兒玩起來的那個勁頭兒,簡直如同老輩兒拉扯自己的親生兒女一般,那叫犯暈。不信,這玩意兒真能氣你一個半死,可轉(zhuǎn)臉功夫,又立馬兒讓你從心底里樂開了花。老頭兒有話:這叫不冤不樂。老頭兒把一輩子玩的都記下了,便成了幾本書。讀了,頓時有種過去上了當?shù)母杏X。一比,才嘗出了以前讀的書里的水分。順著老頭兒的這條道走,不知又走了有多遠,才醒過味兒來,要說拉家常就能把自己鼓搗的這點玩意兒叨道清楚的,那才叫大學問呢。從老頭兒的家常話里,不光覺乎著有血有肉,而且跟讀起白石老人的詩、畫來勁頭兒一樣,都能摸得著跳得怦怦的脈(明說吧,這老頭兒叫王世襄)。說起來呢,白石老人也是玩過來的,玩的也是俗,玩的是“種莊稼當花兒看”的情感??蓜e小看這土里土氣的調(diào)門兒,小心它能一把揪住你的心,牽著你的鼻子走,帶著你玩得心跳。在白石老人掏心窩子的玩意兒里,不僅透著人文的血緣親情在里頭,還楞是有一股直接了當痛快淋漓的邪乎勁兒,甚至比“畫中人”還靈驗,不過從畫中走下來的可不是什么“天仙”,而是一個活著的齊白石。只有玩透了的人,才能玩到這個火候上。人自打一落生,就是玩著長大的,玩是人的天性。玩伴隨著人走完他這一輩子。只不過這里頭有些人是在玩生命,而有的人呢,是在玩靈魂。人總有個壽數(shù)。如果能把著迷的事兒玩到了自己生命一部分的份兒上,那么即使這個人不在了,他玩的那一部分“血脈”依然“活著”。一部好的人生作品,就是人生命的延伸?;钪?,就要甭管玩什么,也甭管別人怎么說,一下子掏出一顆蹦蹦跳的心就得,我這么想。